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物”穷“理”

时间:2022-10-23 09:40:52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为目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作者着重探究论物理载体与生活平台有机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 物理载体 生活平台 有机整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小实验。其中,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设计生活小实验,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及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物理的本质来源于生活,进而提高自身物理素养。

一、设计生活化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总结出了很多知识规律。只有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实验。尤其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老师要抓住这一性质,经常在教学中进行一些物理小实验,这样能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依照课本按部就班地教学,而应该精心设计一些物理实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科学实验表明学生在感官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能增强自我意识,并提高学习热情。但是,在设计物理课堂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教材中的重难点,有效提高自身物理水平[1]。

例如,在讲解“大气的压强”时,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准备一大一小两根试管,在装满水的情况下,将口径相对较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倒过来,并观察小试管是否会掉落。经过实验发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不仅不掉落,反而在上升,这种情况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老师再对其进行解释: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小试管不会掉落吗?这和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压强有关。让充满学习兴趣的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能大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但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意识,便需要老师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周围生活中的物品开展探究性物理实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真实性。选择的物品之前并不是用于物理实验,那么这种做法就叫创新。

例如,在做“声学”实验时,老师就可以用直尺作为实验道具,让学生直观了解振幅与声音的产生、响度等关系。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直尺进行关于电学方面的实验,就像静电反应一样,将钢尺在头发摩擦后靠近细小的纸屑,发现纸屑附着在钢尺上,从而得出结论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之后在这个实验基础上,利用塑料尺进行相同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概念。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体会物理存在的价值及对社会的影响,并让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中体现着物理知识和思想,这是不断发现物理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创设生活化物理教学情境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不能盲目设置,在保证学习内容的同时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简而言之,应该确保探究内容在学生的知识覆盖范围之内。

例如,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以拔河比赛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引提问学生:假如同学们和其他班级比赛拔河,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参赛的同学力气要大,有的说参加的人数越多越好,有的则回答防滑鞋是必然的,等等。这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问。如拔河比赛中,绳子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都是什么?这时一个同学便容易抢答到:是对方所有同学共同所使的力和我方同学共同所使的力。老师再顺势进行提问:如何保证我方同学的拉力最大,难道只有安排力气大的同学吗?再假如:我方安排40位同学参加比赛,而对方只安排20个同学,但是我方同学所站的位置较滑,我方同学还是无法取胜?这又是为什么呢?当大部分同学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开始沉默,静静思考,从而初步了解到“摩擦力”的概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结语

将初中物理融入生活,不仅是在课堂上加入一些生活案例如此简单,更重要的则是确定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选择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为初中物理课堂带来实质性改变。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正处于瓶颈时期,生活化教学理念由于提出时间不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封.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教学初探[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21(2):58.

[2]林金权.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中生活探究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1(12):51.

上一篇:基于租售比的不同层次代表城市房价合理程度研... 下一篇: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