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顺风车,遇祸谁来赔

时间:2022-10-23 01:41:50

搭上顺风车,遇祸谁来赔

搭上顺风车,却遇交通事故,受了伤,致了残,索赔之事让人烦。好心司机一个劲儿地喊冤:出差途中搭载,是职务行为,有责任也该公司担;公司不同意:随意搭载是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损失由你埋单。

好意搭载,究竟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肇事司机与其所在的公司,究竟谁该为这起交通事故担责?2013年7月,受害人杨羽欣聆听了湖南省会同县法院的判决。

好意搭载,顺风车不顺

时间回溯到2011年10月24日,这天下午,杨羽欣下班后来到了公路边,准备搭乘过路客车返回位于县城的家中。杨羽欣在水电站上班,实行三班倒,上一段时间的班再休息一段时间,如此循环往复,让她在家和单位间不停地奔波。也因为这个缘故,与过往的司机慢慢地熟悉起来,时不时地就搭个顺风车回家。

“杨羽欣,上车吧。”不经意间,一辆轻型货车停在了杨羽欣面前,从驾驶室里探出一个脑袋,对着杨羽欣喊道。司机叫黄武,是吉云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受公司总经理周飞指派,驾车送一名工作人员到洪江后原路返回,而这辆车子,登记在吉云公司总经理周飞个人名下。“好。”杨羽欣爽快地答应,一蹿便坐到了副驾驶的位子上。

车子继续行驶,这一段公路,路窄弯多,刚转过一道弯,又会有一道弯横亘在眼前。黄武熟练地打着方向盘,他是老司机,这一段路常跑,但没承想一不留神,车子便驶过了中心线。而恰在此时,对面驶出一辆重型厢式货车,两车躲避不及,来了个“亲密接触”。在激烈的碰撞下,黄武和杨羽欣都受了伤,尤其是毫无准备的杨羽欣狠狠地撞向挡风玻璃,刹那间,成为了一个“血人”。

一起交通事故发生了,杨羽欣很快被就近送到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经诊断,她的伤情十分严重:头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挫伤,双肺广泛性挫伤,四根肋骨骨折,胸腔积液。在医院全力救治下,杨羽欣脱离生命危险,但巨额医疗费用让她犯难。经过协调,肇事车车主周飞支付了5000元、吉云公司支付了8000元,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的医疗赔偿限额内支付了3000元。虽然这些赔偿还远远不够,不过,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从2011年10月24日至12月21日,经过59天的住院治疗,杨羽欣基本痊愈出院。出院后,她委托怀化市正兴司法鉴定所鉴定,结论为:其因事故所致头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挫伤,经行相关治疗后现脸部仍遗留有较多疤痕及色素沉着,面积达二分之一以上,达到七级伤残;因事故所致双肺广泛性挫伤,左3、4、5、6肋骨骨折,达到十级伤残;因事故所致损伤的医疗时限为90天;因事故所致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挫裂伤,经行相关治疗后仍遗留有较多疤痕及色素沉着,后续整容费用难以估算,建议协商或以实施治疗的医疗机构实际诊疗开支为准。

司法鉴定书固定了杨羽欣的损失,杨羽欣与责任方的谈判摆上了日程。在杨羽欣住院治疗期间,当地交警大队作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黄武驾驶机动车在开车时未靠右行驶,驶过中心实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主要责任;另一肇事车主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货车,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另一原因,应承担次要责任。这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圈定了责任方,杨羽欣按图索骥,向责任方及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哪料却遇到了莫大的阻力。

五个责任方,各怀心思

面对杨羽欣的索赔,被索赔对象一个个作出了回应。

肇事车司机黄武首先表示,自己是吉云公司的员工,事发当日,受公司指派出车后原路返回,出于好心免费搭乘了受害人。这一行为没有取得公司领导同意,不过,公司并没有规定员工驾车时严禁搭乘公司以外的人员,而且,他搭乘受害人时,没有超载的交通违章行为,这起交通事故是执行公司事务时发生,责任该由公司承担。话锋一转,黄武把矛头对准杨羽欣,认为杨羽欣出于便利和节省交通费的目的,自愿乘坐他驾驶的车辆,自身也应当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

