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解析

时间:2022-10-23 11:55:07

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解析

摘 要: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日常所表现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对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针对式的分层教学,划分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同一个教学阶段,允许同学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自己的速度与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干与潜能。分层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大幅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关键字: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组别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备课,讲课,课后练习,考试这些方面,我们多采用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少顾及到每一位不同情况的学生。这么做导致学生之间的分数差越来越大,学习好的越学越爱学,学习不好的成绩越来越差,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在日常中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开始了分层教学的尝试,并且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简单进行阐述:

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划分组别

教学前,用几周的时间通过学生档案、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家庭访问等方式,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情况,对情况类似的学生进行组别划分:第一组,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优秀且稳定;第二组,思维敏捷,课堂注意力分散,比较缺乏学习兴趣,考试成绩忽高忽低;第三组,基础知识匮乏,不愿意学习,课堂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较差且稳定。各组别之间人数比例控制在1:2:1 为好。

二、将分层教学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1.备课。备课是我们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备课。所教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划分出哪些教学内容为每一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哪些内容是拓展知识。备课时,我们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巧妙的设计好教学顺序,选择灵活的、适当的、综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导入旧的知识进行练习,同时要在重点、难点的部分进行分层讲解。既要照顾到第三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满足第一二组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这样备课,在可以保证完成大纲要求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讲课。讲课时,我们的重点是分层教学和分组练习。对第一组学生,在他们学习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我们以放养的形式为主,在放养中进行辅助教学。第二组的学生,我们要以基础教学为主,拓展教学为辅,发现其中潜力较大的学生,鼓励他们更努力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我们重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学习,巩固好旧知识,学习好新知识。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时,要求所有学生在已知r或者d的条件下计算出圆的面积;第一组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在要求他们在已知圆周长的条件下求出圆的面积,同时放手让他们进行自学及讨论。第二组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基础知识上反复练习,相对学的较快的学生可以加入到第一组的学生团队内进行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我们同样要求他们稳固基础知识,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课堂辅导,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加以鼓励。这样引导每个组别的同学在各组尽情发挥自己的热量,使他们每一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该以大纲为基准,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争取让学生们做的每一道题都是适合自己的联系。

3.课后练习及评语。课后练习我们也要进行分层训练,对第三组的学生一般布置课堂基础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对于第二组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选做题,或者发散思维式的题目进行练习。对第一组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较难的题目进行联系,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此布置课后练习,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可以促进学习较好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同时我们在判作业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果实。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变化,对他们进行不同的评价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们学习。例如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要大力的加以肯定;对学习较差,不自信的同学,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每一次的进步都及时的进行鼓励,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对思维较快,但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要对他们的不足之处严厉批评,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基础稳定,学习较好的学生,我们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4.考试指导。考试既是对学生们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教研成果的反馈。考试指导中,分层指导更是重中之重。例如,第三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争取做到基础题目不出错,遇到难题忽略不做,留出空余时间,反复检查基础题目,把握好能得到的每一分。第二组的学生,我们要求做好基础题目,同时把一些较难的题型进行简单解析,把能做的做好、做对,压轴题不要考虑,省下时间进行检查。第一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做每一道题都要严谨,不能马虎,争取做一道,对一道,节约时间攻克压轴题目。这样做基本每一位学生都能及格,同时学习较好的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分数,提升整体成绩质量。

三、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学生组别

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组别正是分层教学法的基本过程。我们之所以进行分层教学,就是要鼓励每一位学生优化发展到上一组别。如果始终固定学生组别,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学习好的越来越好,学习不好的不求上进,并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及时调整组别,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升级或者降级的可能性。例如:第一组中某位同学小A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排名不如第二组中的小B同学,那么将他们的组别进行对调。同样第三组同学,经过刻苦努力学习,进步较大,也可以调换到第二组,并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这样的调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定位,在同一个班级中产生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

四、结束语

通过实践表明,分层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既要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同时不能忽略课后联系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情绪变化,成绩变化,一切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振宇,.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浅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8).

[2]李海英,.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 学苑教育,2010,(10).

[3]蔡美玉,. 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2010,(29).

[4]夏永军,.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5]张云侠,. 合理分层 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 甘肃教育,2010,(24).

上一篇:浅谈技校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下一篇:佛教美术在印度的诞生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