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中携手前进

时间:2022-10-23 05:21:21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全省发展的大计,教育部门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长期经验,必须注意这样两条实践:

一是承认民族之间的差异是搞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云南五十一个民族五十一朵花,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发耕耘,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可谓争芳斗艳,异彩纷呈。

从服饰上来讲,各民族的服饰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真像一个开满名花异卉的大百花园。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统裙,喜梳发髻,平日多在发上扎帕子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从饮食文化心态上来说,由于中国从古到今各民族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和本民族传统观念的熏陶,导致了饮食文化心态的不同和差异。从饮食口味来说,有的大同小异,有的个性明显。性格特征也有差异。此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节日和盛会,饶有情趣的风俗习惯,寄托着自己的道德和理想。

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里的一员,不同的风俗习惯、民族特点刚好形成了我们文化的百花园。如何引领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学习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文化课的学习,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在联欢会上着装他民族的服饰,学习他民族的舞蹈及音乐;到各民族家庭去做客,节假日期间相互慰问等等,始终把学校作为民族学习团结的阵地与纽带。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友爱意识,真正在理解中携手前进。

二是正确教学生做人是搞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

为维护我们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利益,就必须对传统道德进行扬弃,使之具有科学民主的合理性。

作为中小学,其道德的标准就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方法灵活地安排,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受益,懂得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扎深民族团结的根。

这里,道德的教化一定要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联系起来。如拉祜族的许多纯朴的道德观念也与现今的许多道德规范相同和相通。在拉祜族中,老人特别受到尊敬。拉祜族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月亮是老人最先看见的,老人是寨子里懂得最多的人,要把享受让给老人。我们要教育拉祜族学生继承和发扬。

此外,还可开展渗透其它道德内容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小学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力与认同感,增强其遵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教学生做人,能使各少数民族学生审美相同、理想相同,不因民族间宗教的差异,道德的差异和其他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影响团结互助。

上一篇:浅析中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