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3 21:48:52

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中医发展;现代中医;健康学

0 引言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化未曾中断,中医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医不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证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今天仍然对人们的健康和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只能发展,不能丢掉u

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中医药,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医药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仅2015年以来就有: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重要文件。并转发《中药材保护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四部医典》相关版本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民族医药继承发展取得新进展。

201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发表了《以诺奖驱动中医药创新》。

2015年12月,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作出批示表示祝贺。

这一年,祝贺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2016年12月25日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医药界的一大盛事。

......

在这举国上下搞创新、政府如此重视中医药的大好形势下,大家都很关心它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对中医药如何发展,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只在原来传统中医的框架内发展,另一种是中医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相融合,向现代中医(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发展。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怎样看待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中医要不要吸收、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中医吸收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后还是不是中医。

1 只在传统中医框架内发展会进入死胡同

现在很多人谈论中医的发展,除了强调领导重视、增加投入、提高中医的地位、增加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收入、中药材保护等条件或外部因素以外,特别强调的是中医是东方医学、东方文化,它的发展只能在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内“孤芳自赏”。常以“内经”上怎么说作为最高标准。甚至把中医称为传统医学(实际上被看成古代医学),与之相对的是现代医学。

在这些人看来,只要中医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或者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就不是中医了。比如:

诊断中用了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仪器设备,他们说这不是中医的方法。

屠呦呦从中药中提炼出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得了诺贝尔奖。可是现在很多人都说,因为青蒿素的提取、分析用的是现代技术,所以除了青蒿是一种中药以外,这一重大成果与中医药没有更多关系。

中医有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砒霜(三氧化二砷)是毒药,也是中药。尽管中国和西方很早都有用它治疗白血病的说法,但真正达到有效治疗此病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医药专家张亭栋等医生研制出了“癌灵1号注射液”以后。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陈竺院士等人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了用它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理。并用它和全反式维甲酸对这种白血病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这种原来凶险和死亡率很高的病,达到现在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并获得国际大奖。但是因为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靶向治疗的新称谓,主张中医要在传统框架内发展的人就认为这不是中医了

中医是瑰宝,但它不同于只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作用的古迹或文物。它是治疗或缓解人们病痛的实用科学技术。实用科学技术是一定要不断发展的。“人”这个服务对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实用科学的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否则就决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所以按这种不突破传统框架的模式去发展,必然会逐渐被边缘化,最后可能被淘汰。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在他们看来,就不是中医了。因此,这就把中医引入了死胡同。不管中医在这个死胡同中怎么发展,若长此下去,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变成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

2 用中医与新科学技术融合来开创现代中医学

2.1 中医药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

关于中医的发展,笔者在2008年写了一篇名为“我对弘扬中医的几点想法”[1]。文章中说:

“笔者认为,现代医学中的许多内容,特别是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如遗传学、解剖学、免疫学、胚胎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现在飞速发展的基因科学等)、诊断技术(如体温、血压、心电、脑电、骨密度、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生理化验、病理组织切片、医学影像学等)及一些先进的制药技术等,都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甚至包括航天科学等学科发展的综合成果。试想,没有物理学的发展能有体温表、血压计、超声、CT、MR等检测设备吗?只有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发展的基础上,并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才会有生化指标、染色体和基因的快速检测。这些自然科学的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是被西医首先利用了,但它们决不是西医的专利,其中许多内容同样应该为中医所用。而且,中医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要理直气壮,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也不要怕有人说三道四。”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质;特征;范式;分析

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即范式的转换。“范式”一词是著名的科学历史主义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范畴,它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共同的承诺的集合,而且是一种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作用的范例,究其本质简言之就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范例。他认为科学革命的本质在于科学结构的根本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也不例外。范式,因其不可通约性和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信奉而发挥作用,推动着整个科学的发展。

科学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对整个学术界,包括哲学界、科学界等,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作用。这个轰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提出的“范式理论”而引起的。范式,作为库恩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对科学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范式的应用最初应用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中,提出了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独到的见解,随着范式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的不断显现,它的应用也超出了单纯科学发展的研究领域而进入了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可以说,“范式理论”的提出是库恩在20世纪给人类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

