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简明的山东并购

时间:2022-10-23 12:03:07

叶简明的山东并购

随着董事长叶简明一份内部会议演讲稿的曝光,作为国内最大民营能源企业之一的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信”),与山东地炼的战略合作计划也浮出水面。

在去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之前,中国华信与它的掌门人叶简明是一个谜。如今,这家公司紧跟政策成长迅速,叶简明的投资逻辑生动而清晰:他押注一个国家的崛起。

地炼并购的叶氏逻辑

近日,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华锦集团与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下称“石大科技”)已于今年年初完成股权合作。据了解,自2015年“7・16”事故后,石大科技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不过,该公司仍经营油品贸易业务,且与国内炼厂及投资方多有洽谈收购合作等事宜。目前炼厂重启进程将进入实质阶段。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案。2月21日,中谷石化在其业务规划交流会上公开表示全资收购珠海宝塔石化,并称2017年中谷琪珑集团将大力推进中谷石化(珠海)公司的生产经营及项目规划建设。此外,有消息称,已破产多年的山东天宏新能源的重组也将有结果,有望被“中字头”企业合并。

随着董事长叶简明一份内部会议演讲稿的曝光,作为国内最大民营能源企业之一的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与山东地炼的战略合作计划也浮出水面。

这篇叶简明在中国华信董事会会议上的演讲稿称,公司将基于大规模石油储备控股参股炼厂,与地炼战略合作开展来料加工,并与中化集团、中船集团、中铁集团等央企联手,控制欧洲及东南亚终端。

据了解,中国华信2002年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105亿元,是国内能源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之一。2011年,中国华信曾注资成立山东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今年1月更名为山东华信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

谈及海外能源市场时,叶简明在讲话稿中表示,东南亚市场利润极高,但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没有炼厂,没有储油基地,而想占领东南亚石油的份额,就要结合中国的地炼。“地炼炼力两亿多吨,超过石油炼化产能的四分之一,这些产能是过剩的,中国用不了那么多,只要能组织一亿吨,在东南亚就了不得了。所以我们一直通过我们的储备,在日照、海南建储备,由储备来控股、参股炼厂,推进与山东地炼的战略合作,开展来料加工。”叶简明说。

山东是全国地炼最为密集的省份,产能约占全国地炼行业的70%。自2015年原油进口政策放开以来,共有19家地炼正式获得总计7377万吨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另有12家地炼正式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进口允许总量为4779万吨。

而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产能日趋过剩,地炼企业也开始加快向海外出口成品油的速度。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制约山东地炼的原料瓶颈已得以解决,但仍面临产品输出端口不足的问题,而中国华信利用其在海外的物流和市场优势,正好能满足地炼的成品油出口需求。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华信目前参股董家口第二个30万吨原油码头,并与青岛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董家口第三个30万吨原油码头。同时,该公司还在日照建设60万立方油品储备基地,计划建设1000万立方石油储备库。

谜之掌门

中国华信官网介绍,公司主营能源与金融,目前拥有3大管理集团公司、15家一级投资平台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参股海外多家上市企业,管理各类专业人才和员工近3万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十大公益慈善企业”。

对外界来说,这家公司和它的掌门人叶简明之前都是一个谜。在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高居第229位,其2015年的收入为418亿美元。它是榜单上中国最大的非国有能源公司。

39岁的叶简明在去年底首次接受媒体采访。《财富》杂志的报道显示,出生于福建北部一座小城的叶简明,大学毕业后白手起家,做过地产和贸易,随后进入了石油行业。

“20年前,叶简明还在自己出生的福建小城为伙伴打抱不平;如今,他叱咤商海,与各国政要、王公贵族往来甚密。他的公司在快速掌控海外石油行业的上游和终端。”财富报道说,你从未听说过他,但他隐秘的石油王国在规模上已经超越马士基、高盛、霍尼韦尔这样的伟大公司。

叶简明在25岁时创立了这家公司。此前,他的第一桶金来源于家乡福建的一次地产交易。当时大学毕业不久的叶简明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帮助一位在当地陷入困境的香港商人快速脱手了一批类似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房产。

