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探案》系列丛书对本土侦探小说出版的启示

时间:2022-10-23 01:20:36

《霍桑探案》系列丛书对本土侦探小说出版的启示

[摘 要] 侦探小说是一种重要的类型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论文通过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颇有影响的中国本土侦探小说《霍桑探案》系列的创作与出版历程,总结其特色与成功经验。

[关键词] 畅销书出版 侦探小说 霍桑探案 本土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4-0106-05

[Abstract] Detective nove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enre ones, which are popular among mass readers.Case analysis in the main study ways in this essay, by reviewing the writing, publishing process of indigenous detective novels Adventure of HuoSan collection. In the end, some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Bestsellers Detective novels Adventure of HuoSan indigenous publishing

侦探霍桑的故事自1914年上海《新闻报》副刊上的《灯光人影》亮相以来,已经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见证着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现在的霍桑不仅活在一本本再版的图书当中,也活在网络空间的一次次点击下载与浏览中。时至今日,程小青笔下的霍桑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机智勇敢、文武全才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有胆有识、刚正不阿,运用法律与聪明为民探案,具有冒险和勇敢的精神,仿佛乱世中的“救世侠”[1]。有读者回忆昔日在上海东方图书馆借阅书籍时,翻得最烂的书里面就有霍桑探案小说。在当时,有许多追捧“霍桑”的“霍迷”,很多读者常写信给报刊编辑称赞霍桑。作者本人也经常接到霍桑的知己们——读者来信,数量上“‘积纸盈寸’,而且是‘盈尺’而有余”[2]。曾经有作者在《紫罗兰》上写了一篇游戏之文,讲述三星党和霍桑作对的故事,由此激起了中西女塾中学生的不满,联名写信给刊物主编要求更正故事,结果该故事的作者不得不顺应读者要求改了结果,让霍桑成为胜者[3]。有读者回忆自己年轻时因为家境清贫,常常不顾店员的嫌恶,去书店蹭书看,看得最津津有味的书里就有程小青的《霍桑探案》。“程小青的侦探小说很多,但小说的主人公始终是神探霍桑和他的搭档包朗,这两人给我印象很深。加上小说的情节紧凑,环环相扣,一旦翻开便忍不住要看到结局,这也是侦探小说最初教给我的写作秘诀”[4]。还有读者说自己虽然还谈不上是“霍迷”,但自小读过不少霍桑探案小说,有时也曾为此废寝忘食,非要到水落石出,浮一大白,方肯释卷[5]。

1 跨越一个世纪的出版传奇

程小青的原创作品主要是霍桑探案系列。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单行本外,主要有三个结集丛书版本: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公司出版的《霍桑探案汇刊》,共计12册;《霍桑探案外集》6册,1932年7月由大众书局推出,收16篇,书前有范烟桥、顾明道序,著者自序;1942年至1945年间世界书局陆续推出读者面较广的《霍桑探案袖珍丛刊》,30册,收73篇。以上三种版本都有再版。以世界版为例“其中行销较多的有几种,有重版至八九次……”[6]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02年,群众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先后推出了经修订后整理出版的《霍桑探案集》。虽然时至今日,已经较难统计其发行量,但从其再版率不难看出该书系巨大的读者量和其受欢迎程度。

霍桑故事透出了浓郁的现代沪上气息与情调,各种细节描写具体而微,读者在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神游之后,不仅获得了娱乐,更是了解了新兴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新知。这种让作品自己说话的方式强于任何一个组织或党派的宣传说教。对当时还是一个孩童的读者陆文夫来说便是如此:“这套书我小时候曾经部分读过。我觉得侦探小说对培养人们的正义感、逻辑力,启迪智慧,养成坚韧的性格等等都是有作用的。”正是作品的这种感染力最终促成了他时隔多年后帮助作者再版该书[7]。

霍桑探案的读者辐射面非常广,不仅有当时沪文化区域的读者,还有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的读者;读者身份各异,有学生、工人,也有小职员、学者、教授等。21世纪的今天,霍桑故事从印刷版的书籍变成了有声书,还走上网络空间,不少推理小说网站仍然在介绍程小青的作品,很多小说下载网站也提供霍桑探案集的下载。