1 “范式理论”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指导常规科学的发展之中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他对常规科学的一般理解。“常规科学”是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科学共同体是具体科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实践者们达成的一种前提性的承诺,同时又是科学革命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对象之一。常规科学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建立在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可以说,科学共同体是某一领域内的科学实践者之间在科学实践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共识、一种用以指导自己在此领域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契约。而范式则是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是一种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科学成就。某一个领域范式的出现,使这一领域研究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小,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一门科学(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科学),在未取得相应的范式以前,它的成员们就会为取得这个范式而努力。一旦取得了这个范式,那么,这门科学就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此时,科学实践者们就会在这个范式的指导下展开研究活动。在这里,总的来说,范式指导的目的,也就是常规科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就出来了,即确定重要事实、确保理论与事实相一致与阐明理论,其实质都是为范式辩护,扩展、维护并完善范式,使其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研究活动。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但这些也仅限于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到了中期,则会出现反常。所谓“反常”,即出现与范式所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也就是范式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常规科学中期,科学家经常努力去解决各种反常问题。到了后期则会面临着范式危机,此时,科学共同体中的成员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个新的范式来代替旧的范式,于是“科学革命”便应运而生。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也就是范式的转换,即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这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说明了“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但它不需要,而且事实上也绝不可能解释它所面临的所有事实”,这也是科学革命得以发生的先决理论条件,也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就是范式在整个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和在科学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范式的重要作用离不开对其在每一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是整个科学革命酝酿及发生过程的初始阶段,如果说常规科学为科学革命铺设了道路的话,那么对常规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解谜阶段则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也是如此。

2 常规科学既是解谜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范式的理论,他认为一些科学成就要成为范式,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一种理论要成为范式是不易的,通向常规科学的道路也是艰难的。在进入常规科学阶段后,科学家也就开始了“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范式的作用便首先凸现出来。

前面已有论述,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实践者的使命不是再进行重复繁杂的重建工作,而是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科学家正是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着常规科学中的“解谜”工作,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规则与承诺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规则与承诺也导源于范式,前两者只不过是范式得以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途径罢了。

谜是一个特殊的问题范畴,谜的驱动作用也是科学实践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动力之一。而谜成为这个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存在着一个以上的解,这也是我们评价一个问题为谜的主要标准。如果一个问题被看成是一个谜,那么这个问题必定要有一个以上确定的解为其特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规则或参加的科学实践者所达成的承诺作为限定这个谜的解的前提性理论。谜底必须有限制性,必须与理论相联系。解谜活动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性则是由这些规则与承诺所共同提供的,这也就决定了谜底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些规则都来自于范式,是科学家得自范式之承诺的信息,在这些范畴中,最明显和具有约束力的范畴就是那种类型的概括。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许多科学定律的陈述大都与这些类型的概括分不开。例如,牛顿定律在18世纪与19世纪时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而这样的规则侧重的方面乃是方法论上的,其后又有了一类更高层次的并且很少受时空限制的形而上学层面的规则和承诺,这类承诺再向上发展则是概念型的规则了。这是个越来越接近某个领域范式的过程,也是一个越来越抽象和哲学化过程。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这又为我们展现了范式的巨大作用。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就是范式的优先性。即不依赖于规则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性质。范式在离开规则的情况下也能介入常规科学并指导其发展。

在常规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即不断产生新的谜,常规科学的发展即是一个不断解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科学共同体产生的范式衍生出了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解谜所需要的种种承诺,这些承诺为科学实践者解出谜底提供了限制性条件,也就提供了解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范式指导常规科学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范式又具有不可通约性和优先性,这两个因素就给与科学革命发生以可能性,也决定了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结构、是范式的变化,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革命。范式是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

在论述完范式在指导常规科学解谜过程中的应用后,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范式在处理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与危机以及促进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应用。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众多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概念,包括“范式”(paradigm)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些新的理论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应起到重要作用。

从物理学革命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理学革命发生和发生的动力,即原有的物理学知识不能满足当时科学实践者们从事的物理学研究,运用范式理论则是在常规物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出现,进而引起了科学发展危机的产生。常规科学的发展会把一个以前只是使人苦恼的反常转变成危机的来源。伴随着这种危机程度的加深,科学共同体的实践者们越来越不满意他们以前所遵循的共同的科学范例,不仅如此,该领域的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开始关注这些反常,当然也包括一些杰出的人物。当这种反常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显现时,这些杰出人物就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常规科学的规则也就越来越模糊,虽则范式依然存在,但很少有实践者能同意别人对它的诠释。甚至以前已解决了的问题的标准解答也开始受怀疑了。一场以结构的根本转变为主题科学革命呼之欲出。

