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跑题”课

时间:2022-10-23 08:09:1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乌塔》,讲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告诉我们……”

我正准备在复习旧课文的基础上导人新课,突然,坐在教室后排的刘勤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并不时用时轻轻地磕几下桌面。我示意他起来说话。

“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的内容不太真实。”

“我也认为不可靠!”刘勤的话还没说完,平时不爱说话的李丽也抢着发言。

我一愣,觉得很奇怪。昨天我们不是“全票通过”这篇课文,而且认为要学习乌塔,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吗?怎么一夜之间就有人“反水”了呢?于是,我笑着问道:“为什么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真实或不可靠,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吗?”

“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让人不可思议。我今年都十二岁了,平时别说旅游,就是一个人到姑姑家去,妈妈也不让。难道说外国的孩子要比中国的孩子强?这事我绝不会相信!”刘勤气呼呼地说。

“我也认为不可能。”李丽接着说,“你们想想看,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不说别的,就是身体也吃不消。一旦出了危险,就算找警察也晚了。”

他们的话就像扔下两颗手榴弹,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花。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知道,这堂课要“跑题”了,但我还是想听听孩子们的意见,便问道:“还有谁有看法?”

“我!”前排的陈康同学顿时来劲了,说:“老师,您不是经常要我们注意安全吗?并且说,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平时别说外出旅行,就连校门都很少让我们出。再说,外出旅行是有一定风险的,出了问题怎么办?说不定有一天,我也一个人跑出去,行不行?”

“不行!”面对陈康一连串的发问,我本能地否定了,虽然态度很明确,但总觉得说话有点“底气”不足。是啊,陈康的话也有些道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把安全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更是把学校的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很难有机会走出去的。昨天上课,我只是照本宣科,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得出的结论是要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要敢于挑战自己,不知不觉就与安全教育产生矛盾了。

“我认为完全有可能。”被同学们称为“小博士”的肖霞同学打断了我的思路。她不慌不忙地说:“我从课外书上了解到,西方一些国家的孩子,独立性非常强。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从小就能自理,从不依赖父母。父母虽然也很疼爱他们,但绝不会为他们包办一切,总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所以,他们从小就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书上说十四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听了肖霞的发言,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就连平时嗓门最大的几个男孩子,这会儿也呆呆地坐在位子上,眼睛直直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在等什么。

望着眼前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心潮起伏。以前上课,孩子们从来没有表现得这么活跃。他们几乎没有说:“不”的权利。然而今天,孩子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向老师发起挑战。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呀!这一切都是课改带来的,说明新的课堂模式正在不断成熟,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乐于看到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码要求,教师是不宜给出所谓标准答案的。我于是把问题再次抛给孩子们。

“是要独立自主,还是要注意安全。我想,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既要培养独立自主的活动能力,更要注意安全。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又讨论开了,

有的说:自主与安全并不矛盾,只要我们多注意保护自己,适当地独立活动是可以的。

有的说: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只有到大自然中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有的说:人家十四岁就能独自游历欧洲,是从小锻炼的结果。我们应该从小加强锻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们的发言实在太精彩了。直到最后,我也没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再次强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地参加户外活动是可以的 我也不知道这种“中庸之道”是否合适 但孩子们已经懂得,在平时生活中既要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又要注意人身安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符合本单元的情感目标,也符合当前的教育形势。

由此看来,在平时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距离的情况。我们千万别急着下结论,不妨用用“中庸之道”,再听听孩子们的声音。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上一篇:我看《江西教育》(B) 下一篇:仁爱是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