周飞是吉云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肇事车的车主,双重身份让他在这起事故中必须行使更多的“发言权”。作为吉云公司的总经理,他全力驳斥了黄武的观点,黄武擅自搭载受害人,是个人行为,责任不该由公司承担;作为肇事车的车主,他表示,法律并无车主须承担交通事故连带责任的规定,车子没有故障,他没有过错,不该担责。

厢式货车的司机和保险公司皆无异议,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可他们都只是“配角”,“主角”——司机黄武和吉云公司却打起了太极,互相把责任推向对方。这却苦了受害人杨羽欣,经多方调解,都未能达成协议。

2012年年底,杨羽欣终于忍不住向法院提讼,请求法院判令黄武、周飞、吉云公司、厢式货车司机赔偿残疾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共计23万余元,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理赔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在前,杨羽欣也咨询过律师,了解到从法律层面上讲,好意搭载遭遇交通事故,司机一方不会因为提供无偿服务而免责,不确定的,唯有责任方。当然,这责任方也有讲究,与合法权益的兑现息息相关。黄武和吉云公司相比较,能力相差悬殊,如果法院最终判决黄武承担责任,仅是一名公司员工,收入有限的黄武将难以支付巨额赔偿金;而吉云公司就不同了,支付这样一笔赔偿金,并不会伤筋动骨,用不着大费周折。因此,杨羽欣虽然列出了五个被告,但她的矛头直指吉云公司,而司机和车主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黄武和吉云公司以及周飞,则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把责任推给对方。

此案的焦点在当事人的争执中很快跃然而出:黄武在公务出车途中,善意搭载致人受伤,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这个问题才是至关重要,决定着不同的判决结果。

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五个责任方,各怀心思,不过,他们也有利益一致的地方。当黄武对杨羽欣的司法鉴定结果提出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成。2013年2月,湖南省湘雅司法鉴定中心对原告损伤作出鉴定结论:原告面部瘢痕构成八级伤残,肋骨骨折构成十级伤残。经过重新鉴定,面部瘢痕从七级伤残变为八级伤残,杨羽欣的损失缩水了,但这丝毫不能动摇她索赔的决心。

2013年5月,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唇枪舌剑,争执焦点很快集中到黄武公务出车途中善意搭载他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吉云公司坚持原来的观点。在总经理周飞看来,黄武接受公司指派出车,途中擅自搭载他人,是“开小差”。如同一个人在上班时间、出差途中干的事,不能不加辩驳地全认定为职务行为一样,这“开小差”也当从职务行为中剔除。吉云公司把矛头对准司机黄武,黄武便也把矛头完全转了回去。

“我接受公司指派送人后返回,这是履行职务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也不能改变行为的性质,更不可能人为地分割为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总不能把交通事故撞坏了车算是职务行为,撞伤了人算是个人行为吧!”

两个被告针锋相对,法院则认为,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黄武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厢式货车司机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但交通事故的责任方与赔偿主体并不一定画上等号。就黄武来说,其受公司指派驾车送工作人员至洪江后原路返回,系执行职务的行为。这一行为并不因为中途停顿,善意搭载而改变性质。对黄武的行为——搭载他人,发生事故,致人受伤,都是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不能割裂开来定性,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此外,就吉云公司来说,未经公司领导同意擅自搭载他人便是个人行为,这显然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行为属于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是由工作性质决定,不是由领导个人意志决定。黄武在执行职务期间造成他人损害,应当由用人单位吉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厢式货车司机开着自己的车辆营运,责任自行承担,保险公司则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车主周飞不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车辆驾驶人,也未指挥黄武办理私事,对本次交通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

2013年7月,法院在认定杨羽欣的损失后,判决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内赔偿5.54万元;吉云公司赔偿5.68万元;厢式货车司机赔偿3.61万元。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香港深水埗蜕变韩国“东大门” 下一篇:大数据:另一种国家核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