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公共教育及其启示

时间:2022-10-23 11:32:18

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公共教育及其启示

摘 要: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Arnold Arboretum)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特色突出,主要表现为发达的网络信息化、公众的广泛参与、丰富的教育培训项目和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我国公众教育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采用非盈利运行体制与合作模式、注重资料收藏保存展示并积极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52-02

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Arnold Arboretum) 于1872年建立,由著名景观设计师Olmsted设计和规划,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公共树木园,也是研究植物的重要学术机构。阿诺德树木园在20世纪初培养了一批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如陈焕镛、胡先骕、钱崇澍、陈嵘等,他们回国后又培养了秦仁昌、俞德浚、张肇骞、蔡希陶、王文采、郑万钧等学者,这些学者成为我国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影响的奠基人,阿诺德树木园因此被誉为中国植物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源头之一[1]。无疑,阿诺德树木园在精英教育、人才教育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在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做访问研究学者期间发现,阿诺德树木园在社会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方面同样做得十分出色,感触较深。对该树木园的公共教育内容和特色及其影响等进行探讨,将对我国的植物学公共教育开展有所借鉴。

一、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的主要特色

1. 功能强大的网上信息资源

阿诺德树木园具有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站[2],内容几乎涵盖了树木园所有信息资源。树木园网站除了一般大型公园网站常见的路线、地图、服务设施、日程表、活动、新闻等外,还提供植物图片、讲座视频等。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其游客与植物交互式动态数字地图。树木园有3 943 种超过1.2万株植物的信息均已上网,并通过“Collection Researcher”系统免费对任何人开放[3]。由于目前上网手机基本普及,游客来到树木园里遇到不认识的树种,即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在动态地图上迅速查到该树种的所有信息,如学名、科名、所属类别、收集来源、生长状况、经纬度地理坐标等,地图界面就是缩放自如的卫星数字地图和卫星照片,放大后的树种照片分辨率依然很高。游客还可以在动态地图上标记信息、输入文字,以及输出PDF格式文件,极大方便了游客的自助学习。这种交互式网上动态系统使阿诺德树木园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网络信息化渠道,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公众免费共享。

2. 积极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

阿诺德树木园作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教育的共同载体,确立的根本宗旨是致力于促进所有人对植物和植物价值的理解。根据这个宗旨树木园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术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主要功能是增进这两类人群的沟通 联系,最终让树木园资源为社会公众服务。树木园主要采 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公众参与:1)吸引公众成为“The Friends of the Arnold Arboretum”的会员,会员可免费订阅树木园的杂志《Arnoldia》和《Silva》。经常举办会员活动,会员可以获得免费苗木植株以及树木园各种培训课程的学费折扣等。2)成立专家学者与公众互动的“Tree Mob”,经常就某个树种或专题在树木园的现场进行讲解,并与公众进行规模大小不等的交流活动,组织形式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如手机上网、Facebook、Twitter等。3)举办各种主题游、常规游、私人游等。此外还针对国际游客设立了国际旅游月,有德国、中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法国、越南、俄罗斯、葡萄牙等,分别由各自国家的志愿者带领和导游,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服务全部是免费项目。4)推荐季节植物亮点(Seasonal Plant Highlights),通过网站首页对树木园当前季节具有特色的花、果、叶植物进行广告宣传,鼓励公众自助学习和游览。5)积极招募自愿者加入服务团队,对自愿者培训后主要从事学校团体接待、国际导游、树木园翻译以及讲解员等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树木园工作人员的接待压力。

3. 提供丰富的教育培训项目

由于阿诺德树木园有哈佛大学的教学优势和技术支撑,因此每年提供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项目。主要有:1)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为初学者、爱好者和职业人员提供园艺、植物学、园林景观相关课程培训,培训时间从短期1天到长期都有。2)哈佛课堂(Harvard Classes),主要是利用树木园的资源,将哈佛大学课程搬到树木园来教学,不仅对哈佛学生开放,也对社会公众开放。3)学校项目(School Programs),有面向小学生的野外学习经验、认识生物、自然科学教育等,以及适合中学生的植物识别养护和园林景观知识教育等。4)教师培训,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类型教师培训,并结合不同季节的特色植物进行培训,以突出植物园的季节亮点,促其带领学生来树木园游览和现场学习。5)职业实习与培训,主要是针对个人进行园艺、植物养护、园林管理等行业的就业前培训和实习。

