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农场探记

时间:2022-10-23 07:22:48

百果园农场探记

风和日丽,一位爱好摄影的朋友提出去京郊摄影的想法,问记者意向如何。彼时记者刚好听闻有朋友在昌平小汤山一带经营生态采摘园,麾下几百亩农田,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如今已是上亿身家,正打算一探究竟。二人一拍即合,摄摄影、踏踏青、泡泡温泉岂不快哉,遂驱车前往。大约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传说中的百果园生态采摘园。

见到百果园的主人郭平海时,他正在跟一个同在北京昌平筹建经营农场的老乡讲述他的生意经,如今他已是京郊经营农业生态采摘园的大户。按他助理的说法,老郭喜欢广交朋友,平时也愿意和大家多交流分享经验,甚至自己还有两项科学发明专利。原来郭平海曾经在家乡山西绥德当物理教师,后来来到北京做起了煤炭生意。当时长远看在大北京的概念下,北京的煤炭需求市场肯定是走向萎缩的。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大约在2000年初开始琢磨着转型打算做一些朝阳的、希望能够持续经营并有较大社会积极效应的行业。

当时看新闻联播,听一些专家谈到土地在未来的战略价值觉得很有道理。当时北京的农田刚好也有土地承包的政策。仔细考虑后,决定开始搞农业。经过考察后,搞清楚了两个定位,其一,做生态农业采摘,不做低端初级农作物简单生产。因为北京的农田成本比较高,附加值低的农作物生产几乎无利润可谈,生态采摘符合长远都市人的理念需求、提高了水果的单位价格的同时、还省去采摘运输销售等费用;其二,选择离城区有一定距离,但又不能太过偏僻,这样农田的成本会低一些。而且交通相对便利对农场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和将来的采摘生意是很重要的因素。经过很多天的考察,最后发现昌平小汤山这一带比较符合自己的预期。而且这附近是泡温泉的好地方,很多人会来泡温泉,那么顺带采摘一下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将来的市场好打开。

进入果园时,眼前品种丰富的水果立即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心里嘀咕自己之前并没有提前预约,只是一时兴起才决定来此采摘,他们又是如何保证顾客来有所摘呢?原来这里面也有很大学问,老郭介绍说,水果品种的选择既不能太单一,又不能太复杂。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水果的品种太单一,虽然生产管理上相对省心些,但是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且,水果这个东西有大小年之分,今年这种水果丰收,明年就有可能丰收其它的品种,如果这么大的农田面积只生产一种的话,无疑会加大风险。另外,水果的成熟期是有季节性的,而众多顾客的需求在时间上是有持续性的。你不能说这个月有顾客来做生意,下个月顾客还想来就没有产品提供给顾客了,否则的话会严重影响市场经营和客户维系。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的优胜劣汰,目前采摘园里的品种才锁定在了目前这样的布局。五月份主打樱桃,八月初到十一这一段时间早熟的、中熟的、晚熟的提子就下来了,九、十月份梨就会集中上市,再之后就是苹果。节假日是旺季,所以必须保证有品种供应。

当记者问到,那又为什么不能品种太多呢?老郭笑着回答“因为品种太多的话,无疑会加大技术投入成本、平时的管理成本、乱撒胡椒面也不利于现代化技术生产方式的应用,很难达到规模化经营效益嘛。”

一边在田间摘着葡萄,一边听着老郭的娓娓道来,记者不得不赞叹,老郭的生意经还真是了不得。虽说是种地,但是在理念和运作方式上完全是公司化的,从战略到战术,从资本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市场,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商业案例。

“我们农场的总产量,在整个北京的采摘市场里也应该属于上游水平的。”老郭自豪的说。

“如何保证销售问题呢?媒体上经常报道农产品滞销之类的新闻,您在经营目前的农场过程中是否受类似问题的困扰?”

“可以说这个市场目前并不是完全饱和的,所以扩展经营思路,销量还是可以保证的。譬如,我们在广告上也是有投入的,光在百度搜索方面的广告投入每天都要上千元。像周边的大的温泉旅游场所跟我们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大家会互相做配套。再加上我们这里经营的年头也比较长了,农场的软硬件相关配套也都日趋成熟,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口碑和品牌效应,所以会有很多回头客。当然产品的品质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从品种培育到在生产整个环节中都力图科学化管理,尽量使用有机肥料以此来保证水果的质量。就拿果园里自己培育的梨王来说,个头有两三斤重、口感还非常好,有顾客形容说像吃雪糕一样。平时经常会接待一些大的团体,一些旅游团、单位工会组织,甚至还有周边省市的朋友。”

不知不觉间已到中午时分,记者的篮子已经快摘满了,朋友的相机也塞满了美景。不想给主人添过多的麻烦,于是和朋友商量着打算到外面路边找家小饭店填饱肚子,然后凯旋而归。没想到好客的陕北汉子早就看出了端倪,还没等我们开口就硬是把我们拖到了食堂。盛情难却,只好“束手就擒”,到底是农民兄弟,生意做得再大,淳朴之风依然不减。没有山珍海味,但农家野味倒也别有一翻好滋味,朋友和我都吃得不亦乐乎、大声叫好。

席间,记者一直称赞老郭的远见、佩服他把农场经营得这么风生水起。老郭一直谦虚的笑着回答“期间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来说是幸运的。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经营这农场算起来也有十年了吧。坦白的讲,前些年一直都是在投入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这两年才刚刚走向盈利。说农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一点也不为过。”

“那您为什么还选择坚持在这片土地上打拼?是什么支持了您十年的坚持不懈?”

“其一,作为曾经的书生情节,我们民族有这个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没有那么高的理想和能力,但我觉得做现代化农业是符合时代潮流、有积极社会价值的一件事情。做这个,既有田园牧歌的宁静又对社会有正效应,譬如能够解决很多最需要工作机会的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引导人们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何乐而不为呢?其二,作为一个生意人,我们看准了这个现代化农业是一个长远的趋势,是符合市场发展客观规律的,而这就意味着无限商机。你看最近国家不也是提出了土地集约化、现代化经营,家庭农场的概念。”

酒过三巡,被问及目前对于他的农场在下一步发展中有哪些困难和挑战时,老郭的情绪略显激动起来。

“目前有三大拦路虎:由土地制度上的束缚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自身农业技术能力的局限,金融服务支持的匮乏。关于第一点,你们是记者,整天关注这些问题,相信我不说你们也都知道大概。第二点,在品种引进、培育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深深地感到了自身技术的匮乏,很多时候只能靠自身力量不断去摸索总结,希望今后更多的获得一些来自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第三点,农场要进一步发展,少不了资金,如果财政资金补贴上、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一些资金支持,无疑会助力不少。其实这些困难,尤其是第一条非常关键,不仅仅是将来农场要面对的,也是过去包括现在长期存在的。”

临别时,老郭紧紧地握着记者的双手,一再嘱咐如果有机会,一定多替农业呼吁呼吁,喊几嗓子,喊得人多了,也许慢慢也就形成转变了。这又岂止是老郭自家农场的三大拦路虎啊?在老郭邀请下次再来的道别声中,记者揣着略显沉重的心情回京准备赶稿。希望有一天再次见到老郭时,他的果园多一些硕果少一些老虎吧。

上一篇: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专业AV 下一篇:IT化之后,AV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