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运用电子商务研究

时间:2022-10-23 05:06:32

会展业运用电子商务研究

会展业主要包括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会展业成为一个朝阳产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为国内外企业的交流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现已初步形成了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会展产业带。同时还应看到: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在短短几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汲取了最多最新的国内外行业资讯,以及最快最新的产业技术,在行业专业性、企业号召力、资源整合力等方面具备诸多的“先天优势”。因此,传统展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对传统会展业的极大补充。

一、我国会展业总体发展状况

195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我国会展业的起步期。这一时期,贸促系统占据垄断地位;1951~1979年,我国贸促会共赴104个国家举办出国展览313个;1953~1978年,我国共接待112个国家来华展览。这个时期我国会展的主要特点是展会数量少、组织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展会作为配合国家外交政策的手段,不具有经营性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中国无疑已成为亚洲的最大的会展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的“展览中心”。我国现已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力大的名牌展览会。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电子商务介入会展业的因由

从本质上看,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顺利介入现代会展产业,完全取决于二者各自的特点以及优劣势。电子商务可以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服务,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功能。会展业则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业贸易、旅游服务等多功能,整个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不难看出,双方的优势恰是对方的劣势所在,将电子商务注入会展业,无疑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体来讲,电子商务提供会展最需要的人脉和资源,是对会展业的极大加强和补充,也是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种最佳商业模式。从另一个层面看,会展业与电子商务又是一种“竞合关系”,双方均通过搭建平台供企业交流与交易:电子商务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有着人脉的广泛和不受场地限制、不限人数和商品数量、不限时间约束等优点;会展则是通过在特定时间、提供实际场地、让买家看到实物、使企业可以面对面细谈等,以增加成功率。事实上,以线上线下互动办展办会的形式,提供贸易撮合、招商引资等服务,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电子商务对会展业的主要影响

1.电子商务提高了会展信息交流速度。信息技术提高了会展行业协会、会展企业、参展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速度。会展行业协会可以及时将行业动态和行业规定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企业;会展公司可以实时报道会展信息,让无法参加会展的组织和个人随时了解会展进展,或者提供网上参展报名服务,方便参展企业进行活动。

2.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会展企业成本。ERP、CRM、SCM、EB等先进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使得展览项目宣传更为广泛,组展者、参展商和观众可获得比以往更丰富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会展组织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更加快捷地获取来自各方的实时信息,动态地调整相关政策,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获得市场先机。

3.电子商务有利于会展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由于电子商务本身可使得各类信息资料完成有效积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工作本身的高度规范化,最终促成展会运作流程设计与实施的标准化。此外,现代展览业的流程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等为展会总体管理打下了科学化管理的良好平台。

4.电子商务促进了中国会展业全球化发展。网络使得展览项目、组织机构的对外宣传面向全世界进行,展览信息从定向走向非定向,对展览会的宣传挣脱了地理位置的束缚。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拓展会展企业的招展网络,尤其是海外招展网络,能增强企业自身的招展、组展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展信息化使得会展产品参与国际范围内的展览业竞争将成为现实。

四、关于我国会展业电子商务推广实施的若干思考

1.推动软硬件设施建设,促进传统展会电子商务的应用。要想现代会展中心能够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简化业务办理手续、优化管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间、降低运作成本,大大提高展会的管理效率,首先必须大力推动展会涉及的各类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展馆内部采用局域网,运行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管理,以便为参展商和观众们提供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与营销。网络展会的系统安全保密、认证、支付等关键技术问题都需要建立在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2.创建面向参展商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参展商是展会的基本元素,素有“中国第一展”美誉的广交会在展会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领先优势。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不仅完成了网络硬件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内部办公信息网络化,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摊位分配、证件管理等业务软件也已经开发应用,并以面向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站式全程贸易服务。以广交会网站为基础,面向参展企业推出参展易捷通平台,提供摊位配置及收费管理系统、证件管理系统、成交统计系统等。

3.搭建第三方支付安全的会展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电子商务运作模型和业务流程中三个环节———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作为中间环节的网络(在线)支付,是电子商务流程中交易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环节不能解决,真正实现电子商务就成为空谈,就没有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条件,电子商务快捷便利的优势也就大打折扣。展会可通过搭建网络交易结算平台,将信息和数据交互处理、网上商品交易、电子支付、网络身份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技术全面引入展会,为参展商与采购商提供优越的网络交易环境。

4.完善展会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会展物流直接关系展会成功,合格的物流公司要顺利完成样品的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环节,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为保证展会整体服务质量,可以将物流公司吸纳为展览主办机构的物流服务协助商,以提升会展企业的核心服务价值。

5.加强展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权威认证机构,维护整个展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秩序。如针对电子商务在会展业应用的相关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和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网络营销规约,依法解决网络营销中的各种纠纷。

上一篇:剖析绿色环保设计的发展及运用 下一篇:专业教育及创业教育结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