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3 06:29:32

中国式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中国园林以自然景观和观者的美好感受为主,注重天人合一。 2010年5月静安雕塑公园二期竣工,公园里最为独特的梅园就有许多典型的中国式园林建筑,如廊、墙、桥、路等等。作为参与建设的一份子我充分的感受到:梅园给整个公园的园林体系带来了一种美妙的意境

【关 键 词】中国式园林 现代园林 园林建筑

中国式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以静安雕塑公园梅园为例

中国式园林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中国式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中国园林以自然景观和观者的美好感受为主,注重天人合一。

2010年5月静安雕塑公园二期竣工,公园里最为独特的梅园就有许多典型的中国式园林建筑,如廊、墙、桥、路等等。作为参与建设的一份子我充分的感受到:梅园给整个公园的园林体系带来了一种美妙的意境。

1、中国式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1、功能

中国式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

1.2、组织游览路线

中国式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在一建筑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建筑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

2、中国式园林建筑的特点

2.1、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

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2.2、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

园林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

3、静安雕塑公园梅园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梅园乃公园内独特的园中园,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文化的结合,自然与精神的结合。本人作为施工方的一员深有体会,各施工方运用传统的造园理论,结合现代的造园手法,营造出简洁、明快的现代园林,筑成了一个生态、幽雅、环保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梅园空间组织受古典《梅花三弄》启发,共有三个空间。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依墙傍水,游廊曲槛。取宋林逋诗意,此为“一弄”。之二:“竹外一枝斜更好”体现《园冶》中园林构筑物“精在体宜”的意思所在。跨水曲桥与廊墙相接,在一片绿林中体会坡的诗意,此为“二弄”。之三:这是三个空间中相对最大的一个空间,取王安石“遥知不是雪”诗意,此为“三弄”。三个空间之间的廊壁均以宋《梅花喜神谱》的线刻贯穿整个梅园。

3.1、曲廊与景墙

梅园中有三个电站进出风口构筑物,设计方巧妙的以变遮为思想,将三个构筑物用曲廊衔接,景墙分隔内外空间,用曲廊来引导参观路线,同时景墙隔断游人与构筑物空间视线,廊壁上再印刻宋代的《梅花喜神谱》,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连接构筑物形成内园,充分再现古代梅文化艺术。由此可见,梅园中的曲廊与景墙不仅作为个体建筑联系室内外的手段,而且还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

梅园中还有特别一处,那便是两景墙处有一长方行敞开式洞门,通过洞门透视景物,可以形成焦点突出的框景,此处是一块美妙绝伦的大景石,带给游客无限的遐想。

3.2、曲桥

公园二期梅园入口处就有一简朴雅致曲折形的小平桥,其主要作用不在于便利交通,而是要延长游览行程和时间,以扩大空间感,在曲折中变换游览者的视线方向,做到“步移景异”,还点缀了水景,增加了水面层次,所以此曲桥在园中的价值已超过了交通功能。

3.3、小品

园中的小品是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并讲究适得其所。梅园中的小品按其功能可分为五类:

3.3.1、供休息的小品。造型大方、简约的长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

3.3.2、装饰性小品。可以移动的花球,花箱,可以经常更换花卉,木景墙等,在园林中起点缀作用。

4、中国式园林建筑带给我们的启迪

中国式园林建筑蕴涵丰富的文化意义,建筑与山水艺术结合,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身心,激发人们的粗名才智,凡此均属于内在价值,也即精神功能,。园林山水园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它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紧密相关的。礼乐相辅,情理相依。理和礼属于伦理政治规范,是统治性的;乐和情则属于。审美情趣,是自愿性的,即皈依性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中国古建筑,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外铺陈设置到室内摆设,都被赋予了秩序感,包还了社会的、伦理的、宗教的以及技术内容的秩序感,大大加深了建筑学的深度和广度。

园林建筑作为园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的存在可以使园林充满活力与生气,重新赋予了园林新的涵义。希望本文能使大家对中国式园林建筑有更深的认识,可以使大家更好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式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静安雕塑公园梅园使我们体会到了人性化的建设,符合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园林的功能及审美要求也与日俱增。

总之,建筑作为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对我们的经济、文化、科学等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21世纪中国社会将进入城市化大发展时期,在大力重视城市规划、努力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也要十分警惕的问题是:城市建设为房地产开潮所牵引,不受制约的商业化正在成为主宰城市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不同民族、国家城市建筑风格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当然保护好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我国园林建筑更是我们每个青年人意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资料:

[1]计成,《园冶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3]《园林》,园林杂志社

上一篇:基于建筑机电一体化的运用及发展趋势分析阐述 下一篇:关于森林公园发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