作品的力量一方面来自作品本身的内涵与价值,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其传播所依赖的媒介的选择和互动。霍桑探案系列的成功,首先基于一个好故事的基础:合情合理的分析,丝丝入扣的情节,以及浓厚的正义感和人情味。其次则在于该书出版运作的成功,就如好茶须有好水,茶香才能四溢。要言之即其在于本土化创作与出版的成功。而这种经验,对今天的出版界仍富启发性。

2 立体化的商业出版与推广

侦探小说是20世纪初伴随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都市化与商业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类型小说样式。类型小说是“特缘时势要求”而产生的一股创作潮流(鲁迅语)。它们在题材选择、结构方式、人物造型、审美风格等方面有着比较定型的类型化倾向,读者对其有着固定的阅读期待。言情小说、官场小说、教育小说、侦探小说、心理小说、战争小说、侠义小说等都是常见的类型小说样式。以波澜起伏的推理情节为内核的侦探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较受读者欢迎的类型小说。清末民初社会结构巨变,都市的建立,使得大批曾经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民众进入城市,成为新兴市民。而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科学民主精神的提倡,以及欧风美雨对民众的洗礼,使民众对几乎无所不能的侦探形象格外热爱与崇拜。市民们需要一个在现代都市环境里仍能揭露黑幕、除暴安良、彰明正气的新时代大侠。这位大侠一方面需要具备传统的侠义精神,同时又能够适应工业化与商业化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自1896年上海《时务报》首次译介柯南·道尔的四篇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以来,侦探小说成为承载西方精神的通俗载体受到大众读者的喜爱,也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肯定和推动[8]。经过十多年的翻译与学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福尔摩斯在读者迫切的阅读期待与多年来作家创作累积中,在一位自学成才,从翻译英美侦探小说走上创作之路的作家程小青的笔下诞生了。

2.1 从报纸到银幕

类型小说通常具有时尚性的特点,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所以侦探小说的发展需深度依赖于媒体的发展,媒体是其发展的助推器。而彼时的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人口密集、工商业繁华、租界林立、帮会丛生……社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为本土的侦探小说创作与出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充足的阅读人口。以霍桑探案观之,霍桑首先以单个的故事出现在报纸上,1914年载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的《灯光人影》,1918年至1919年间在《先施乐园日报》上连载霍桑的单篇故事。从1919年开始又陆续刊登在当时颇受市民读者欢迎、行销量极大的鸳鸯蝴蝶派的刊物《小说月报》《礼拜六》《游戏世界》《小说世界》《侦探世界》等刊物上。与此同时,借助报刊的即时、快捷的宣传优势,随着霍桑形象的逐步成熟,商务印书馆在1920年6月推出书名前印有“东方福尔摩斯探案”宣传语的《倭刀记》。其后上海的华亭书局、大东书局、社会新闻社、大众书局等相继推出收录了不同霍桑探案篇的小说集。由于霍桑故事的影响力,霍桑从文字开始走向当时最时尚和新型的大众媒体:银幕,1932年海岩影片公司将《江南燕》搬上了荧屏。1941年《雨夜枪声》(又名《舞后的归宿》)由金星影片公司出品,进一步扩大了霍桑的读者的覆盖面和影响。此时,霍桑的名声虽然已在上海影响甚大,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系列,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与影响不得不归功于世界书局的出版运作。

2.2 世界书局的营销策略

世界书局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畅销书出版社,经营灵活,行销网点遍布全国。书局总部设在上海,先后在广州、北京、汉口、奉天等地设立分局22处,并在苏州、杭州设过编辑分所,在赣州、长沙、邵阳、重庆等地设立出版分部。早期主要出版各类通俗读物,张恨水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程小青的侦探小说《霍桑探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均在该局出版[9]。营销形式多样,有书有刊,互动经营,形成一个立体化营销链条。旗下期刊有:《快活》旬刊、《红杂志》周刊、《红玫瑰》周刊、《家庭杂志》月刊、《侦探世界》月刊等。覆盖不同兴趣的读者,或为你侬我侬的言情,或为荡气回肠的侠义,或为惊心动魄情节的侦探,或为新时尚的了解,等等不一而足。为吸引不同读者群,世界书局还推出了通俗小说的图画版,出版了《三国志》《水浒》《西游记》《封神榜》《岳传》《火烧红莲寺》等连环图画书。在前期通过通俗图书打开市场后,世界书局开始进军教科书市场,为改善和提升自身品牌价值,采用副牌经营策略,以适应潮流,应付环境。在出版通俗书籍时,用广文书局、普益书局等名称;用广州共和书局、广州世界书局等名义,配合当时形势出版宣传性小册子,如《农民协会问答》《三民主义浅说》,以及民众教育读物《工人课本》《农民课本》《妇女课本》《民众课本》等[10]。