从以上理论中,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一些理论原因,适应新的科学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寻求继续促进整个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的过程及结果中我们也看出,整个科学技术革命均是伴随着新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于科学实践--技术而发生和走向深入的。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逐步走向深入,人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危机是新理论出现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反常和危机的出现和发展是促进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促进当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场开始于上世纪中叶,以新科学理论的广泛出现和普遍应用于技术为特征的社会变革至今仍非常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若我们究其本质而言的话,它仍是一场科学革命,是结构的根本转变,是范式的转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最主要和显著的就是对科学史研究的缺乏。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我认为,我们此方面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对范式的研究,注重从更深一层次去研究范式理论,力求在基于范式理论层面上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韦日平,冯志东.库恩模式中常规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演变[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5.

[3]涂向阳,赵兴太.库恩的思想:常规科学如何形成[J].前沿,2008,2.

作者简介:郝世超(1988-),男,理工大学理学院政研中心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但就其实质而言,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功能,改造世界又可以分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两项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进入了它的巅峰状态。进入20世纪后,科学已经向微观和宏观领域进军,要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要靠理论思维,而且要依赖于最新的复杂技术装备的支持,这就促进了科学的技术化。同时,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变得愈来愈复杂、愈精密。越是新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这就是技术的科学化。

一、认识功能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这是其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因为科学技术首先是人类用以考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构建理论和学科体系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技术通过占有大量观察、实验材料和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出以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原理,揭示并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就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并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增强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类的预见预测能力。因为知识的累积、理论体系的形成使人类逐步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开阔视野并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和预见,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揭示了自然规律,而且揭示了思维规律,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效度。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创造出了新的思维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如机器思维等,改变了思维内容,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思维器官,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推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二、生产力功能

人类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主要是科学,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反映了人类已经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作用的根本性、深刻性;第三阶段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人类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由基础作用上升为主导作用,正在变成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领域。与这些科学论断相对应的是科学技术正在全方位地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生产活动的介入越来越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对原有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造,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标志之一。

三、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以来的几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内在特性和高速发展,也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下述途径实现:

第一,通过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累积、技术手段的更新,为社会的全面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变革生产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力结构曾发生过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超过从事畜牧业的人数,第二次是工业劳动人数超过农业劳动人数,第三次是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超过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数。特别是第三次变革以劳动者素质提高为前提,通过产业调整和降低劳动强度,大大缓解了近代以来十分紧张的阶段对立关系,改革了旧的生产关系,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努力建设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

第三,通过与先进社会意识的结合变革上层建筑。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大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化剂,它与先进社会意识是天然的盟友,共同肩负着变革旧的上层建筑的使命。首先,它通过充当政治斗争的思想工具,加速旧的政治制度的灭亡和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其次,它通过改进军事手段、物化为武器装备来改变阶段力量对比,加速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再次,它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感召力来增强信心、壮大国威、振奋民族精神、扩大政治影响。正因此,一些国家才极力通过夺取和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来巩固自己的上层建筑。

第四,通过改进生活基础来变革人类的进化方式。首先,科学技术通过丰富物质生活产品巩固生活基础来转移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目标;其次,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类的生活范围来增加人类的深层交往,开阔人类的视野;再次,科学技术通过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规范来推动一种新境界的文化生存和生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使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健康的状态迈进。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不仅能改造自然界,而且能变革社会。

参考文献:

[1]苏思毛,陈文龙,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论坛,1999(3):12—14

[2]王飞绒,科技人员特征及其激励[j],科技与管,2003(5):121—124

[3]曾月征,论科技人才开发[j]科技人才市场,2001(6):57-58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运动训练;作用;教练员;运动成绩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目的

现代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物质层面支持着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体育运动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带动了运动训练方法、测试手段、预测选材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因此,有人说,今后奥运会上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当代科学技术的竞争。本文对现代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的作用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这些作用的主要表现,结合教练员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力求使更多的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寻找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以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科学、健康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大量与运动训练相关的文献,对现代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现状进行研究,详细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2逻辑分析法

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法,对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3结果与分析

现代科技对运动训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能帮助教练员提高运动员选才成功率

“运动员选才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半”。选才为什么如此重要呢?现代研究表明:人的运动机能中有60%来源于遗传因素,40%受制于后天外界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科学训练可以在身体发育敏感期内激发身体内的潜能,因此,教练员把那些遗传因素优越的少年儿童选之后进行科学训练,能打造出未来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近些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选才研究,许多专家采用大量先进仪器和科学方法,针对我国一些项目特点,对运动员的第二性征、骨龄以及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等相关指标的研究,制定出了田径、游泳、体操、排球、足球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心理方面的选才评定标准,可以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挑选出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提高了选材的成功率。