4. 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在游客服务上,阿诺德树木园全年免费对公众开放,还免费提供地图和自助导游手册。所有景点、高地和道路都有无障碍通道,对小孩、老人和残疾人提供免费轮椅车服务,并可以申请工作人员帮助游园。树木园还常举办植物、艺术、绘画展览吸引公众。在市民服务上,树木园设立了植物信息热线(Plant Information Hotline),通过电话热线和电子邮件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植物识别和解答植物问题的服务。在专业领域服务上,阿诺德树木园所有收集的木本植物都有完善的标记、管理、建档,任何人都可共享这些植物信息,同时还可得到标本馆和图书馆的资料支持。尤其是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如Olmsted设计早期树木园的草图、建园初期植物学家采集标本的资料和照片、中国植物学家先辈当时留学资料以及树木园的往来书信等,这些珍贵资料都可以对外提供复印件服务。

二、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 公共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

互联网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正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由于哈佛大学长期以来在IT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如微软、Facebook的创始人都出自哈佛,以及哈佛大学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使得阿诺德树木园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一直居世界植物园的前列。除了上面介绍的交互式植物信息系统外,笔者工作期间感触较深的是树木园每次工作例会上都会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体员工讲授IT新技术和使用技巧。所有员工的工作事务、各种通知、日程表全部都通过网上进行下达,这种方式非常高效、便捷、环保。相比之下,中国公共教育网络信息化程度低,尚有巨大空间可以利用,尤其是教职员工缺乏相关新技术培训,使得接受教育的公众也很难有机会提高,必然导致网络化推进缓慢。因此首先重视对教职员工的IT新技术培训,进而提升公众的教育水平,这非常值得国内借鉴。

2. 采用非营利运行体制与合作模式进行服务

阿诺德树木园所有的资源和服务都是非营利性质的,为公众提供免费教育和服务是树木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树木园日常营运维护的经费问题。对于此问题,哈佛大学巧妙地和波士顿政府合作,将阿诺德树木园作为城市开放式公园几乎免费租给政府(租金1美元/年),纳入波士顿的市政公园管理系统进行日常养护。这种合作方式对政府来说,阿诺德树木园为波士顿市民增加了一个开放式公园和绿地,对哈佛大学来说大大节省了日常维护经费。双方共同实现了树木园对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形成了双赢局面。此外阿诺德树木园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如2011年收到1 116万美元的社会各界捐赠,占当年总收入的90%,其余10%收入来自会员费、项目资助等[4]。相比之下,国内景区常把公共资源作为经济实体来运营,门票收入、场地租金和有偿服务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实际上改变了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不仅将经济收入低的弱势群体挡在门外,而且普通大众也会受到收费的影响而减少参与热情。

3. 注重资料收藏、保存和展示并积极实现资源共享

阿诺德树木园从1872年开始,就对收集的植物种类和干叶标本进行了妥善保存,现已有超过15 000份的活体植株和1 300 000的标本,成为北美地区保存植物资源和种类最多的树木园。这些植物资源全部对外开放,公众免费共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树木园还设立许多研究基金如“Putnam Fellowship award”、“Sargent Award”、“Jewett Prize”、“Deland Award”等来资助世界各国学者或学生来到这里,利用树木园的现有植物资源从事科学研究。除植物材料外,树木园对从建园开始的历史资料、档案也保存完好,并对外免费提供复印件,实现资源共享。而国内植物园对待自家收集的植物资源如私家珍宝,很少愿意免费对外共享,尚缺乏出资给外界来研究、利用自己材料和资源的制度模式。其实这些植物资源只有被研究和利用才能实现其科学价值和意义,自然科学成果不应该有国界之分,而应属于全人类。正如阿诺德树木园现任主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William (Ned) Friedman在树木园年报上的总结所说:“我们的使命是发现、探索和传播植物王国的知识,以此增进全人类对地球植物多样性的理解、珍惜和保护。”[4]

参考文献:

[1]罗桂环, 李昂. 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对我国植物学早期发展的影响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2]http://arboretum.harvard.edu/.

[3]http://arboretum.harvard.edu/plants/collection-researcher/.

[4]2011 Annual Report of the Arnold Arboretum [R]. Boston, the Arnold Arboretum of Harvard University, 2011: 20.

上一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数学思维创新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