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跳得更远

时间:2022-10-23 05:11:33

让学生跳得更远

文章摘要: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是初中田径的重点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田径类课程内容的规定和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以及初中阶段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七年级跳跃教材安排的是蹲踞式跳远。蹲踞式跳远是在获得水平速度后,通过起跳动作形成一定的腾起角度,用蹲踞式的腾空动作保持身体平衡而达到尽量跳得远些的项目。通过练习,预期达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和跳跃能力,培养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 蹲踞式跳远 教学策略

七年级蹲踞式跳远学习的目的,主要以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为重点,以发展跳跃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力量、灵敏等素质。蹲踞式跳远以速度力量素质为基础,但是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出跳跃能力,取得好成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技术分析:

蹲踞式跳远的完整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助跑,蹲踞式跳远的助跑是一个直线加速的过程,助跑距离一般根据学生体能和外界情况决定,通常开始加速阶段步频较慢,而后在逐渐拉大步长或者保持步长的情况下,加快步频,最后几步助跑应保持步长,加快步频。在整个助跑过程中重点要掌握助跑的节奏和最后几步的稳定性。

起跳,蹲踞式跳远的最后一步要求起跳腿几乎伸直,快速用全脚掌滚动着板着脚地点约在身体重心前30cm,起跳腿屈膝缓冲时身体重心前移,快速蹬伸髋、膝、踝关节,抬头并伸展上体。

腾空,蹲踞式跳远在起跳腾空后,摆动腿的大腿继续上摆接近至水平位置同时两臂制动,起跳腿屈膝前摆,积极向摆动腿靠拢,屈膝团身,空中成蹲踞的姿势。

落地,蹲踞式跳远要求向前伸举小腿,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向体侧后摆,落地时两脚并拢,屈髋、屈膝、两臂向前回摆,身体重心快速前移,向前倒或侧倒。

二、组织教法分析:

1. 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且由于技术的复杂性,教学时一般采用分解法,先练习某一环节,未完整技术的组合打好基础。

2. 原地和上步模仿练习可以帮助建立正确动作的肌肉本体感觉,这样可以为在快速跑动中练习完整技术创造条件。

3. 重点是起跳(动作的正确性),关键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4. 教学中不过于强调高度和远度,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发展跳跃能力为主。

5. 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安全教育。

6. 精讲多练,讲解突出重点,给学生有足够的自学自练的时间。

三、七年级蹲踞式跳远教学过程分析:

2.50%学生能做出起跳脚用全脚掌迅速滚动着板,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动

3.认真观看示范与思考 1.讲解示范起跳技术的特点(与跳高的区别)选择起跳腿

2.上一步、上三步的起跳,用“定格”示范起跳脚着板动作

3.跑动中做三、五步助跑起跳(起跳脚主动着板,迅速滚动,起跳时起跳腿要充分蹬伸,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动,两臂积极上摆)

4.5―7步助跑起跳,最后三步节奏快,起跳后用摆动腿先落地向前跑进

2 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1.学生知道助跑最后三步的步幅与节奏跟起跳之间的关系

2.50%学生能助跑轻松自然,在最后三步加快节奏的情况下起跳

3.相互关系,自觉练习 1.重点讲解最后三步助跑的步幅和节奏与助跑间的关系

2.3―5步助跑,起跳后成腾空步用头触悬挂物,随时调整高度

3.5―7步助跑起跳,腾空后过低障碍,以摆动腿先着地,然后自然跑进

4.p脚原地并腿跳

3 助跑与起跳,腾空与落地的完整技术 1.学生能讲出蹲踞式跳远空中姿势

2.60%学生能做出起跳后在空中成蹲踞姿势,落地前起跳腿积极前摆向摆动腿靠拢和屈膝缓冲落地的动作

3.主动练习 1. 加速跑20―30米

2.运用挂图、示范,直观讲解腾空步和空中蹲踞姿势的要求,及落地的方法

3.模仿起跳后成蹲踞姿势4.3―5步助跑,在助跳板上起跳后,摆动腿踏上跳箱盖或障碍台

5.5―7步助跑起跳成腾空步,沙坑落下成蹲踞姿势

6.短程助跑起跳腾空成蹲踞姿势后,起跳腿积极前摆靠拢摆动腿向前落入沙坑,做屈膝缓冲动作

4 完整技术 1.学生能复述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的动作要点

2.70%学生能做到助跑逐渐加速,用脚掌快速滚动起跳,空中成蹲踞姿势,屈膝缓冲落地

3.相互学习,充满信心 1.助跑接起跳练习,踏跳入起跳区即可,注重完成起跳、腾空落地动作的质量

2.加速跑20―30米

3.中程助跑跳远

4.全程助跑跳远

5 完整技术 1. 学生能说出助跑节奏和丈量步点的方法

2.70%学生能做到助跑有节奏,并会丈量步点

3.自觉接受指导,乐意练习

1.讲解示范丈量步点的方法

2.固定起点,按跳远助跑节奏进行加速跑练习(多次调整,找出合适助跑的距离)

3.全程助跑跳远,助跑步频、步幅、节奏相对稳定,起跳脚固定,起跑点相对固定

上一篇:浅析跨栏跑中起跨点对身体运动轨迹的影响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