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10-23 03:26:36

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图像处理课程中使用的Photoshop软件教学为例,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相应教学评价的实施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设计机构和艺术院校,在二维图像处理的软件应用中,主要以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为主。Photoshop的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把数字化摄影图片、剪辑、绘画、图形以及现有的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处理,使之产生各种绚丽甚至超越意想的艺术效果。

Photoshop是一款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对这门课的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面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乐学、好学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一位图像处理软件教师都十分焦虑的问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形式来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下面就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通过改进和创新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1教学内容的设计:源于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1.1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个人认为上好Photoshop第一课──图片欣赏课十分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上第一节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一些多种图像模式表现的色彩效果,让他们了解色彩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滤镜是Photoshop的万花筒,可以在顷刻之间完成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滤镜功能,我把原图像和用滤镜处理的效果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初步体会滤镜这种图像特效工具的使用效果。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向他们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从图片的整体构思、创意、色彩、整体效果等审美角度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拓宽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使他们相信自己完成Photoshop的学习后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图像设计处理。

1.2学以致用,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挖掘“例子”

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都拥有了数码照相机。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就围绕如何用Photoshop更好的处理数码照片这一主题设计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图像色彩处理这一教学单元。安排如何消除照片中的红眼现象,如何处理曝光不足的数码照片,调整偏色照片和制作自已或他人的艺术照这些教学内容。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学习网站、书本的帮助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1.3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将Photoshop的教学分为四个教学单元:基础知识,图像色彩的处理,滤镜的使用,综合实践。其中综合实践课又贯穿于每一教学单元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其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这些任务的大小,顺序,使得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认识。

2以积极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说某个知识的教学只能用某种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因此在Photoshop的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下从该课程教学方法中的任务驱动、合作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2.1任务驱动

适用于Photoshop中一些基础性操作技能的练习。如Photoshop工具箱中常用工具的使用;对图片、文字进行滤镜效果的处理等等。长处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短处是对知识的习得和应用是“不自觉的”,很难被学生“内化”。学生也可能因为“求胜心切”,过于重视结果,反而忽略过程。因此有时会出现在上节课任务完成非常好,下次再用却不记得是如何完成任务的现象。

2.2合作学习

适用于Photoshop中开展综合性练习的环节。长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工作的方法与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情感意识与价值观。短处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些特定教学环境要求,比如机房机器位置的摆设,能否上网搜集资料等等。需要有相应的激励、监督、评价机制,否则会陷入分工不明,流于形式的情况。

3以“评”促“学”,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以“评”促“学”,是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评价。

3.1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

对图像处理课程良好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表达能力的发展。但并非所有学生都对Photoshop的学习有兴趣,对于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就需要用其它办法来促进他们对该软件的学习,其中教学评价就是一个有力的手段。学生为了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就不得不迫使自己努力学习,从而促进了该软件技术的掌握。在开始上Photoshop的第一节课,我就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占20%,重在过程。有了这样的约定,就严格地从平时的每一次课堂练习开始执行。我给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一个文件夹,学生的作品以学号+姓名的命名方式上传到教师机,学生有浏览、下载学生作品权限,这样就便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

3.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Photoshop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三种形式。其中教师评价是最主要的,除了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软件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外,在课后我会对全体学生的作品做出相关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公布在班级QQ群里。让学生能及时看到我对他们作品的评价。评价不是对学生作品进行优劣的甄别,而是帮助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能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改进的作用。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其他同学可以作为一种参照,下一次能尽快提高自己的作品水平。通过这样的互评方式共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在合作学习以及每一个教学单元完成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图像处理课程Photoshop软件的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熟悉Photoshop的各种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多学、多用、多练、多体会,才能插上创意和想象力的翅膀。只有巧用多种教学手段,化静为动,让学生面对多彩的画面激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善于创新和灵活运用,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才能快速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

参考文献:

[1] 飞龙工作室.最新Photoshop CS2实例标准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施教芳,汪超顺,李长久.Photoshop CS4平面设计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方超,男,河南信阳人,三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形象策划和艺术设计理论研究。

上一篇:露台风景别样美 下一篇:神圣与世俗的混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