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3 12:25:40

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中的运用

【摘要】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转化为经济成果。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运用思考

所谓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之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激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转化为经济成果。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没有激励,员工只能发挥出20-30%的能力,而激励,则能大幅提高员工的潜能。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激励,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的潜能,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

一、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必须吸引并留住更多企业需要的人才,人力资本最根本的特性是可以激励,但不可以强迫。其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能是有效激励。但在现实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来约束员工,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的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

㈡、激励手段单一,结构不合理。当前企业在执行激励的时候,缺乏更多的有效手段,更多的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选择。工资构成的比例不合理。现行的薪酬制度不能很好地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才能,难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㈢、道德激励作用弱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物质需求对传统道德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在员工激励中曾经起过巨大作用的道德激励因为缺乏物质基础而越来越失去其昔日作用。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开始多元化,道德的评价权威和约束作用受到挑战和弱化。

㈣、负激励操作不规范。负激励就是对员工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但在目前的负激励中,却存在标准因企业不同而不同,随意性强且有些是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难以起到激励的原始作用。

㈤、缺少绩效考评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激励方案不应建立在无关信号基础上,绩效考评是保证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评价员工劳动成果,激发员工潜能的必要条件。绩效考评中有一个反馈性,即考评主管应在考评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评对象进行反馈面谈,不但指出被考评者的优点与不足并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把改进计划落实到实处, 以杜绝不良绩效的再次发生。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

㈥、尚未建立健全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空洞的口号、领导者个人的理念成为企业文化的畸形,使企业缺少凝聚力,没有战斗力,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

㈦、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企业管理层级多,沟通交流往往都是通过文件、会议的方式,而管理者与下属之间无法平等交流,工作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时,员工将会将牢骚、抱怨、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二、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思考

针对企业管理体系,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设计,注重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注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设。

㈠、有形激励

有形激励即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努力水平,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企业的有形激励主要有薪资福利激励和股权激励。

1.薪资福利激励

薪资激励就是在对员工薪资体系和薪酬水平的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使员工从企业中获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2.股权激励

让员工,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分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关键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实行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和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发展。被激励的范围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具有突出贡献的人群。

㈡、非有形激励

非有形激励是指企业采取货币以外的方式激励员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激励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环境激励。如果员工认为他在平等、公平的环境中工作,就会减少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怨气。同时企业的环境,如办公环境、办公设备、环境卫生等,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在良好的环境里工作,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都会向“高档次”发展。

2.职业规划。员工工作的目的除了获取物质奖励外,还要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就,提供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良好的晋升机会是对员工的重要激励方式。

3.工作激励。企业的工作激励中,建立了一人三技、一岗三人的工作激励机制,取得相应的技能后,将会在自己的薪资和晋升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和优先权,同时也建立和健全了职务机制,以便在临时授权时能够锻炼个人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使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

4.培训激励。为承担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企业将培训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5.参与激励。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6.人文激励。企业针对人文管理的内容包括拥有实质性的工作、有充分的培训机会、有明确的个人晋升途径、上级及时中肯的反馈、无偏见的工作环境。员工通过参加“总经理座谈会”等形式反映个人问题,进行投诉或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以与管理层进行直接沟通。管理层也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员工生活方面的困难。如此人文关怀,不断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思想方面入手,以情理的疏导,达到尊重和信任,从而实现在思想上的融通和对问题的共识,激发员工自觉干好工作的热情。

7.企业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内在约束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永久的激励作用。

8.成就激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工作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特别是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工作更多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所以成就激励成为员工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优秀的先进人物,企业会授予先进荣誉称号,希望以他们为榜样激励每个员工,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树立先进典型,使企业内部形成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先进人物自身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9.目标激励。制定建立在员工需求基础上的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既表明企业的努力方向,也代表职工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能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企业共同奋斗目标的方向感、使命感和员工个人理想目标的荣誉感、追求感融为一体,能够形成激励员工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员工就会把企业的需求,转化为个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自觉性、创造性,进而敬业、勤业、乐业,拼搏奋斗、无私奉献。使得企业效益和员工绩效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上一篇: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1) 下一篇:分析银行装饰设计的特点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