世界书局的老板沈知方极具商业嗅觉和市场眼光。早在1920年代,沈知方就看到了侦探小说诱人的出版前景,创立了中国第一本专门的侦探杂志《侦探世界》,请程小青主持,霍桑探案遂以系列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书局旗下的《红玫瑰》(前身为《红杂志》)从创刊以来,也长期设有侦探故事专栏,近代侦探小说文坛上其他著名作家如俞天愤、孙了红、赵苕狂等人都是其主要作者。到1946年,世界书局又推出了程小青主编的《新侦探》杂志。

沈知方为了争夺市场,除给贩卖同业优厚的回佣及降低折扣外,还用模拟大赠品来吸引读者。强效的广告宣传及各种创新性的营销手段的运用,是世界书局的书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原因。通过大力的宣传,扶持了张恨水、不肖生、程小青等一批畅销书作家[11]。另外,世界书局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采用了独家的做法,和作者程小青签订合同,希望将包括霍桑探案在内的所有该作者的著译作品统一交给书局[12]。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版权,垄断市场,虽然这一做法并没得到作者的认可,但从事实上看,作者却仍与世界书局保持了长期合作,形成互相依仗的关系,为其编译了大量小说和创作新的霍桑探案故事。

新文化运动之后,各大书局都开始相继推出国语书籍。1923年程小青在《游戏世界》上发表了用新体创作的短篇小说《孽镜》[13],开始了白话文写作的自发尝试。1930年左右世界书局要求作者将前期翻译的中华书局版《福尔摩斯探案集》以及续写的作品改为白话文,加新式标点出版[14]。作者的创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的语体变化的影响,对新语体写作的认同日益加深,走上了有意识的自觉性新语体写作之路。他将前期的文言作品,如《倭刀记》(《血匕首》)《江南燕》《无头案》《角智记》等陆续改写为白话文,文笔明洁流畅,叙事通俗易懂。作者后期的创作也逐渐以白话为主。这种语言上的变化也为霍桑探案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为其长盛不衰打下了基础。

在书籍出版样式上,世界书局在1942—1945年将霍桑故事以小开本系列的方式全线推出。文华版和大众版的霍桑探案都是32开本,世界书局改为50开本,因而称之为“袖珍丛刊”。《霍桑探案袖珍丛刊》选用了程小青74篇侦探小说,计有30册,有柳存仁、胡源山、陈蝶衣、姚苏凤等人的序言,一共280万字,成为收录最全面、影响最大的霍桑故事丛书版本。并且由于袖珍丛刊价格低廉,拥有更为广泛的读者群。出版市场上流传的霍桑探案故事不下80篇,共计300多万字。从小说规模上已超过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15]。至此,私家侦探霍桑通过报纸、杂志、图书的持续、互动的刊载与推介,让无数读者倾倒,培养了众多“霍迷”。作者本人亦被后人誉为“中国侦探小说宗匠”[16],成为中国侦探小说家第一人[17]。

3 成功的品牌植入

西方的侦探小说通过翻译进入中国以来,不乏以编创中国自己的杜宾、福尔摩斯、波洛、罗森亚瑟为己任的作家,也涌现过不少原创的侦探故事,如叶黄夫妇侦探、李飞探案、胡闲探案、大头侦探、徐常云侦探等等。在国内发行时间最长的《大侦探》杂志上,几乎每期都有新人新作,尤其到了后期原创作品数量大大超过了翻译作品,但大多昙花一现,反响平平。而霍桑故事则一枝独秀,纵横江湖数十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霍桑探案中的品牌植入。

