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8000里

时间:2022-10-23 10:12:53

每当收拾行囊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总有一些期待。期待精彩的图片,期待满满的收获,更期待在路上的那份自由自在。

这次,我在地图上画下了一条长长的线:北京-乌拉特前旗-石嘴山-银川-中卫-阿拉善左旗-腾格里。这将是一次怎样的旅行穿越?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的伙伴――LAND CRUISER 200 兰德酷路泽(以下简称LC200)。

乌梁素海的清晨

清早的乌梁素海一片宁静,游人稀少。水波辽阔、百鸟翔集,远处水天一色,渔人荡舟,近处水鸟啾啾如乐。好一幅大自然的美妙画卷!打破清晨宁静的是各种水鸟的鸣叫声。我驱车沿湖岸的泥土路往远处的芦苇荡开过去,这里有更多的水鸟起飞降落。众多水鸟之中,我能辨认出的那些体型最大的白鹭。有一种体型很小的鸟儿非常抢镜,黑色长喙、红色长脚,黑翅白腹。它们一会成群结队地飞过芦苇荡,一会形单影只地在浅水处觅食。

近些年来,由于降雨稀少、周边草原沙化严重,乌梁素海的水面一直在萎缩,甚至有人说在一二十年内乌梁素海将会干涸。但眼前的景象让我难以相信这种说法。不过,循着湖岸走走,你就会发现水位不断下降的证据。被称为塞外明珠、位列第淡水湖的乌梁素海曾经是古老黄河的河道,后因地壳变化,黄河向南改道,原来的河道就形成了乌梁素海。如今,向乌梁素海补充水源的多条河流有的已经断流,有的流量锐减。有一天,如果乌梁素海真的变成无源之湖,那它离干涸之日真的就不远了。

贺兰山的精灵――岩羊

在贺兰山我与岩羊有了两次近距离接触。

第一天傍晚,山路上已没有多少行人。我驾驶兰德酷路泽在贺兰山盘旋的山路上慢慢行着,这一带是岩羊傍晚归山的山道之一。在一个弯道处,我停下车。旁边的山崖上有一条比较明显的岩羊通道。不一会,大大小小的一群岩羊从马路上聚拢而来,顺着狭窄的小道攀上山崖。小道不到半米宽,山崖也非常陡峭,而岩羊在暮色里居然轻车熟路,轻巧地爬上了山崖。这天是四月初九,一弯月亮从山崖后面的夜空里升起。羊群顺着山崖继续攀爬上去,在月色掩映下,很快消失在树丛中。早就听说岩羊擅长爬山,但第一次亲眼目睹,我还是被岩羊如此出色的攀爬能力大大折服。它们真是贺兰山最有生命力的精灵!

第二天一早,我在日出之前赶到三清观。熟悉岩羊的当地人告诉我,每天清早都会有大批岩羊在这里觅食。我到这里时,发现羊群起得更早。我远远地停住车,用长焦镜头扫描了一遍,散落在眼前宽阔的河床上、灌木丛边,正在悠闲吃早餐的岩羊有80只以上。它们对人类还是比较警惕的,50米左右是它们的心理安全距离,一旦过于靠近,它们立刻跑开。清晨的山谷里只有我和同事两人,我们都尽量保持不发出大的声响以免惊扰羊群。岩羊们对我偶尔响起的快门声音也不以为然。我蹲在一块大石后,在前面不远处的灌木丛里,传来淅淅簌簌的声音。十来只岩羊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树叶。有好几只成年雄羊似乎还有别的心思,在一旁抵角争斗。我正聚精会神的拍摄着,镜头里的岩羊突然四散跑开,顺着窄窄的山道如履平地地爬上了山坡。我扭头望去,原来是一辆拖拉机突突地开了过来,惊散了羊群。

太阳渐渐升高,来往山路的车辆渐渐增多。羊群也都四散开去,顺着山道隐没不见。我突然来了好奇心:我决定攀爬一段岩羊的山道体验一下。我沿着一处山壁向上爬去,小道窄得仅容一只脚踏过,幸亏有几棵斜生的小树做抓手,我才勉强爬了几米。到了一处陡峭的石壁前,我不得不止住了脚步。岩羊到此可以一跃而上,而我就无能为力了。在这里,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爬山能力远逊于这些岩羊。

