紫砂壶艺术设计中茶文化的体现

时间:2022-10-23 12:05:38

【摘要】2茶文化在紫砂壶装饰设计中的体现 紫砂壶不仅造型丰富多样,装饰也是千姿百态。奇巧的造型和雅致的装饰相映成趣,共同造就了紫砂壶的艺术特色。从紫砂壶的装饰设计中,我们同样可以...

紫砂壶艺术设计中茶文化的体现

1茶文化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影响

1.1造型设计师法自然,迎合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主题,其精髓在于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思想孕育了中国茶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一精神一方面通过茶事活动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由茶滋生出的相关文化(茶诗、茶画等)的描绘表现出来。唐代陆羽主张茶事活动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如他把茶汤中的沫饽形态想象成大自然中的美好情景,“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这样就能在茶事过程中全然体会并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恩惠和深情,显得别有一番情趣。苏轼也提倡茶事活动与自然契合,他临江取活水烹茶,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风情与美韵,追求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茶艺境界。此外,“天人合一”的精神在茶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肯定。如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树荫煮茶图》、唐寅的《品茶图》等茶画,展现了茶人们在古亭品茗、在山间烹茶、在江畔品饮等场景,表达了茶人们迫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这种对大自然的独有情感与追求为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甚至一些食物的形态,都被一一运用至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树瘿壶就是一个明证。它以树瘿为原型制作而成,整个壶像一个古树的瘿瘤,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壶身亦被按出树瘿的肌理。树瘿壶属于仿自然形的经典作品,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自然界各种物体的形态中,“食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人们维持生活的必需用品,同时也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重要来源。南瓜壶就是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物化反映。陈鸣远的《南瓜壶》以一个饱满的南瓜作为身筒,造型自然平朴,极富生活情趣。高丽君的《呜蝉瓜壶》以侧卧的南瓜形态为造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寿桃”由于其个大、味甜、水分充足等特点深得人们喜爱,而且它还象征着长寿,这一美好的祈望使得“寿桃形”被广泛运用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如蒋蓉的《寿桃壶》壶把和壶嘴都由“桃枝”弯曲而成,色彩自然生动,壶形活灵活现。朱可心的《寿桃壶》和汪寅仙的《圣桃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壶体都为一只硕大的仙桃,壶上又有中桃,壶钮也为一只小桃。大师们把吉祥的祝福都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真诚问候。此外,丝瓜壶、芒果壶、荸荠壶等作品都是以自然中的食物形态作为造型设计的。紫砂艺人不仅根据自然界物体的形态来设计成壶,还将自然界中的花朵或果实的形态加以图案化、规范化,体现了他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独到的设计能力。如“壶”以瓣为创作元素,壶身由等分匀衡的瓣构成,突出了的形象特点,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菱花仙子壶”的造型也受菱花花纹启发,壶身由12条纵向等距的菱花纹样组成,花纹由壶底一直舒展至壶钮,造型生动精确。即使是几何型的紫砂壶,也是从自然界的某些形象演变过来的,如“茄段壶”“生梨壶”“仿古(鼓)壶”等,这些作品的名称清晰地指明了造型的依据,它们都是紫砂艺人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巧妙构思及创意,对紫砂壶造型进行的拓展和衍生。