3.2能帮助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科学预测

现代运动训练中对运动技术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是训练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对运动技术进行科学预测,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运动技术的未来给运动水平提高带来的影响,以便为下一步制订运动员的技术发展规划以及训练计划提供信息,以确定研究运动最佳化规划。深入研究运动技术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运动技术预测的准确性。在体育领域进行科学预测开展时间尽管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外通过运用先进的预测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运动成绩预测方面,已获得较大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体育发达国家利用收集到的运动员的各类身体素质数据结合运动项目特点,编制出对应的预测软件,能够有针对性地预测出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成绩区间,为下一步的训练比赛提供了决策依据。科学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只有运用决策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综合科学技术,才能提高科学预测的准确性,才能对制定符合比赛规律的决策部署和规划提供高效的科学依据。具体到每场比赛中,教练员需要在赛前对对手的技战术水平有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并根据比赛的时间、场地、观众以及裁判员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掌握主动,赢得比赛。

3.3能在训练过程中尽快了解运动负荷和战术的传递与反馈

反馈又称回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来讲,控制论中的反馈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1]。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在运动训练学中,运动训练中的信息反馈主要是指运动员完成一个技术动作后从各个方面得到的有关其动作完成情况的信息。它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自身反馈和外部反馈。自身反馈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及本体运动感觉等渠道得到信息。而在这其中,视觉和本体运动感觉的作用尤为重要。运动员可以通过它得知自身肌肉的活动状况、收缩速度、关节角度以及肢置等[2]。运动员在学习掌握运动技术时,就不会按既定目标笔直地走,往往会产生错误动作,出现失误。既有错误动作,就有个纠正的问题,这就是反馈。实际上,没有一个运动员在学习掌握运动技术时,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仅凭教练员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在越来越强调科学化训练的今天,教练员就是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充分研究运动员学习掌握最佳技战术的“捷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运动员技战术掌握情况进行研究,并在训练中和赛后对运动员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的结果反馈给教练员、运动员,以便下一步让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状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精确控制运动负荷和强度。

近些年来,由于大量的信息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在运动训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运动训练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效率,从而能够对运动训练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提供可靠的价值信息。以训练中采集处理生物力学的信息为例,开始阶段是用高速摄影机根据不同需要以每秒64到10 000格的速度拍摄技术动作的三维图像,然后用电脑控制的解析装置对胶片上的画面进行分析,得出动作的速度、加速度、方向、角度等信息。最近国外还出现了一种自控耐力训练器,只要把运动员的有关信息及教练员的指令性信息输入电脑,就能自动监督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负荷不足或过头时,训练器便自动发出信息,便于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负荷。

目前,在一些体育发达国家,有条件的教练员会在训练过程中运用仪器设备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这样教练员不但能立即掌握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检索出运动员以往训练比赛的信息,以及可以进行有效对比的相关国内外运动员的资料。此外教练员还可向电脑讨教主意,帮助确定下一步训练内容,大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

3.4能帮助教练员制定科学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3.4.1能提高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科学诊断水平

运动训练的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通过合理的手段使运动员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提高,以便在比赛中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取得优异成绩。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每个高水平运动员的每一次成绩的大幅度提高,都会承受极大的负荷。训练中运动员的高负荷会与其本身机能间产生不平衡,据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局部机能功能紊乱,严重的可能导致全身机能紊乱。因此,教练员需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的跟踪诊断,而不能简单依靠运动员自身感受或者教练员的经验去做判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练员提供了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对运动员的健康状况、身体各项机能变化进行即时、科学的诊断。教练员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运用电子遥测技术,包括遥测心率仪、遥测心电仪、遥测肌电仪、在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指导下,对运动员训练中乳酸、尿蛋白、酶、新陈代谢产物等各类指标进行测定等。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中、比赛前后机能检查测定,通过采集的数据差异,来分析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变化,并通过调整更为合理的训练计划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3.4.2能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科学诊断