岩羊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最近几年贺兰山地区的岩羊繁衍较快,据统计说有2000只以上。在狼、雪豹等天敌基本灭绝的情况下,最能威胁岩羊的就剩下人类了。但有专家也开始担忧,因缺少天敌、繁衍较快的岩羊也会导致生态失衡,但又不能人为猎杀岩羊来保持平衡。所以这也是一道难题。

南长滩的羊皮筏

这是一趟比较曲折的寻访之旅。先是驱车在一条峡谷中迷路,然后行至无路处汽车搭乘渡船过河。人类不同的交通工具在此产生奇妙的交集。然而,奇妙还不止于此。

从宁夏中卫往西走了三五十公里,拐下一条砂石路,最新款的导航中也没有这条路,有路人指点我说这可以通往我的目的地――南长滩。当这条砂石路走到尽头的时候,是一座废弃的小村子,毫无疑问这并不是南长滩。黄河从这里蜿蜒而下,河面宽敞,水流平静。村子的另一头连接着一条峡谷。我下车辨认,发现有一条车辙通往峡谷深处。我想顺着车辙一定能够通过峡谷,或许就是通往南长滩的道路。我毫不犹豫地驾驶着LC200进入了峡谷。这其实是一条干枯的河床,碎石遍布,普通的车辆难以通行。但这对LC200来讲谈不上什么考验,不需要什么特别设定,只用最简单的高速四驱模式就可以了。惟一要注意的是那些比较尖锐的石头,以防刺伤轮胎。行进了十来公里,眼前竟然出现了羊群,不下百来只。一位牧羊人在石房子前面刮着羊绒。我停车问路,才知道我走错了路。通往南长滩的那个路口叫翠柳沟,而我提前拐了。牧羊人告诉我,顺着峡谷一直走下去,回到201省道上,再往前走十几公里那个比较明显的路口就是了。

翠柳沟路口果然比较容易找到,这是一条坑洼遍布的土路,这条沟里有好几处煤矿,大卡车来往穿梭,尘土飞扬。虽然刚才多走了几十公里的冤枉路,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顺着翠柳沟往南走了40多公里,土路也是戛然而止。黄河再一次横在了眼前。过河没有桥,全凭一艘渡轮。我把车开上了甲板。这时已经是日落时分,黄河上凉风飕飕,远近群山渐渐隐没于昏暗中。我忽然有一种穿越感,世界上越野性能最出色的LC200搭乘简陋的轮船渡过河。两种完全不同的交通工具在古老的黄河上奇妙地相遇了。

我隐约觉得,这种奇妙也许只是开始。因为我这次大费周折前往南长滩的目的是寻访更加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

过河后顺着一条窄窄的水泥路往前走,在朦胧的夜色中现出一座村寨,这就是南长滩了。南长滩是黄河流出甘肃进入宁夏的第一个村落,黄河在这里有一个长长的往右的大拐弯,南长滩就安静地坐落在这个拐弯的怀抱里。南长滩的拓姓人士据说都是西夏党项贵族中拓跋一支的后裔,当年蒙古灭掉西夏后,幸存者流落至此。81岁的拓守宏是村里惟一还保留有羊皮筏的。

早些时候,南长滩与外界交往特别是要到黄河北岸去,都要靠羊皮筏。拓守宏老人自年轻时就摆渡羊皮筏来往于黄河激流中,赚取微薄的费用。十多年前,日渐高龄的拓守宏把双桨交给儿子,自己不再做摆渡人。最近几年,南长滩的两处渡口都有了钢铁的渡轮,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有了更加便利、安全的水上交通工具。南长滩里很多靠摆渡羊皮筏的人逐渐没有了生意。拓守宏老人说:“很少人不再坐羊皮筏了,过河慢,又感觉不安全。挣不到钱了。有时偶尔下河也是为了打捞落水遇难的人。”拓守宏老人的儿子也很快告别了短暂的羊皮筏生涯,远走青海打工去了。

在拓守宏老人的吩咐下,他的孙子带我去了仓库。在角落里,一支羊皮筏子孤零零地依靠在墙壁上。全村就剩下这一支了,别人家的要么坏掉了,要么卖掉了。我们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羊皮筏抬到院子里。羊皮筏的结构其实很简单,12个羊皮球绑扎固定在十几条木棍做成的木筏上。制作一支羊皮筏最主要的技术含量是剥羊皮,除了四肢、颈部不能有任何漏气的孔洞。充气后,把四肢等处结实扎住,不能漏气。平时不用时要存放于阴凉且不通风的地方,否则羊皮会干裂破掉。我尝试着一个人搬运羊皮筏,大约有三四十公斤重,驼着走了几步就气喘吁吁。遗憾的是,拓守宏老人的儿子不在家中,我不能把羊皮筏放入黄河中体验一番了。