3.1 品牌植入内容

霍桑形象由一系列读者熟悉的品牌构成:探案时的正装总是国产灰色法兰绒的西装[18],休闲时穿着国产白帆布裤子,江西白万载夏布的衬衫,系着蓝地白星的孔雀牌领带[19],常穿的拖鞋要么是温州出品的细草织花条纹的拖鞋[20],要么是宁波出品的草拖鞋[21],梳头用的是黄杨木梳[22],刷牙则用双十牌牙刷,江西出品的五彩花鸟漱口杯[23]。他的搭档包朗常穿着的单西装是淡灰色国产哔叽的,天气冷的时候,则外加章华出品的薄呢外衣[24]。再以故事中的男子抽烟细节为例,通常而言,霍桑和包朗只抽国产的“白金龙”纸烟,警厅探长汪银林以及一些上流社会的人士则只抽雪茄,而留美归国的时髦男青年们如徐之玉、谢敬渊抽的是美国产品吉士牌纸烟[25]。时髦女子则抽茄力克牌纸烟[26],仅仅是品牌上细微差别,各自的阶层出身以及个性品位就跃然纸上,完全无须过多的说明和描述。而这些品牌都是在当时为都市生活的大众们所熟悉的事物,对一个从未到过上海的外乡人而言,一个真实的大都市就活在这一个个具体的品牌里。

通过这样的品牌植入,在程小青的笔下,构造了一个隐藏在跌宕起伏情节背后的公平和正义的世界:一个穿着国产的品牌的人通常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爱国和进步的人士,他们的命运虽然曲折,面前困难重重,但最终都能死里逃生、获得解脱。例如时髦女子陶小姐虽然是凶手,但在出场时足上一双淡蓝色帆布的陈嘉庚平等鞋就预示着这个凶手是一个为民除害、伸张正义的爱国义士,不应受到惩罚和制裁[27]。一个涂国产的西施牌生发油的男子,虽然开始有凶手嫌疑,但实际上会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士[28]。一个满身舶来品的人则常常是追逐名利、心地不正、作风欠佳之人,最后的结局常常以惨死告终。例如《紫信笺》中的被杀者就是一个闲居安享的纨绔。《案中案》里绝望畏罪自杀的流氓阔少孙仲和也是明证。一个品牌杂糅、中西混搭的人则常见在一些暴发户身上,他们没有做人的原则与底线,目光阴郁、唯利是图,最终也在劫难逃,例如《血手印》中最终因黑吃黑被杀的皮货商人王得魁[29]。

3.2 跨界品牌植入

透过这样的品牌细节,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认知到虚构人物霍桑的真实性,他就生活在我们之中,又超越了普罗大众,帮我们实现在现实中不可能达成的理想。通过这样的品牌植入的潜移默化作用,成功完成了故事的本土化移植与培育。这种功力和作者长期浸染在媒体不无关系,作者本人不仅是报刊的作者、主编,也是图书的作者,还是电影的编剧,这样多重的职业角色,让作者极具媒体敏感性,在有意无意间将商业品牌渗透到自己写作中。

电影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媒介,以其动态性和直观性大受欢迎,看电影亦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新技术与娱乐样式,也成为国人建构现代社会,打造公共领域的重要手段。霍桑和搭档包朗都有着共同的到电影院看电影的爱好,通过看电影,或者是消闲,或者放松精神,或是领悟人生,或者提振精神。霍桑用自己的行动给广大读者作了这种现代生活的示范。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也是身体力行者,以自己的行动倡导新生活。1927年苏州尚未电影院,为让一般民众也看上电影,他和几位好友联合出资,建立了“公园电影院”[30]。同时,作者通过电影本身的信息,委婉传达了作者的爱国宣言。1896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我国的电影事业方兴未艾,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和电影人。霍桑主要看的电影都是国产电影,电影院也是典型的国产影院,如中华电影院、大上海电影院、光明电影院,看的也是《为国牺牲》[31]一类的国产片。

作者不仅将电影作为一种新生活的时尚介绍给读者,同时还将一些在映的影片植入到故事中。例如在《白衣怪》[32]中,作者将1931年自己当纲编剧、由友联出品的影片《血》 放入霍桑日常生活中,成为探案过程中侦探和他的搭档放松的手段。虚拟与现实结合得天衣无缝,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现实中的电影《血》作了无声的广告宣传。