在运动技术训练中,教练员需要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诊断。一些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教练员需要对队员的动作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并且力图在同次训练课上加以改进解决,使运动员能掌握自身力的信息。因此,教练员除了需要有专业的战术基础之外,还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以及科学的测试手段,自己或通过专业技术团队将测量出的数据运用生物力学理论科学分析,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科学诊断。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科学诊断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的参数进行客观测定。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通过目测或者用秒表对运动员的速度和动作进行记录,这只能表现出运动员的表象,而不能反映出运动员体内肌肉发力的状况。现代训练中教练员采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借助现代化的电子测量和视频采集技术,通过对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分解动作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再运用到训练中去,对提高训练效果帮助很大。对运动员身体数据采集的越早、越多,对训练的指导价值越高。二是可以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最佳化的模拟。教练员运用统计学原理通过筛选采集到的各类信息中能对运动技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数据,对那些关键技术进行模拟,以起到最佳训练效果。现代训练中,教练员多数还采用高速摄影机等技术手段将运动员的运动过程拍摄下来,并运用电脑对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以方便从各类数据中得到最佳运动训练参数。由于人们对运动训练的最佳化认识不同及运动员个体差异,所以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个体特点进行模拟,以期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三是教练员在进行技战术训练中也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技战术进行模拟,能最大限度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指导训练,确定最佳训练目标,提高运动成绩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运动训练水平越来越高,对运动员适应高水平训练中符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练员要在训练中尽力去引导运动员达到自身的生物极限,而这就需要教练员在训练中采用更为合理的现代方法。教练员要采用科学方法达到训练目标,以使运动训练最佳化。教练员根据比赛的需要和运动员身体状态,设定系统定量的最佳目标,按照系统论原理科学划分出训练的各个阶段,使训练的整体结果服务于训练总体部署。训练中,教练员需要借助电脑等现代科技成果,设定出最佳的选材、训练负荷、技术、恢复以及运动员营养等各方面的最佳方案,并在训练中应用实践。这种方案应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案,可以用数学模型精确描述训练状态和规律的。运动训练最佳化在目前虽是新的课题,需进行新的探索,但是,在一些体育强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4.2教练员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加快知识更新力度

随着纳米技术、仿生学、高速摄像技术等在训练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教练组成员中也相应增加了一些非体育专业的科研人员,这对运动员训练周期的安排、训练负荷以及赛后恢复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如若还采用传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肯定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需求。因此,需要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紧跟时展步伐,掌握尽可能多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只懂得运动训练学,而且要掌握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教练员的知识积累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最佳化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是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是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前提。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渗透到运动训练中的各个环节,谁要想在奥运会或世界重大比赛中获胜,就要看谁能在运动训练科学化上占优势。

参考文献:

[1]反馈-科普技术-地理百科-中国地理网,http://.

[2]黄雅男.略谈运动训练中的信息反馈[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5篇

1.用视频引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内容在生活中虽然常见,但是学生们平时并没有刻意关注,所以在课堂上依靠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情景比较困难。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仍然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调整教学内容时,我用视频引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用视频引入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能马上明白本节课的研究任务,做好学习的准备。通过视频,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了解到斜面这个简单机械是如何工作的,为之后操作和使用斜面做好准备。

2.利用电子表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让学生顺利发现斜面的作用和规律,对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和认真分析就非常重要。在数据分析和归纳环节,我利用电子表格帮助学生整理数据。

我先列出直接提起重物所需要的力,再让学生分别记录使用一个斜面和使用两个斜面时所需要的力,然后利用电子表格将全班学生两次搜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如图一)。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就发现使用两个斜面要比使用一个斜面更省力,从而归纳出了斜面的省力规律,形成了完整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不仅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建立,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形成了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同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使用交互式白板,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科学概念

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直观,让学生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更直观、生动。本节课中,我使用了交互式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学生在进行斜面的分析和汇报时,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将斜面随意旋转和拖动,让同学们看到坡度的明显变化,了解斜面的坡度变化直接影响了斜面的省力效果(如图二)。而量角器的加入可以让学生精确地看到生活中斜面坡度的不同,便于学生对生活中斜面的效果进行分析。

4.使用互动反馈技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变化

通过观察学生对按点的选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学生能够认识到利用斜面可以帮助工人省力。但在这一概念建立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知识掌握情况。

互动反馈技术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调整,通过一步步的实验完成概念的建立。学生对概念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之后,就会自主进行调整。互动反馈技术记录了这一概念建立过程中学生认识上的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6篇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auty economy" as a social phenomenon of the different concerns of the people, i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beauty economy"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everywhere north and south has become the survival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an irresistible trends in the survival of the face of this state, "beauty economy" has also brought to the modern Enlightenment unprecedented.

