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孔不入”的腹腔镜之百年发展史

时间:2022-10-23 08:26:56

“无孔不入”的腹腔镜之百年发展史

腹腔镜外科的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回顾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时代:诊断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及现代腹腔镜时代。我国腹腔镜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外科将展现美好的未来。

腹腔镜外科的起源(1901年)

19世纪末,德国德累斯顿外科医生GeorgKelling为了测量胃的容积在动物和人尸体上进行了100多项实验,他把空气注入胃内并准确地测量出将胃充满所需的气体量。胃充气实验的成功促使Kelling想用更直接的办法来检查胃,于是运用Nitze发明的光学系统,Kelling设计了一种新的内窥镜,该内窥镜近端为硬质部分而远端为软质部分。为了检查胃肠吻合口的活力,Kelling还进行了高压胃肠充气实验。

20世纪初,Kelling将其注意力集中到胃肠道出血问题上。在当时胃肠道出血对多数病人而言是致命的,由于难以确定出血的部位,当时唯一的方法是剖腹探查。受那个时代技术条件的限制,剖腹探查术会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Kelling建议采用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将空气注入腹腔,他称其为空气填塞法。Kelling在狗身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安全有效。虽然他想在患者身上尝试这种方法,但患者及家属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为了观察空气填塞法对腹内器官的影响,1901年Kelling用Nitze发明的膀胱镜直接通过腹壁插入腹腔进行观察,并称其为即体腔镜检查。

诊断腹腔镜时代(1901-1933年)

虽然Kelling是用膀胱镜观察狗腹腔的第一人,但第一次在人身上使用这种方法的却是瑞典内科医生Hans Christian Jacobaeus, 1910年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Jacobaeus认为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用它来研究肝脏的隔面。Jacobaeus没有在患者身上使用气腹,他主要对有腹水的患者进行这种检查,并感觉胃难以用腹腔镜方法来观察。Jacobaeus还首先使用(腹胸腔镜)这个词,至1911年他已进行了115例腹腔镜检查。这之后,腹腔镜检查法主要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1911年Johns Hopkins医院的Bertram M.Bernheim在美国第一次介绍了腹腔镜,他将直肠镜通过腹壁小切口插入上腹部,并借助耳鼻喉镜检查了胃前壁、肝脏及隔肌的一部分。

手术腹腔镜时代(1933-1987年)

第一位以腹腔镜施行外科手术的是普外科医生Fervers,他于1933年报告了在腹腔镜下使用活检装置和烧灼法松解腹内粘连。由于他用氧气造气腹,当接通电流时他可看到腹内爆炸时所发出的闪光并听到爆炸发出的声音。在这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妇产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对诊断及手术腹腔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4年John Ruddock介绍了带有活检钳及单极电凝的腹腔镜系统,1936年德国的Boesch第一个用腹腔镜单极电凝技术进行输卵管绝育术,这一时期,腹腔镜技术在数个国家中逐步得到发展。在美国,从20世纪的40年代早期至60年代末,腹腔镜事实上被搁置,然而大多数医疗中心仍在进行后穹窿镜检查。欧洲在Raoul Palmer和Hans Frangenheim的影响下,却继续进行着腹腔镜的实践。1962年Palmer普及了腹腔镜单电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该手术虽然很有效,但出现了一些邻近器官被灼伤的并发症。Frangenheim在1936年也使用了腹腔镜电热法输卵管绝育术。由于单电极电凝引起较多并发症及死亡,在后来被双电极电凝及机械方式绝育术所取代。

在手术腹腔镜方面两个重要的发展出现在50年代。1952年Fourestier制造出“冷光源”玻璃纤维照明装置,该装置于较低温度下在腹内提供了明亮的照明,而不会造成热灼伤。另一个是Hopkins设计出柱状石英腹腔镜,这种腹腔镜的光传输能力是过去的两倍,图像更加清晰,现代腹腔镜外科所用的硬质内窥镜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手术腹腔镜的发展中,德国基尔的Kurt Semm立下了汗马功劳,有魔术师美誉的他设计了众多的腹腔镜器械并改进了许多技术,诸如:自动气腹机(1963年)、新颖的热传递系统(1973年)、Roeder打结法(1978年)、冲洗装置等。运用这些器械及技术,Semm设计了一系列的腹腔镜手术以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如:可用于处理异位妊娠的缝合术、内凝固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切开术、卵巢切除术、输卵管松解术、肿瘤切除术、网膜粘连松解术、肠缝合术、异位内膜凝固术、肿瘤活检及分期、子宫穿孔修补术等,Semm在1980年进行了第一例阑尾切除术,Semm还设计了腹腔镜手术模拟器来训练腹腔镜手术技术,但在当时Semm的腹腔镜手术受到众多妇产科及外科专家的责难。

1979年德国的Frimberger第一个在猪身上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英国外科医生John E.A.Wickham于1983年首先提出微创外科的概念,1985年德国人Erich Muhe使用Semm的仪器设备以及他自己设计的手术腹腔镜第一个在人身上实施了胆囊切除术,至此席卷全球的腹腔镜外科大发展即将到来。

现代腹腔镜(1987年至现在)以及我国在腹腔镜方面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电子内窥镜与电视的结合,给腹腔镜手术方式带来革命,Philippe Mouret、Francois Dubois及Jacques Perissat三位法国人成为带动腹腔镜外科历史车轮加速前进的“法国链条”。

1987年法国里昂医生Mouret在一位妇女身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巴黎医生Dubois在与Mouret接触并看过他的手术录像后,开始了动物实验,1988年完成了他的第一例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于次年发表相关论文。在巴黎听过Dubois的演讲后,Perissat在法国波尔多也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世界范围引起极大震动,腹腔镜外科成为最具活力的领域,短时间内各种腹腔镜手术相继出现,如:食管切除术(1989年)、高选迷切(1989年)、胃部分切除术(1992年) 、胃空肠吻合术、脾切除、肾上腺切除术、经胆囊管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及置T管术、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结肠切除术、疝成形手术等。1996年腹腔镜手术首次通过互联网直播。

我国腹腔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腹腔镜技术引进,荀祖武等完成我国第一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华外科杂志,1991年),张爱容等完成我国第一例电视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表《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40例报道》(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到目前为止,我国估计已完成的腹腔镜手术数量达20多万例,1995年成立了全国性腹腔镜外科学组,促进了腹腔镜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做过腹腔镜手术近50种。

上一篇:天下医事 15期 下一篇:夏季心脑血管疾病为何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