这些典型的内容品牌植入方式,在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是一种自发的先锋性尝试,是图书商业化与市场化的产物。但在这里值得一提是,虽然这种现代媒介营销手段,固然受当时浓厚的商业氛围与都市生活的影响,然而这种植入的根本动机不在于从中获得什么商业利润,主要来源于作者本人的爱国热忱与民族大义,秉承了作者借霍桑之口说出的一贯的理念与主张:爱国从小事做起,从爱用国货做起。

……原来那时我们的国家处境真可怜,受足了人家的欺辱,而执政者却不敢哼一声,只能由老百姓用抵制他们的劣货的办法来对抗。可是偏偏有一些奸商,只知自己发财,别的什么也不管。尽管爱国的老百姓大声疾呼:不买劣货,不买劣货!可是奸商们不但黑了良心,连耳朵也给塞住了,他们依旧大贩其劣货,企图浑水摸鱼,趁机多捞一把。于是爱国少年在专贩劣货的茂昌洋货行门前,丢掷了一个炸弹,这才引起他们的恐慌。(《案中案》)

……当时一些所谓上流人的家里简直大半都是舶来品的天下!尽管多数人大声疾呼:用国货、用国货,可是这些上流人却充耳不闻,还是以用外国货为荣!(《活尸》)

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处践行着霍桑的爱国之理念,他本人自九一八事变后,就不许家属买日货;在营建望星桥的住宅时,也坚持使用国产木料和中式黑瓦[33]。

综上所述,霍桑探案系列的成功,有各个层面的因素。但最不可忽视的是渗透于作品深处的一种情怀和精神,作家借媒介传达的不仅是一个令人喜闻乐见的故事,更是自己的一个英雄梦想和信仰。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真实大半不存在于罗摩衍那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或是《红楼梦》里,也不在《圣经》《论语》或是《原富》《资本论》,或是哲学著作中。真实就是兵荒马乱、天地不仁;真实还是黑暗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就是匆忙、陈腐和荒凉。程小青为我们从苦难和浮华的都市中去寻找他心目中的英雄,霍桑有着普通的肉身,穿着源自孔孟的古老文化的外衣,内里装着用西方自然科学新知新酿的开启民智的药酒,奔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破解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还清者以清白,还恶者以惩罚,以微薄之力维系乱世的公道人心。这就是程小青带给我们的属于中国现代社会的“英雄”。这个现代的都市英雄借助现代媒介的力量在每个读者的心田上腾挪跌宕,并将继续透过新的媒介活在一代代的读者心中。

注 释

[1]郑逸梅.人寿室忆往录:侦探小说家程小青(大成,第133期)[M]// 味灯漫笔.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9

[2]范伯群.中国小说侦探宗匠[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13

[3]程小青.侦探小说的多方面.霍桑探案(第2集) [M].上海:上海文华美术图书馆公司,1933,见姜维枫.近现代侦探小说作家程小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8

[4]金涛.程小青的《霍桑探案》[N].科学时报,2011-10-20

[5]范伯群.论程小青的《霍桑探案》[M]//程小青文集(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

[6][12]郑逸梅.程小青和世界书局.清末民初文坛轶事[M].上海:学林出版社:252,250

[7]陆文夫.心香一瓣.程小青文集(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1-5

[8][15][17]姜维枫.近现代侦探小说作家程小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6,56,56

[9]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141

[11]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81

[13] [30] [33]胡时滨.程小青生平和著译年表[OL].[2010-05-25].http:///showart.asp·art_id=454

[14]郑逸梅.程小青和世界书局[M]//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251

[16]范伯群.中国小说侦探宗匠[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11

[18][27][28]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十五·白纱巾

[19] [20][23]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二十一·案中案

[21]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二十六·断指团

[22]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三十·黑地牢·王冕珠

[24] [32]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八·白衣怪

[25]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二十·活尸

[26]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二十·活尸,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二十一·险婚姻

[29]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二十九·血手印

[31]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之六·恐怖的活剧

(收稿日期:2013-01-06)

上一篇: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的困境及出路 下一篇: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