关键词:美女经济 生存 科技

Key words:Beauty Economy; survival; Technology

作者简介:陈永花(1983―) 女,甘肃平凉崆峒区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刘淑君(1982―) 女,甘肃天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28-02

一、“美女经济”及其特征

“美女经济”是指与制造美女、维持女性美貌有关的经济活动,它包括女性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及消费,女性美体、塑身、整形美容等营业场馆的开办和消费以及有关如何成为美女之类的专业指导书籍的出版与销售。

美女经济是以女性的身体和容貌为卖点刺激消费、进行市场交换、创造经济效益的一种产业。美女经济是一种眼球经济、娱乐注意力经济,其本质是以女性为商品,以男性为消费主体的经济。把美女作为商品买卖和服务的工具,自古有之。但形成产业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大众传媒、影视娱乐等文化产业开始,美女经济的雏形日益显现、逐渐升温,主要表现为:各类杂志纷纷以美女作为封面来吸引读者,各类消费品的广告也大多选择美女做主角。部分女性也利用自身的原始资本作为炒作自己、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从“美女作家”、“宝贝作家”到“木子美现象”,“身体写作”愈演愈烈。

作为美女经济的主体产业之一,美容业日益红火,已成为继住房、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费热点。据国家工商联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美容院154万家,年产值1 68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1.8%,推动相关化妆品行业消费1 6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美女经济的另一支柱产业―――模特产业年产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通过选美比赛,还可以将模特送入娱乐圈,赚取更大利润。据统计,举办选美大赛的收入一般为800万至1 000万元人民币,利润约为1%-15%。美女经济的触角越伸越长,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二、反思现代科学技术下的“美女经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网络经济、娱乐经济、体验经济之后,“美女经济”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在市场经济面前,知识有价,美丽亦有价。容否认,美女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有它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只要用社会公平和社会性别的视角去分析,却不难看出它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产物,是用女性的原始资本为男人服务的经济。

因此, 我们不能不对“美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人的反思。美女之“美’于商家是资源,于美女是资本,但美貌绝不是通行证。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美女经济的核心是消费美女,有着鲜明的功利色彩和商业目的。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美女经济”繁荣的契机,然而随之出现的种种社会弊端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

1.美女济误导了人们对美的认识

美应该是心灵美和形象美的统一,而美女经济却片面地以满足男性的性心理和性生理需求为基本宗旨,把容貌和形体符号作为“美”的唯一指标,它通过对美女的异化和对“丑女”的歧视,宣传“只有漂亮才会有自信”、“美是女人获得幸福的资本”的价值导向,营造女性不惜一切代价追逐美貌、男性肆无忌惮地“消费美女”的社会氛围,以达到商家从中赚钱获利的目的。

对美的欣赏抑或偏爱本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当女性迫于有形无形的压力,只能按一定的模式来美化自己的时候,当男性的成功就能够代表一切,而女性不美只能被视为缺憾的时候,“美女经济”的存在事实上昭示了美女们对美的正确认识,误导了美的内涵。

2.美女经济是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土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女经济是以牺牲女性的人格尊严、制造等级分化为代价的。卢梭指出:“我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我把它叫做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可以称为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美女经济的要害正是把人们不能选择的天生容貌变成了衡量社会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尺,把第一种不平等变成了第二种不平等。男人和美丽的女人一起,形成了对所谓“丑女”的“阶级”压迫。形象就是生产力,美丽就有好“薪情”。即容颜与女人收益的挂钩。

美女经济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不单单是它对于经济又贡献了多少个百分点,还在于它提醒我们重新考虑美貌对于财富分配和社会公正所产生的影响。更进一步说,它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于正义的观念,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3.美女经济促使女性被商品化

“用年轻美貌来衡量女性的价值是夫权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志”,1传统社会的女性因其社会地位的低下,处于男性的附庸地位,她们只能通过满足男性的审美需求为自己谋求一小片生存空间。而男权社会赋予男性的至高地位使男性在重视女性生育功能的同时,更倾向于突出女性的美丽纤弱以满足并显示自己的强悍与威严。今日对女性容貌的过度关注与消费,不过是传统文化中男权观念的延续。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铁姑娘”曾被认为是美丽的女人开始,这种貌似对传统文化的颠覆、追求男女平等地位的事实与传统文化中借助裹小脚以摧残女人的男权思想是同一种逻辑,即以男性的设计为准、在漠视女人自身存在与意愿的基础上形塑女人。