叶简明的公司真正进入石油行业是从其在厦门华航石油公司的公开拍卖当中获胜开始的。叶简明从香港和福建的富裕投资者手中筹集了这笔收购资金,最终以此为起点建立了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并且于2008年将公司迁至上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欧洲经历了数年的经济不景气,其能源资产被迫开始上市出售。“他们决定出售他们的炼油厂和加油站,”叶简明说,“这不会发生在中国。在中国,石油勘探、炼油和销售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的。”

叶简明抓住这个机会,先从在欧洲布局油气终端开始。2015年年底,该公司获得了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的国际公司(KMGI)51%股份,并以此控制了其在法、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数千座加油站及配套油库。在叶简明看来,掌握重要的终端和物流节点的话语权,才能够获取更多的上游权益,在获得上游权益之后,才有可能进入中国的石油市场。

华信建立的智库中的一位教授曾经这样形容他眼中的叶简明:“叶主席这个人和我们不同在哪里?我们在研究一间屋子的时候,推断屋里有黄金。接下来,我们会花时间做出A、B、C方案,研究如何把这个黄金搬走,却都在房子外面看。但是,叶主席一听说这间屋子里有黄金,二话不说踹开门就搬走了,他什么方案都不要。”

跟随政策,“押注一个国家的崛起”

去年12月,有人探访叶简明祖籍浦城县县城及其出生至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居住地建瓯市。叶简明曾就读于建瓯一中。2016年10月建瓯一中110周年庆典上,叶简明委托夫人捐款5000万元人民币,助其扩建校区。

据了解,叶简明的夫人吴丽琼也是建瓯人。在接受捷克媒体采访时,叶简明表示夫人和孩子喜欢布拉格氛围,因此叶家在布拉格购置了房屋。但自己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和香港。相比参加商务晚餐和企业家俱乐部,叶简明更喜欢在家里研习孔子和佛教,或者与自己的高管们在对面的院子里散步聊天。

根据浦城县观前村的叶氏祠堂中的文字记录,未提及观前叶氏曾出过除叶简明之外的其他叶姓伟人或显贵。而在祠堂的公告牌则列举着《实业家、慈善家叶简明业绩简介》,分列创业历程、经营理念、海外交往、实业报国、慈善活动,以及叶简明是怎么发家的等内容。

此公告牌上称,叶简明1977年6月5日出生于福建浦城,祖居浦城观前下坊村,现任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等职。对于叶简明迅速的财富积累,叶家祠堂内的公告牌上的文字称,他是从“上海华信起家:用贸易带动经济、经济带动人才,分三个阶段经营”。

“第一用合伙设立基金注资,建设共同经济体模式,通过大客户管理大客户,增加商业银行信用线,垄断控制市场化工品PX(对二甲苯,一种化工产品)、芳烃等产品,降低海外采购成本,来增强利润。”

“第二通过开展燃烧油、成品的营收款证券理财,期货与纸货对冲,应收款资管与保理,与沿海省市地方大的国企战略合作,同时设立基金参股地方能源国企物流存量资产,以及国企应收款证券化,增强集团利润。”

“第三是通过政策性银行贷款换石油,与知名国际贸易商合作,开展信用贷款,锁定利润做国际原油贸易,做无风险套利,每年增加46亿利润,为国家上交50亿元以上的税费,从而使上海华信集团在石油国际贸易国有了话语权,并组建优秀国际团队,建立国际独立贸易商体系。”

《财富》杂志评论认为,与国家和政府保持一致是华信战略的核心。叶简明毫不隐讳地强调:“我们密切关注、紧紧跟随国家战略。因此,我们将根据国家每一步的安排来制定我们的企业战略。”

这种步调一致得到了回报。华信在2015年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向中国进口原油的许可证,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这是一桩显而易见的、利润丰厚的生意。该公司去年418亿美元收入中的近三分之二来自于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石油权益协议、石油和天然气运输或石油储存业务。

华信的崛起生动地f明了中国政府和私人公司之间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日益加深的紧密程度,尤其是在海外开展业务时。这从王健林、马云等一些时下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商人的成功当中不难看出。实际上,他们与大繁至简的沃伦・巴菲特在投资逻辑上是一致的――他们押注一个国家的崛起。

上一篇:电化教学,让课本“活”起来 下一篇:英语单词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