1.2造型设计蕴含茶文化“和谐”之精神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精华,表现在具体场景中,则是欢愉的、融洽的、包容的……它们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主体。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和谐精神。你看那茶画中描绘的欢乐图景(展现了一群娃娃边嘻戏边喝茶的和睦情景)、你看那茶诗中道出的和谐真谛(元代•赵孟“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你看那饮茶习俗中隐含的礼仪之道(如婚俗中的下茶礼、定茶礼、合茶礼)、你看那茶话会中弥漫的融洽气氛……这些场景统统都没有争执,没有吵闹,更没有动辄决斗。相反,这里充满了和乐的氛围,突出的是和睦共处的情景,是平静友好的态度,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这是一个和谐的世界。然而,整个茶文化的精神主体也就在这里,就在这没有矛盾的友善态度中,就在这没有冲突的相互理解中,就在这相敬如宾的祥和景象中,表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和谐”之美。“和谐”精神不但在茶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样也在茶文化的物质载体—紫砂壶中得到很好地延续和展开。表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和谐是指某一作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要保持有机的联系,使局部细节配合适宜,使单纯的东西不失之于单调,复杂的东西不失之于琐碎,厚实的东西不失之于笨拙,灵巧的东西不失之于纤弱,从而使人产生愉悦的美感”。那栩栩如生的自然型类壶,通过模拟大自然生物的形态,把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组合成壶的各个部分,每个部分安排适当,设计巧妙,疏密有致地构成一个整体,不正体现了和谐的造型设计思想?那线条统一却不单调、图形规则却不呆板、造型简洁却又不失稳重的筋纹器型壶,不也正展现出和谐的整体形象?而大量规整的几何型紫砂壶更是典型的例证。其中“,圆”历来受到老百姓的偏爱,具体又可以分为正圆、椭圆、扁圆等多种造型,这些造型寓意着紫砂艺人在创作的同时还寄予了对生活和谐、诸事圆满的期盼。如“掇球壶”基本形体为正圆造型,通过巧妙的造型变化处理,使不同形态间过渡流畅,自然和谐。“仿古壶”基本形由大中小三个椭圆组成,各部分都设计得协调统一,壶型给人以厚重但不笨重之感。“方”是紫砂壶造型设计中另一常用造型,有四方壶、六方壶、八方壶及由基本方形延伸出的四方(六方、八方)梯形壶(如“铺砂升方壶”等),这些方型壶的共同之处就是造型方正,比例协调,有挺拔方刚之气,也有和谐统一之美,同时还象征着茶人们正气、进取的性情和姿态。此外,还有方圆结合的壶形,如均玉壶,这一壶型与中国哲学“方中带圆”的思想甚是吻合,有如天圆地方,和谐统一。这些作品都进一步说明了紫砂壶造型设计蕴含茶文化精神的深刻表现。

2茶文化在紫砂壶装饰设计中的体现

紫砂壶不仅造型丰富多样,装饰也是千姿百态。奇巧的造型和雅致的装饰相映成趣,共同造就了紫砂壶的艺术特色。从紫砂壶的装饰设计中,我们同样可以窥见文人独特的审美倾向及茶文化精神的渗透。

2.1装饰造型注重美观

美观是紫砂壶装饰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质,也是紫砂壶审美体系的核心。通常,紫砂壶的表面不施釉,其本身的造型就体现了一种装饰美。自然型类壶虽以客观自然界存在的生态为创作对象,但仍使人感到“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美观造型。在作品中,被设计得疏密有序、雅致清新的“生态”并不仅仅以其形状或色彩,更是以其神态和气韵来展现它的存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筋纹器型壶看似图形太过规则,然而细细观察,则会发现作品中的每条筋纹都会随着壶身、壶颈、壶盖及壶钮的形体变化,宽距及深浅也发生变化,而最终又高度统一。它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却洗练,它更使人感到一种精巧与饱满的美。几何型壶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难免给人粗略感,但通过一些颇为考究的线条设计大大减弱了这种粗略感,反而衬托出简洁、美观的装饰造型。如有的线应用于壶口和壶盖,上粗下细的形式使壶型更加安定、稳重;有的线设计在壶的腹部,不仅使整个壶更加秀气,而且也增加了接口部位的牢固程度;还有些形态优美的曲线装饰,也仍然使壶型更加整体,更具美感……正因为如此,美观已成为紫砂壶装饰造型的主要原则,它几乎统摄着紫砂壶装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成为紫砂壶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

2.2装饰色彩追求平朴雅致的效果

紫砂壶在装饰色彩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知道,紫砂壶泥料本身的颜色与烧成后成品的颜色并不完全相同。而为了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紫砂艺人需选用适当的泥色进行配比,也可以在泥料中加入少量的无毒氧化物作着色剂,以提升作品的视觉魅力。在用色时,紫砂艺人同样遵循自然界物体的固有色,追求自然平朴的艺术效果。如“茄段壶”“生梨壶”“青椒壶”等,作品颜色都与生态颜色浑然一体,显得自然而含蓄。紫砂艺人也可根据要求,选用几种不同色调的泥料设计。如“彩碟壶”,壶身选用朱红色,壶嘴的卷叶、壶把的藤枝及壶钮的花蕾和蝴蝶同样选择了与生态相适宜的绿色。这样一来,素雅的红色搭配生动的一点绿,蝴蝶仿佛在壶面上翩翩起舞,整个作品立即灵动许多。“松椿壶”色彩设计依旧贴切自然,在深紫的壶身和壶盖上塑造了几朵翠绿的松针,既平淡无华又生意盎然。其次,色彩的搭配还讲究雅致。如“御玺壶”,壶身用红色和紫褐色两种泥料绞合,打片镶接,虽然色相各异,但通过纯度和明度调和,搭配在一起温润协调,十分雅致。可以看出,紫砂艺人很注重作品的色彩搭配,在作品中几种鲜艳颜色的大面积组合几乎是绝迹的。红色、绿色等亮色的面积控制得恰到好处,不仅给人一种质朴雅致的视觉效果,而且也给整个作品增添了灵气。

