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渗透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23 03:59:53

建筑结构渗透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对我们的房屋建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建筑物各种渗漏水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浅析建筑结构渗透原因及监管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监理;外墙渗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e, people demand the construction features of the gradual change in higher demands on the quality of our housing construction, However, building a variety of water leakage phenomenon is stillexis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for many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in building envelope infiltration causes and regulatory measures.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safety supervision; external wall leakage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渗漏是较普遍的现象,是建筑工程中主要的质量通病之一。外墙渗漏可导致室内墙面、顶棚等部位发生潮湿、霉变、起皮,室外装饰层脱落、开裂、空鼓等现象,除影响室内外装饰效果外,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电气短路等危机住户安全,给业主的使用造成不便及财产损失,影响使用功能而成为业主投诉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有效防治建筑外墙发生渗漏,在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造成渗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易出现渗漏的环节实施严密的监理控制措施。而这些渗透归纳起来主要有建筑物外墙渗漏水、地下室渗漏水、楼地面渗漏水、屋面渗漏水等。下面笔者将从分析渗透原因入手,从而推导出监理控制措施。

一、建筑结构渗透的原因

(一)建筑设计因素造成渗透的原因分析

建筑物的设计,不仅仅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框架设计,外形设计等等,还包括防止渗透设计。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很多设计人员不重视细节,在设计时往往忽略看似不重要但实质上很关键的地方,如铝合金门窗、滴水槽、穿墙管、窗台坡度、外墙预埋管件、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

(二)施工材料选用因素造成渗漏的原因分析

1、由于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使用,虽然有利于改善墙体隔热性能、减轻墙体自重,但却降低了建筑外墙的整体防水能力,使外墙的渗漏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南方地区,每遇雨季或台风季节,建筑外墙渗漏现象特别严重,比如空心砖质量差、翘曲、变形;(2)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裂;(3) 饰面砖质量达不到使用要求,存在外形歪斜、缺棱掉角、翘曲或裂缝现象;(4)砌块材料选用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或尺寸不标准的砌块,极易造成抹灰厚度不一,则会形成自坠裂缝而出现渗水现象;(5) 此外塑钢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等,也直接影响工程内在质量;等等。

2、施工造成渗透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说施工也是造成渗透的原因自已呢?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施工者在建筑物成形的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施工者的辛勤劳作,才使得万丈高楼平地起,才有了玲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建筑物。然而一些建筑物存在渗透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些建筑物的施工者。因为施工者的偷工减料,是的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建筑要求不达标,这也为日后建筑物渗透埋下了隐患。引起外墙渗漏的施工因素很多,如(1)框架结构外墙柱与砌体连接处不埋拉结筋或拉结筋设置不牢,拉结筋间距、数量、长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温度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处开裂是漏水的多发区;(2)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墙体拉接筋,极易造成砌体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产生裂缝;(3) 外墙面砖与打底砂浆粘结力不足形成空鼓,饰面砖勾缝不密实,出现砂眼及裂缝。(4)饰面砖背面粘结层水泥浆未贴满或厚度较薄,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雨水渗入而渗水;(5)穿过外墙的管道和预留孔密封处理不良;(6)砌筑找平层、抹灰层砂浆未按设计配制,引起砂浆强度差,干缩开裂;等等。

3、验收审查不给力造成渗透的原因分析

建筑物的承建者与建筑物质量是否合格的检查方沆瀣一气的事例比比皆是。而这一点这是导致建筑物渗透的有一外在因素。

二、监理控制措施分析

(一)监理职责落实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成立创建无渗漏住宅工程工作小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设置创建无渗漏专职检查人员。(2)由总监主持制订防渗漏质量控制措施,现场监理工程师编制具体防渗漏实施细则,并以书面形式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实施。(3)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必须编制防渗、防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经企业内部自审后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审核后,施工单位必须按所确认的措施和方案实施。(4)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渗漏现象的各工序监理应制定相应的旁站监控计划,确保各分项工程无渗漏。(5)协助建设单位制定防渗漏奖罚措施。对施工人员未按防渗漏的措施和方案要求实施的,限期整改和复查;对造成质量缺陷等后果的,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6)监理单位对住宅工程的监理除配备应到位的人员外,应适当增加对防渗漏方面的专管人员,土建和安装在施工中必须相互配合,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7) 由于监理人员不认真监控或故意降低验收要求而产生的渗漏,应当追究监理人员当事人的责任。(8)对一些容易产生渗漏部位的细部处理,设计单位应提供节点详图,作为施工人员施工、监理人员监理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二)把好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关

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或设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保书、生产许可证及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认定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由于目前商品混凝土具有特殊性,笔者认为除了依靠政府监管力度和混凝土厂家自身质量意识有待提高外,监理服务范围应全面延伸至商品砼生产的全过程,即派专人驻厂监理、控制各项原材料性能及用量,必要时配备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

(三)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切实抓好质量建设

1、施工前准备

①进入现场后,针对工程特点,编制《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并与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关键工序控制点》和《单位工程划分》。②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熟悉图纸,并督促施工单位尽快熟悉现场,及时组织及协调业主组织图纸会审。③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现场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认真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方案,从而预防和避免质量事故发生,每份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都需经过2-3次修改,使其达到指导施工效果。

2、施工中控制

①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上报的进场材料、设备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对未经监理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设备,监理人员拒绝签认。②对施工单位资质及专职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进行审查,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进行专检或抽检,无证人员或资格不合格人员不允许上岗。③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口头及书面整改。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必须严格进行自检,达到设计要求。④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单位上报的工序报验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对报送的分项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确定。⑤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专业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做好预控措施。如放线前监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首先确定基本点的位置无误后,才进行放线,避免返工现象。⑥对现场需要返工处理的质量问题,监理人员对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三、总结

建筑工程防渗抗漏,防渗是关键。要做好房屋的防渗工作,施工是关键。施工质量的好坏,人员的素质、管理是关键。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事前控制,这是监理职能的要求。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隐蔽、监理人员要实行旁站、巡视或平行检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措施是防止建筑渗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思想重视,施工过程严加监控,验收认真全面检验,验后仔细修复,建筑渗漏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质量管理人员要对建筑混凝土结构仔细检查,对混凝土的成形缺陷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整改, 保证结构防水及砖墙装饰有良好的基础;外墙抹灰时,一定要保证窗洞周边100mm范围内抹灰一次完成,避免抹灰接合部位由于不密实而造成渗水;面砖的铺贴严禁空鼓,勾缝密实,堵住第一道渗水通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结构不发生渗水现象, 真正做到建筑结构无渗漏,交上建筑工程无渗漏的合格答卷。

参考文献:

[1]黄燕飞.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实施探讨.企业导报.2011 年第8 期

[2]何家波.浅谈建筑结构渗漏原因及监理控制措施. 福建建筑.2012年第04期总第166期

[3]张雪东.高层建筑结构防渗抗漏浅析.建筑安全.2009年第9 期

[4]张春华.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控制措施.民营科技. 2011 年第6 期

[5]周泉.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 山西建筑. 第36 卷第28 期2 0 1 0 年1 0 月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圆形薄壁水工构筑物无粘接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关于高层建筑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