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前进目标。但是,美女经济却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计强化男性中心的社会机制。拥有女人的数量和质量无疑成了衡量男人社会等级的标识物,女性成为折射男性身份地位的一个符码,作用与名牌商品什么差别。美女经济极力挖掘女性的观赏价值,将女性商品化。女性被动地改造自己的身体去迎合男性的需要,这对广大女性是极不公平的。

三、“美女经济”对现代人的启示

在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能容忍贬低女性人格、伤害女性身心的“美女经济”无限制地发展。所以,社会应在正视“美女经济”上加大调整力度:

1.社会大众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美丽不是单一的,美丽的标准也应该多元化。全社会应鼓励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一方面,要改变以男性审美标准为主的大众审美标准,消除审美客体的女性化,使两性都能自由、平等地成为审美的主体。另一方面,要提倡形象美和心灵美相结合、心灵美重于形象美。

2.政府部门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目前,我国的美丽产业尚缺乏国家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没有系统的管理办法,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统一标准,由此出现了“规矩真空”。鉴于此,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美丽产业加以引导和规范,并制定国家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对身体和精神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要有相应的法规作保障给予赔偿;对不正当经营、造成消费者身体和精神伤害的商家,要依据法规予以惩罚。

3.女性应提高自身素质,做命运的主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女性”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所以,广大女性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用创造性的劳动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强主体意识,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抛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克服自卑、胆怯、软弱,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各项事务。不能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身体和容貌上,更不能把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男人和婚姻上。女性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当时代的强者。比如,因出任申奥形象大使而赢得满堂喝彩的香港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主席杨澜,以部分换股,部分现金方式拥有了新浪百分之十六的股份,不动声色的成为新浪第一股东,在这个成功的神话中,最经典的就是她身上散发着的智慧和青春的迷人风采。

参考文献:

[1] 刘成付《美女经济的哲学观照》 哲学研究 2005年1月第1卷第1期

[2] 辛《美女经济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学术交流 2005年3月第3期

[3] 刘苏《反观美女经济》 社会导报―经典视野评论 2003年第10期

[4] 邓志伟《社会学新视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2007年版

[5] 林爱冰《社会变革与妇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注解: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目标;方式;社会化认知

一、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的全面转型

长期以来,人们把“科学”看成是这样一种追求:用数学和力学模型描绘一幅与人无关的、可推理的宇宙蓝图,相信只要理智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完成哲学本体论设定的任务,使认识与存在达到一致。然而并非因为这个任务已经完成,而是由于一些别的原因,“科学”又变成了另外一种追求:人造物质系统的可控程度,以及可控规范的密集度(比如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时理智向前迈进的方向不是哲学理想而是经济的繁荣。科技人员不是按照学科和兴趣组合,而是按照产品类型集结在一起,按照产品生产的流程分布并协作。他们的工作使劳动生产率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再通过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使工作成果成为最有效的垄断手段。

当意识到今天的科学较之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时,我们可能会想到,人类曾经走过这样一条路:路上丰碑林立,记录着一个个思想者以个体为主体,对世界进行精神性、审美性的探索,记录着他们的历程和贡献,不仅是居里夫人或伦琴,他们之前的麦克斯韦和牛顿、更前面的开普勒和伽利略、古代的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德,都构成了其别耀眼的丰碑,使得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久远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同样以科学为名,人类现在可能走在了一条新开辟出来的路上,这条路不是一条独立的可辨认的路,而是与工商业文明之路、国家利益和国民经济体系之路交织在一起,吸引人们目光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太空飞行、巡航导弹等庞大的、非个人所能为的、不再以“纯粹理性”的进步为首要目标的现代科技活动,这些活动的结果迅速扩散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的速度以及它所显示的物质上的繁荣,比正在进行这些活动的人耀眼得多。这些人以千军万马的形式存在,以至于人们已经不习惯按个体主体的形式辨认他们。在现代科技活动中,要认知的首先不是抽象的对象,而是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即如何使现有文化中的东西成为创造力,如何运筹出可行的目标,如何动员和利用资源,如何通过集体协作来完成大型社会事业等社会化认知的内容。

近年来在一些发发国家之间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规模更大的科技研发国际合作,这是以国家科技为基础,而且将会构成更大的社会化认知系统。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了国民经济和国家实力的一部分,科技活动的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现代科技活动目标和方式的社会化