南长滩北渡口的渡轮主人是李师傅,几年前他花了30万元左右买来渡轮、并架设了横跨黄河两岸的钢索。摆渡一次车辆收费20元,车上人员不收费。每年4月的南长滩梨花节和九十月份都是这里旅游的黄金季节,这也是李师傅主要的收入季。

南长滩,这座日渐摆脱封闭状态的古老村落,正凭借古老的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在这里,虽然越来越多的农家院正在兴起,仿古的建筑也层出不穷,但代表原始手工艺的羊皮筏败给了钢铁渡轮,连保留做观光体验的漂流工具都不可能。新一代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更向往外面的世界,已经没有人愿意做苦力的收入低廉的羊皮筏摆渡者了。

传统,有时就是这样没落的。

独闯腾格里沙漠

从阿拉善左旗往西30来公里,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有一个小村落。这里是从东往西穿越腾格里沙漠的起点之一。我到达这里时是中午时分。从早上就开始刮起的大风势头越来越猛,卷起的沙尘打乱了我当天下午穿越至腾格里沙漠腹地并宿营的计划。不过,我也正好借机休整一番,并享受一下沙漠边上农家院里简单而有特色的晚餐。说简单是因为这顿晚餐只是一碗面和凉拌沙葱。面是厨师最拿手的羊肉臊子面。沙葱是我从左旗的蔬菜店买的,请厨师代劳做成凉菜。热乎乎的臊子面和清爽可口的沙葱成了我那个风沙肆虐的下午最享受的一顿风味大餐。

第二天清早,风终于停了,尽管空气中还弥漫着未及散尽的黄沙,但视线已经好了很多。我决定按昨晚的计划驾驶LC200进行一次穿越。目的地是西面30公里外、沙漠中的通古淖尔湖。这对我来讲是一场真正的冒险,单车穿越至沙漠腹地的湖泊地带,没有向导,之前隐约可辨的车辙也早已被大风吹得踪迹皆无。但我知道我住的村子的正西方向就是通古淖尔湖,驾车穿越时只要保持航向不变就没有问题。至于翻越那些连绵起伏的沙山,我相信LC200完全能够胜任。

根据经验,进沙漠之前,我将胎压放低到1.2。腾格里的沙漠比久旱少雨的塔克拉玛干要稍硬一些,因此轮胎不需要太低的压力。刚进入沙漠,我就发现实际上比我预想的还要艰难。越往西走,沙山越高。我本能的想去寻找到一丝车辙,以便不至于迷失方向。但事与愿违,本来就不明显的车辙被前几天的大风吹得踪迹全无。我只能按照GPS指示的航向慢慢前行,自己开拓出一条路来。我尽量把行车路线选在山脊上,这样就能从高处看清远处行车的路线。LC200为驾驶者提供了岩石、山地、凸凹、碎石、泥泞和沙土等多种路况模式。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会选择H4的高速四驱模式。在翻越一些非常高耸的沙山时,我选择L4驱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LC200会提供更大的扭矩。

当我驱动LC200爬上一座最高的沙山时,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南北走向的绿洲在前方绵延开来,绿洲中间湖面微澜、波光粼粼。这就是通古淖尔湖了!

湖边浅水处,有很多不知名的水鸟在觅食。我不忍心骚扰它们,远远地停住车,架上400毫米的长焦镜头,通过取景器捕捉一幕幕动人景色。

湖的西岸正在建设规模不小的度假村。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他们称通古淖尔湖为“大天鹅湖”,因为每年三月和十一月,往返西伯利亚的天鹅都要在这湖里停留歇息,捕食湖中的各种生物来补充消耗的体力。“这里是天鹅迁徙路上很重要的落脚点,在最集中的几天里,天鹅的数量有几十上百只,它们会在湖里歇息捕食,远处就是腾格里的大漠。几天后,它们就会飞走,或者南下,或者北上。场面很壮观。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都来观赏。”遗憾的是,这是5月,我看不到天鹅的影子,只能从老板的描述中想像那些飞舞的白色精灵了。