2.3装饰元素富有文化气息

紫砂壶的装饰元素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主要得益于文人的积极参与和提倡。他们将茶孕育出的相关文化——茶诗、茶画、茶书法等元素运用至壶艺中,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品位。那气韵生动的笔法、饱含哲理的诗文、意境深远的绘画……本身已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再与简洁雅致的壶型融合在一起,极具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当然,这种融合是内在而非表面的,所以才成为人们欣赏和追捧的对象。陈曼生与壶艺家合作的众多作品都清晰地显现出这一融合特点,尤以“半月瓦当壶”为甚。“半月瓦当壶”造型取自瓦当,壶一面为“延年”二字,字形与壶形相得益彰,另一面为“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的铭文,这一铭文所折射出的人生智慧与该壶的造型极为呼应,也由此抒发了在饮茶中找寻人生归宿和蕴藉的情感。继陈曼生后,很多书画家都参与到这种形式的创作中,将更多的文化门类运用至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中,甚至突破前人的装饰手法,如瞿应绍首创在紫砂壶上直接作画镌刻,更“不受壶体面积所限,别出机杼…在壶面横书,连及壶盖”,进一步发扬紫砂壶的装饰工艺,使紫砂壶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从紫砂壶的装饰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装饰的造型、色彩及元素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采,它们在茶文化的陶冶下不断发展,自然而生动地赋予了紫砂壶细腻的文化精神和美妙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紫砂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文人朴实雅致的审美情趣。

3茶文化对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意义

3.1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特色

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它的成型方法上。虽然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很多,但艺人们历来都推崇纯朴的手工成型法,这一普通而又独特的方法一方面满足了紫砂壶多样的造型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全凭借制作者双手的操作来达到作品的诞生,所以使得作品从制作到成型始终贯穿着、凝聚着制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而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神秘的、捉摸不定的思想、观念及情感赐予了紫砂壶一种人性和人情的意蕴。这即是说,紫砂壶展现的不只是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对象,也蕴涵着制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正是这个方面使紫砂壶在本质上区别于那些只有功能性的器物,具有它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意义和价值。

3.2设计制作与茶文化精神互通

紫砂壶在设计制作方面与茶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文化“静心自悟”的精神对紫砂壶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静心自悟”为佛教禅宗传播的修行理念,其讲究主体内心清静,没有烦恼,并通过静虑思索,达到大觉大悟的境界。而饮茶能使人心里不烦,不乱,正好与禅宗追求的心境相符合。在众多僧侣佛徒的推动下,禅宗理念自然而然地与茶结合起来,也造就了茶文化“静心自悟”的精神。紫砂壶的创作过程同样需要主体内心平和,清静自在,并通过奇思妙想,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这种创作观念和态度也正是紫砂大师所认可和具有的。吴云根说:“壶如人,气质为贵,此乃内在之精神,非一日之功也。”蒋蓉说:“做壶是做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投入,要认真做人,认真做艺。”看来,人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内心修炼才能达到“壶艺精深”(禅宗“大觉大悟”)的境界。同时,禅宗主张修禅过程的简易化,认为只要心中有佛,在哪坐禅都一样,使修行环境轻松化。而紫砂艺人也需要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创作。紫砂大师吕俊杰说:“我喜欢我的创作环境是宽松的,不受束缚的,这样才能让我尽快地投入创作状态,也更容易找到设计的灵感。”此外,禅宗灵活的修行方式也使得佛门弟子不再苦恼那些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戒律,可以做一个自由的佛教信徒,他们对人生、社会和生活都充满了很高的兴致。这或许也给了紫砂艺人一些启发,他们并不局限于紫砂本身,也没有一味的沉浸在紫砂世界里,他们谈论人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所以,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寻求创新,作品中总藏存他们对人生、社会和生活的感慨,从而流露出一丝别样的生机和情意。

4结语

紫砂壶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它在中国茶文化与文人的环境中生成与孕育,其造型设计、装饰设计、制作工艺都巧妙借鉴与融合了茶文化中的精髓,也受到了文人平实朴质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清新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既具有精巧雅致的艺术效果,又具有古朴深厚的文化韵味,这种全方位的融合使得紫砂壶成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作者:曹君 李玮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早期茶文化社会意义研究 下一篇:学生古代文学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