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有效”提问 写意“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23 10:14:54

操盘“有效”提问 写意“高效”课堂

摘要:文章对如何做好生物课堂的“有效”提问做了三个方面的阐述:首先,从“有效”提问的重要性讲述“有效”提问的现实意义;第二,总结“有效”提问的一些特点;第三,结合教学案例简单阐述“有效”提问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有效”提问;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169-02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为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成功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而且也便于教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诱导和提示,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必须在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问——使学生进入好学、乐学之境,在问题深处畅游。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谈看法。

一、关于生物教学“有效”提问重要性的概述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了解其学习状态,从而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其主动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教学的提问行为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检查学习效果、活跃教学气氛、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等多种教学功能。“有效”提问是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生物教学“有效”提问需要注意和遵循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是一个准备和运用的过程。准备的过程就是备课和课堂设计的前期工作,运用则是在前期扎实而细致工作的基础上授课时的临场表现。而课堂是动态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以有效开发资源。笔者认为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三点原则:

1.针对性。要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把问题放在节骨眼上。

2.新颖性。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要善于收集、总结、运用鲜明的材料与问题相衔接,要留有讨论的余地,使学生有发挥个性思维的空间。

3.思考性。能直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的尽量不问,能发挥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可多一些。

三、结合生物教学案例的“有效”提问

在“有效”提问的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笔者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结合个人的实际授课过程总结了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些措施:

1.选好发问时机,活跃课堂气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发问时机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结构关系,也要求教师巧妙引发系列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发问角度,把握契机,以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如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可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这样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强化兴趣、维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的思维由高潮转入低潮时,可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放松性和幽默性问题,这样可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次高三复习课上,有几位学生感冒了,有点咳嗽,结果另外几位小调皮也在那假装咳个不停,引得大家哄笑起来,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笔者心里暗暗着急,忍不住要发火,突然灵机一动,再过几天就要复习“遗传物质”这部分的内容了,何不先引来复习呢?于是面带微笑地说:“看来最近多变的天气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健康,这么多同学感冒啦!要保重身体哦!对了,你们对感冒了解吗?”一句话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趁势引导学生复习了感冒的相关知识点,比如流感病毒为什么会多变(DNA和RNA的联系和区别)、发热了为什么不想吃饭(酶需要适宜的条件),等等,学生很感兴趣,都积极地讨论回答。这样,笔者不仅将课堂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而且还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把握好提问的难易度,激发学生思维。问题的创设,应该从学生的视角思考,要难易适度。否则,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得不偿失;问题太简单、太直白,学生又会觉得没兴趣,更不利于提高其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从而失去了提问价值。所以难易度的把握应当对准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经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为宜。

例如,在讲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时,有些同学就误认为血红蛋白也是的。笔者就问:“内环境主要由哪些体液构成?”“血红蛋白又在哪里呢?”大家都抢着回答这两个问题,很快就都明白了,原来血红蛋白是在红细胞里面的,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又如,在复习质壁分离时,笔者说:“如果把0.3g/ml的蔗糖溶液换成是0.3g/ml的硝酸钾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很快就有同学回答:“质壁分离。”笔者追问:“蔗糖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会一样吗?”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蔗糖是大分子不能进出细胞,而 K+和 NO3-是离子,可以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所以应该是先质壁分离后又自动的质壁分离复原。

3.创设生活情境巧于提问,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标也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一项基本要求。

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老师在阳台上养了一盆很漂亮的,本来想带来给大家欣赏一下,可惜前几天它突然跳楼“自杀”了,你们帮老师想想它到底怎么啦?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觉得很好奇,还会自杀吗?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起来,课堂氛围立刻热烈起来。这节课学生都非常认真,新课结束后,一位学生建议:老师,以后你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花盆转个方向哦,这样它就不会“自杀”啦!学生这么快就能学以致用,笔者感到很欣慰。

4.控制好提问速度,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问题提出后,教师要重视课堂“审听”的能力,要让所有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并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为解决问题做出努力。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思考就进行合作交流,就会减少本可以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在停顿的这段时间内,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力戒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以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例如,在讲完“生态系统的成分”后,笔者投影了以下三个问题:①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吗?②动物都是消费者吗?③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笔者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等一段时间后再让他们分组讨论,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疑可问,讨论气氛也很热烈。然后由小组代表来发言,最后全班一起归纳总结这些特例。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益。

此外,对学生应答问题之后作必要的反馈。善于运用评价技巧,激励学生主动发展,比如“不错”、“很有趣”、“分析得很好”、“第一点讲得很好,继续努力”等。

总之,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生物课堂的“有效”提问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学生脸通红、眼发亮、手常举、嘴常开”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使提问成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这是笔者对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些自我总结,不全面也不够系统,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俊道,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吴明华.追问——照亮课堂智慧之窗的艺术[J].时代教育,2008,(9):200.

[3]马会梅.教师教学提问行为研究[J].教育探索,2009,(5):88—89.

上一篇:开发乡土资源 创新化学教学 下一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