我站在沙漠边缘回望来时的路,在绵延起伏的高大沙山间,一条车辙若隐若现。等风再起时,一切又将归于无形,不留痕迹。

LC200:越野性能最优秀的豪华SUV

这次旅行的十多天时间里,总的行程大约4000公里。在路面状况很好的高速路或者省道上,LC200真的有点大材小用。不过我却可以充分地测试一下它的油耗。从北京出发时我加满了油,直到下次加油时,里程表显示行走了780公里,消耗掉103升97号汽油,百公里平均油耗大约13.2升。说实话,这个结果让我惊讶。作为排量为4.6升、将近3吨的总重、长达5.17米的大块头,LC200的这个油耗真算是很低了。

LC200是最能够兼顾on-road和off-road了,同时还保证舒适和豪华的驾乘感受,这并不是一台排量足够大的发动机或者无脑堆砌的电子产品就能带来的,而是丰田汽车60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改善的技术细节,以及一种“能够带你去任何地方”的造车理念才能实现的。

一直以来丰田旗下的LC系列车型都是以强大的越野性能和杰出的可靠性而著称,LC200更是达到了巅峰水平,V8发动机和托森中央差速器以及KDSS系统,已经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地形,超长的轴距所带来的空间以及各种辅助系统,让驾乘者拥有舒适的感受。LC200在碎石路面和沙漠里的表现如何,且往下看。碎石路面是比较考验车辆稳定性能的路面之一,在不断改变方向和车速的同时,很大程度是靠车辆自身的稳定性给予驾驶者信心的,我此行有很多地域都有长距离的碎石路面驾驶,比如在黄河北岸那条悠长狭窄的山谷。LC200综合感应防抱死制动系统Multi-terrain ABS可以瞬间侦测路面情况,自动调整到最适当的模式,大幅度提升操控性,而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则确保制动时的平衡。与此同时,车身稳定控制系统VSC在转弯时则根据车辆侧滑情况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及各车轮的制动力,帮助我在驾驶时获得对车辆的绝对控制权,这些丰富的工作内容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任何一个油门或者刹车的细微动作,都能从这些系统上得到精准的反馈,否则,有过碎石路面驾驶经历的人都应该知道,那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穿越腾格里50多公里纯沙漠地带是我这次旅行中最难的部分,连绵高耸的沙山,对我的驾驶技巧和LC200的通过性提出了极大的考验。LC200拥有三大利器来应付沙漠行驶,首当其冲的仍是托森的中差,在进入沙漠之后,一改常规的4:6前后驱动比,根据当前需要,可以自动调整为5:5或者3:7,配合中央差速器锁,保证正确的驱动力比例,这在翻越沙梁的时候非常有用。其次是KDSS系统,虽然看起来这套机械系统瞬时改变悬挂行程的长度是为了提高车身稳定性的,但更重要的功能是在复杂路面上保证每个轮胎能够顺利接地并提供动力,这在沙漠路段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左右起伏或者经过沙峰的时候,前后稳定杆之间的液压阀打开,迅速增加悬挂行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每个轮胎都能接地并获得牵引力。第三,就是多地形可选驾驶辅助装置,这套装置通过挡座上的旋钮,驾驶者可以选择岩石路面、山地和泥土路面、凹凸路面、碎石路面、泥泞和沙土路面,一共五种地形选择。大家知道,不同的路面的抓地力是不相同的,如果动力过大,就很容易造成打滑,制动力过大则会侧滑。这套多地形驾驶辅助装置,就是通过调整不同的动力输出特性,以及制动力特性,来提高通过性能的。这是一套被传统越野驾驶者所诟病的系统,认为自动化程度太高,剥夺了越野驾驶的乐趣,实则不然,它最重要的能力在于可以帮助分析和进行细微的控制,可以让驾驶者更专注于选择路线,而不是纠结于操作,这对于长距离沙漠路段行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装置。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有足够的信心,也可以选择不使用它。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强调LC200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如何强大,只是为了剖析一下LC200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工作原理。它所能提供的,说白了是一种舒适可靠的驾乘感受,这些只有当你坐进车里,踩下油门之后才能感受得到。试想,当你在烈日炎炎的沙漠里,吹着空调唱着歌,感受车辆随着沙漠的起伏而起伏,或者干脆停下来,打开车载冰箱来一瓶冰镇饮料,或者随便拍几张照片,这才是我想要的野外生活,不是吗?

越野性能最出色的豪华SUV,非LC200莫属!这是4000公里的长途旅行穿越结束后,我得出的最肯定的结论。

上一篇:新能源车的搅局者 下一篇:风口与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