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科学原理解读联合作战制胜之道

时间:2022-10-22 11:57:29

用现代科学原理解读联合作战制胜之道

【摘 要】在近期世界局部战争中,用现代科学原理解读联合作战制胜之道,有助于深刻理解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从理论高度掌握作战力量编成、编组、运用和行动的方式方法,为组织实施联合作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近期世界局部战争 军事历史 联合作战

【中图分类号】E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85-0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皆有其内在规律,联合作战这一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制胜原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军事实践需要制胜原理指导。正如主席所指出的,“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随着新军事技术迅猛发展,战争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作战作为基本作战形式,已登上信息化战争军事历史舞台。深入研究和探讨联合作战制胜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深刻理解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从理论高度掌握作战力量编成、编组、运用和行动的方式方法,为组织实施联合作战提供理论指导。

一 缺口原理――铸就联合作战新利剑

首先,来看一个战例。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前,美军首先实施了大规模压制性电磁干扰,瘫痪了伊军的防空预警系统,然后采取巡航导弹突击、隐形飞机突防、武装直升机超低空进入等多种手段,一举突破伊军防空体系,美军轰炸巴格达近40分钟后,伊军防空部队才做出反应。

由此可见,防御体系一旦出现“缺口”,而防御方又不能及时封堵,那么整个防御体系就将毁于“蚁穴”。这就蕴含了工程设计和材料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即“缺口原理”。“缺口原理”的含义,通俗地讲,承受载荷的机件易在缺口处产生裂纹,进而造成整个机件的彻底破坏。人们常讲的“绳从细处断”就是这个道理。

二 非对称――谋求联合作战新优势

两辆型号、速度相同的汽车迎头相撞,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如果两辆不同型号、速度的汽车相撞,质量大、速度快的一方受到的损失较小。这就是常说的“非对称原理”。这一原理在联合作战中是否也同样适用呢?

从近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来看,“非对称原理”不仅适用于联合作战,而且其运用十分广泛,对作战的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对称原理”在军事上的应用,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对称作战”。

“非对称作战”是近年来军事理论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早在两千多年前,孙子提出的“避实击虚”“以正合,以奇胜”等,都是非对称作战思想。我军的很多作战原则,也体现了非对称作战的理念。非对称作战强调敌对双方在交战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不对等差距,避敌强点,攻其弱点,超出常规,出奇制胜。

在未来联合作战中,运用非对称原理有很多方法,合理选择力量以强击弱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军兵种力量间的非对称差异,以我之长击敌之短。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经常利用地面部队通过不断的进攻迫使伊拉克军队暴露,然后召唤空中力量对暴露之敌实施精确打击,地面部队利用打击效果继续推进,同时为空中力量提供地面掩护。这就充分利用了军兵种力量间的差异,来获取非对称优势。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武器装备技术性能上的非对称性差异。在使用同一类型的武器装备时,力求做到我“看得到敌、打得着敌”,而敌“看不到我、打不到我”。在海湾战争中,当美军的装甲部队与伊拉克装甲部队遭遇时,美军装甲部队并不直接对伊装甲部队实施打击,而是先后退到一定距离,然后利用自身的射程优势打击伊军。

积极运用谋略、灵活运用战法,也是形成非对称性优势的常用方法。例如,处于劣势一方的指挥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运用谋略,采取隐真示假、佯动造势等欺骗手段,使强敌真假难辨,陷入“战争迷雾”,从而形成对敌非对称优势。

三 结构破坏――找准作战体系新要害

海湾战争中,伊军虽然防御工事坚固完善、防空武器性能较为先进,但作为整个防空体系神经中枢的C3I系统却十分薄弱。为此,多国部队运用结构破坏原理,在38天的空袭阶段,自始至终都把伊军C3I系统作为重点突击目标。通过破坏伊军的C3I系统,使其防空系统始终处于瘫痪状态,数十万伊军地面军队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个战例,是一个运用结构破坏原理进行作战的典型例子。系统论认为,体系必有结构,结构依赖节点,节点一旦被摧毁,结构就将遭到破坏,体系将陷入瘫痪,失去功能。这就是结构破坏原理。

在联合作战中,运用结构破坏原理也是有讲究的。就是要把敌方作战力量视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寻找并攻击对方作战系统的关键节点、关键部位,对其实施“点穴式”精确打击,实现由节点的摧毁导致作战系统的整体瘫痪,破坏其作战系统运行机制,使其整体作战能力骤降、体系内部协调混乱,再对其各个作战单元予以逐一歼灭,进而夺取作战的胜利。

四 自适应――建立作战体系新秩序

联合作战中,很可能出现指挥中断、协同失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作战力量或不同功能的武器系统,怎样才能自主适应、恢复体系的作战功能,保证体系正常运转?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战场情况异常复杂、瞬息万变,指挥中断、协同失调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内部、美军与盟军之间都曾发生过多起自伤、误伤事件,有的还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这些误伤事件的发生,都是协同失调造成的。

“自适应”一词,源于系统论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引申到联合作战中,是指在作战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作战力量之间,在上级预先明确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各自所掌握的战场信息进行自主判断和自主调控,主动控制自己的作战行动,实现与相关协同、支援单位的协调一致,恢复体系的作战功能,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它主要是靠实时的调节能力,而不是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控制,用自适应的效果换取作战行动的精确性,有利于提高协同效率。

要实现联合作战中各种参战力量自主适应,一是要综合运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和手段,千方百计地实现信息共享,因为信息共享是实现自主协同的前提。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主动了解其他作战力量的作战任务、作战能力和行动特点,加强沟通协商。三是在战场情况发生突然变化,上级没有进一步指令的情况下,更应当按照总的作战意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协调配合,在作战的全过程中实现各作战力量之间、各战场之间、各作战样式之间、前后作战阶段之间的密切协同。

上一篇:有意味的图形――云南甲马 下一篇:走出自然环境对人发展作用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