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高”到“老高”

时间:2022-10-23 11:17:50

高伟春:国家一级指挥。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交响乐歌剧指挥专业,师从指挥家郑小瑛。毕业后于1984年入中央歌剧院担任指挥至今。先后指挥过多部中外歌剧。平时喜欢看足球,上网看新闻也成了习惯。他说如果人们听歌剧多了也会比较习惯。

高伟春老师的家住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这里很安静。看起来住在这里很适合他,因为他给人的印象很平和。2月底刚刚从云南“三下乡”活动回京来,他脸上还带着一些疲惫。本想也采访一下他的爱人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刘珊,不巧的是刘珊老师还在休息,只好作罢。

高老师说60年代他也曾下过乡,但那时候讲的是与工农心连心,年轻人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那个时候下乡接触到的是最真实的农民,下乡给人的感觉也实实在在,演员和观众面对面,有什么直接就可以说。现在的下乡演起来大家还是认真地演,不过已经不像以前能近距离接触到观众了,现在到一个地方去演出更多接触到的是当地的领导,所以到底下乡演出还需要怎样的调整、补充,不得而知。像这样的情况在歌剧进校园的活动中也存在,比如前些时候在军事科学院演出,领导都觉得很好,观众的反映却没听到。而且现在演出只是抽出1、2个选段,形式呆板,怎么能让观众的印象更深一些还要推敲。云南当地人的热情还是很高的,毕竟从北京来的正规院团太少了。交响乐“三下乡”活动从今年开始,这次在云南楚雄、玉溪、思茅演出4场,另外,在昆明的剧场商演了2场。效果比较好的是在楚雄广电中心大厅的演出,而在玉溪、思茅体育场里的演出效果可想而知,都用上了麦克。

高伟春是从音乐学院附小到音乐学院附中,再考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交响乐歌剧指挥专业,跟随郑小瑛学习指挥时已经是28岁。高伟春说郑小瑛给他的感觉就是严格,“她把留苏时整套的教学方法用在我们身上,我接受了5年系统学习,包括合唱、交响乐、歌剧,受益匪浅。1984年到了中央歌剧院,那时候《蝴蝶夫人》、《卡门》都已经在剧院演过,我刚去实践经验少,歌剧指挥又很复杂,需要照顾到台下乐队和台上演员。刚去的时候大家叫我小高,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生手‘小高’到经验丰富的指挥‘老高’了。”

高伟春对于歌剧最有感情,但近10年大歌剧演出在减少。他说现在是一个关口,但对此的改革还不能说成功,很多东西改来改去效果不明显还是老样子。西方古典的歌剧排练周期长,投资比较大。我们自己的作品在音乐效果和戏剧效果上都欠火候,演2、3场就草草收场,比如去年的《杜十娘》。只有你排练好演得好,故事丰富细致观众才会看,中国观众爱看故事。另外,我们的宣传推销也不够,剧院面向市场了,但负责这一块工作的部门没能做好工作。再加上影视的冲击也比较大,实际上美声的唱法震撼力更大,但是在电视上几乎看不到。人们听得越少就越不习惯,现在都是流行音乐,如果人们听歌剧多了也会比较习惯。我儿子就听歌剧,对于流行的就不爱听。1985年《卡门》不停地演了30场,1995年《图兰朵》演了几十场,观众很多。在某种程度上,影视破坏了舞台。我们现在的教学有很大进步,留学的学生也多了,美声唱法得到了提高。可真正让百姓听到的却在减少,在这方面还要做很多工作。

高伟春的妻子刘珊喜欢教学生,现在还带着不少学生,“她教起来就很认真,学生学得不好她还经常生气,相比之下我业余时间就放松多了,我喜欢看足球,80年代我就骑着自行车到工体去看,为看今年世界杯还专门又买了一个电视,就为不影响我爱人看其他节目。别看现在是老高了,上网看新闻也成我的习惯了”。

上一篇:书写历史 第12期 下一篇:旧金山演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