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见过信的样子吗?

时间:2022-10-23 01:18:25

书信曾经是我们的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也没有电话电报的年代。两个人如果不在一个地方,要联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几千年来,人类通过书信联系,书信承载了人类大量的情感。可是,当互联网时代到来,一切都在慢慢数字化的时候,当联络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在纸媒慢慢消失的时候,书信、报刊、书籍,这一系列纸质大军风雨飘摇的命运前,书信,作为先驱,最先消失了。

书信在很长时间里是人类情感联系最重要的纽带与桥梁。每个人都会有写信的记忆,即便没有,也总有被写信的记忆。而到了这个新的时代,这个连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子的年代,00后的你们,怕是再也没有见过信件了吧!

信件的历史

古代的信

古代通信不发达,想要和亲人联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在古代,一旦离别,很可能就再难相见了,所以古人写起离别来才那么伤感,如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如《西厢记》里非常著名的“长亭送别”,如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著名的《骊歌》,也叫《送别》,是每一个分别的场合必然会响起的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如果相见容易,离别也就没这么伤感了。而联系两个相隔千里的人的唯一办法,就是通信了。

古时的通信,一般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驿站,一种是镖局。驿站是官方设立的,杜牧有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通过驿站来送荔枝,可以从岭南一路送到长安,而且八百里加急,可以说驿站是很快的,相当于当时的邮局。驿站主要负责传递官方的文书和情报,但也兼具民间的通信功能。说起驿站还有一个故事,明末李自成本来就是驿站的一个小职员,因为崇祯撤销了驿站,李自成失业了,所以就起兵造反了。

相对于驿站的官方形式,镖局则是民间的传信人。镖局在大家印象里都是押送大宗的货物或者金银等贵重物品的,但因为书信并不费力,属于顺带就做了的事,所以镖局也部分承担这一职能。

太平年代,通信就很困难,战乱时代就更困难了,所以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一封信的珍贵。

近代的信

步入近代以来,交通逐渐发达,信件的传递没有那么困难了,但信件的价值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更显珍贵,成为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史料,无论是大知识分子之间的通信,还是普通公民之间的通信,都是展现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料。在这些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书《与妻书》,可以看到郁达夫写给刚到北京的沈从文的鼓励他继续进行文学创作的信,看到鲁迅写给妻子许广平的《两地书》,看到大量的鲁迅书信集、沈从文书信集。到之后,还有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傅雷家书》,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这些信中不仅凝结着写信人的情感,也记录着他们的远见卓识,书信不止是书信,也是他们珍贵的作品。

古时没有邮票,到近代才产生,在西方,早期邮递员投递信件,是由收信人付邮资的,这样的制度下使得很多无力付邮资的收信人拒收信件,导致了很多邮政力量的浪费。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想让一个人破产,就一直给他写信。鉴于这样的弊端,在17世纪,法国的维拉叶发明了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售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后来邮票传遍世界,于是大家都采用了这一便捷的寄信方式。

近代以来还有一个特殊的通信形式就是电报,是早期的无线通讯的一种方式。因电报费太贵,所以每次发电报都力求简洁,因为文言文简洁,因此发电报都用文言。沈从文当年向张兆和求婚,给兆和写信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父亲同意后,就给沈从文发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封白话文电报。

80后的信

在80后的世界里,有一种朋友叫笔友,相隔万里,也许从未见过面的两人,通过写信来维持友谊,这在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不可想象,但那时候的人就是那么单纯。韩寒在《三重门》中曾经写到主人公的作文获得比赛大奖后蜂拥而来的交笔友的信件,今天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景象了。今天还有的写信的也许只有极少数还给杂志社投稿投纸质信件的了。80后交笔友的意义,也许就在于那时候既没有远方的亲人,也没有远方的朋友,交一个笔友所带来的每次写信时的怅惘,盼信时的焦急和拆信时的兴奋――这些其他任何都替代不了的情感吧。

90后的信

90后赶上了写信的末班车,那个时候电话已经很普及,但手机却依然很少,想要和旧日的同学联络,就只有通过信件。那时候,我们流行用各种漂亮的信纸写信,然后折成特别的形状,如蝴蝶,然后在信封上写上“瞄准某某某”“发射”等字眼。等到00后步入校园,信件就真的消亡了。

信件的意义

书信是人类情感的承载者,记录了大量人类的悲欢离合,信件可以是写给亲人的,可以是写o朋友的,可以是写给情人的。书信中,有最有血有肉的历史,有人类真实的呼吸。这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因为我们可以如此深沉热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文字的力量,它让我们的情感如此直观地得到表达,即便后人如我们现在读到,依然感受得到当年写信人的那种炽热的感情。这就是书信之美,这就是文字之美。

关于书信,我们总有许多美好的称呼,鸿雁、双鱼、青鸟、锦书、尺素,许多美好的形容都与书信有关。信里有情――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信里有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

木心先生有首诗叫《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书信带来的,正是慢的美,等待的美。每一封信件寄出,我们会有企盼,会有幻想,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想象对方看到信的样子,盼望信能早点到,好能早点看到我们所倾诉的这些话。然后又眼巴巴地等着看信人早点回信。这种复杂的情绪也许正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如今我们快极了,也就丧失了慢的美好。

到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微信时代。通话再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甚至电话也快要消亡了,在一个遍地WIFI的时代,随时都可以通过微信语音视频通话,电话也快要消失了。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再也不写信了,我们再也看不到纸质的信件了。一切都数字化了,一切也都随时会被清除,我们在彼此的交流、倾诉、探讨当中所抒发的情感、见识和那些浓烈的文字之美,都再也没法保存下来了,它们只存在于当时当刻,过了,也就散了。

结语

书信的美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要看信,只能去博物馆看了。我心痛于我们的子女已经不懂得何为信,但是又如何呢?人类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本来就会遗失很多的美好,书信,只是这万千遗失的美好中离我们稍近的事物而已。

你还见过信的样子吗?如果没见过,那就去博物馆看看,去家里翻出父辈祖辈曾经的信件,去重温那些过去的情感,去看看人类曾经拥有过的这些美好。

上一篇:高职学生社团创新传承地方文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移动传媒平台的高职课堂教学创新思考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