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问题及方法分析

时间:2022-10-23 12:43:52

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问题及方法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是工程效益实现的基础,根据建筑工程的总投资规模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阶段是投标、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管理内容繁多复杂,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需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正常的基础上,努力控制工程成本。本文将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各个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各阶段造价管理的具体解决方法,对于其他工程,可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管理阶段,分别为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这些问题影响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工程的效益水平,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对相关的造价管理问题总结如下:

(1)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体现在选择招标方式、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底、审查标底、工程评标、工程定标、投标报价等方面的内容上,这些投标行为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很多建筑工程对这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任务重视程度不足,譬如在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时候,未能正确掌握评标的原则和方法,脱离投标工程的技术和商务要求评标,影响投标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2)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费用成本内容繁多复杂,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以及其他费用成本等,给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譬如材料成本,每一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同种类的材料又分为数十种型号,再加上施工周期比较长,不同时间段的材料价格存在波动趋势,以致经常出现材料造价管理失控的问题,影响整个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管理。再如设备的维修费用,由于没有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以致经常出现设备故障,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进行维修,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3)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工程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直接关系工程的质量,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换句话说,如果工程竣工验收不科学,遗漏隐蔽工程,在工程项目使用的时候才发现工程的质量隐患,所造成的赔偿,通常大于返修成本,大大减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很多房地产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的时候,施工单位自检工作和监理单位的验收工作不到位,以致在交付使用后,经常遭受业主的投诉,譬如外墙剥落、墙体裂缝、天花板漏水等、

二、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建议措施

鉴于建筑工程在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笔者将从这三个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入手,针对性提出具体的造价管理内容,以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一)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在投标的阶段,是造价管理的初始阶段,投标单位在领到招标文件之后,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待建项目的建设需求,进行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1)对招标的内容,包括施工范围、施工条件、施工质量、施工工期、施工质量要求和合同内容等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掌握以承包责任为基础的工程造价,在对招标文件进行研究的同时,还要标注内容不清晰的地方,便于投标现场释疑。

(2)根据施工要求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项目位置、地质情况、交通情况以及允许范围内的水电设施等供应情况,另外,如果在本地没有承包施工的基础,还必须对当地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劳动力等市场价格进行调查,作为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依据。

(3)利用施工现场的勘查资料和市场调研资料,对造价进行预测,并结合招标文件的经济责任进行投标决策定位,为造价管理的落实做铺垫,另外还要确定施工单位的工程的定额,作为施工造价管理的依据。尤其是材料市场,材料价格占工程总成本的70%左右,而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性大,因此在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需要重点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并对施工期间内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初步预测。

(二)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造价管理的执行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施工材料的造价管理,在投标价格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用量和价格的控制,前者按照投标定额确定材料的需求量,再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合适的领料的制度,使得材料的成本处于“节约”原则的控制范围之内,后者则需要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合适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合理降低材料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2)人工成本的控制。工程的负责人需要根据工程具体的施工任务,合理提出人员的聘用要求,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具体的用工方案,确定具体的人员配置数量、种类,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负责人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任务需求,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控制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或者重复。为了减少人员的频繁流动,在施工之前,应该与施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规定具体的工资待遇和在职期限,以减少相关的劳务纠纷。

(3)机械设备造价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成本主要发生在添加、租赁、保修、维修等方面,在购置新设备的时候,需要结合工程的成本预算,以及工程的施工需求,如果成本不允许,则要考虑以租赁的方式代替;施工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要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减少设备的闲置、损坏等情况出现,并与机械设备的出厂方保持联系,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以免影响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是建筑工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首先是根据程序规定抽调足够的人员,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结合监理单位的工程验收标准,对工程每个细节进行自检,并及时返工修复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其次是在工程竣工收尾和验时,为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相关的负责人员要对施工资源的全面核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算,譬如材料库存剩余量的盘点,计入下期工程的材料造价,或者作退货处理。再次是结合施工期间的准备工作,制定工程的索赔方案,以便应对工程交付使用后的业主索赔,而索赔方案的依据,同时还能够作为竣工验收的参考标准,防止索赔方案规定质量隐患问题的出现,控制工程造价的不必要增加。最后是造价管理资料的交接,包括材料采购单据、设备采购单据、设备租赁单据、人员劳务合同等,可作为后期其他工程造价管理的资料,并为企业本身积累更多的造价管理依据,从而全面提高造价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的主要管理阶段是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在这几个阶段经常出现不同的造价管理问题,譬如在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时候,未能正确掌握评标的原则和方法,脱离投标工程的技术和商务要求评标,影响投标造价管理的准确性。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这三个阶段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入手,针对性提出具体的造价管理内容,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待建项目的建设需求,合理控制工程的材料费用、设备费用和人工费用,以及在竣工验收阶段,做好工程的结算和反索赔工作,为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霞萍.论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1):231-233.

[2]许卫新.建筑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的要点分析[J].中华建设,2013,(2):110-111.

[3]林松.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3,(2):108-109.

[4]梅艳峦.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发展策略[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B02):171.

上一篇:小议工程招投标的技巧及方法 下一篇:装饰工程项目投标策略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