现代科技活动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波普尔的“科学始于问题”之说,对于现代科学来说需要重新界定。经典科学的问题大部分是理论结构自身提出的,比如早期电磁学中的“以太”,就一直是一个科学问题,后来成了迈克尔逊和莫雷的科学问题,也成了爱因斯坦的科学问题。但经典科学的辉煌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对于二战以来的美国来说,它的科学问题是要比希特勒早造出原子弹,是要在阿拉伯人掀起的石油冲击中过关并且控制未来的局势,是要登上月球以打破苏联在太空方面的优势,是要整合国内现有资源优势以实现并推广信息化等等。就是说,“科学始于问题”这一命题是有意义的,但“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际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实恩格斯对科技的论述更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认知特征。现代科技发展的目标就是指向社会事务的,也就是说,社会需要推动了现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

对于现代科技事业来说,发展的目标首先是对优势领域和需求领域的确定,在二战前,美国的“数理化天地生”通通落后于欧洲,如果按这个情况去制定发展计划,那真是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赶超欧洲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对美国来说,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不在学科之中,而在经济结构之中。不是从理论上而是从实际需要上来看20世纪初的美国科学,就会看到美国的科学不是落后,而是有特色。于是形成了按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决策出来的科研布局,形成了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等优势领域,并通过经济全球化将其布置为全世界的需求领域。科学活动或以工业和民用产品为先导,或以政治军事为先导。总之,现代科学活动主要不是提出命题形式的、关于宇宙蓝图的猜想和假说,而是社会需要和与政治经济相关的人为目标。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所指的情况也从科学哲学里反映出来。迷恋于找到一个具有逻辑简单性的关于宇宙的解释,毕竟只是种种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现在的许多科学活动从目标上说都不是科学家个人的研究方案,而是国家科技和产业科技的项目。针对的不是宇宙蓝图的缺陷,而是社会生活和社会集团的实际需要。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遵循科学发现的逻辑,还不如说是遵循国民经济学和国家利益的逻辑。

现代科技活动的方式是进行集体协作。随着现代科技事业被嵌入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体系,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发展科学的问题,也从如何思考、如何实验、如何捕捉灵感与机遇等微观方案变成了如何制定目标和计划、如何动员资源、如何分解任务、如何动态调整等宏观方案。

从现代科技的性质出发,可以看出现代科技活动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社会系统而非个体思考者进行着科技活动的社会化认知。传统的科学方法论和认知学说是针对个体、针对个体思维模式的,而当代科学发展的状况要求重视一种与集体协作和社会实践关系更直接的认知理论。传统的关于科学研究和科学认知的学说是在牛顿式的科学活动基础上提出来的。经典科学追求的是一种“真理的形式”,认知学说和方法论随之成为真理背后的真理。然而确定的形式总是容易在抽象的过程中变得超越和绝对,现代社会化的科学技术活动却是纠缠于纷繁的社会事务之中。

现代科技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体和政府主体。现代科技活动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认识论里派生出来,而是从国家、社会、企业的需要中运筹出来的。就这种生产力活动意义上的科学而言,就更不可能由科学家个人决定并承担一种真理游戏的自动演变和积累。它就必须有一个服务于社会和生产的目标,目标需要在一个人力物力资源系统内被层层分解,直到分解为可操作目标。在目标的制定、分解和最终的承担中,就不可能只出现单一的认知者,而必须有一个复合的、多重的认知集体。比如,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中,美国政府拨款200多亿美元,大约有20000多家美国企业得到过材料或零件的订单,120多所大学参与了各种子项目的研究,政府直接雇佣的科学家有1200多名,直接雇佣的员工总数在最多时超过400000人[1]

所以科学社会化认知不单是对单纯对象进行认知,而是由各种认知者,包括人和组织机构,对整个科学事业进行认知。现代科技事业的首要问题是谁来掌握科学的认知模式。单独叫科学家去掌握显然是不够的,管理者出于对活动目的的特殊关系和责任,以及对资源的调配能力,就必须作为集体主体中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也包含了种类和层级各异的组织机构,比如政府、大学、社会、企业、科研机构等构成的协同网络,甚至包含了宣传、消费、对手竞争等因素。

政府作为现代科技集体主体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管理、资助和鼓励,而是在整个活动中按具体情况参与、主持、实施,或与其他社会组织协作。这一方面是现代科技活动需要如此,另一方面是只有这样政府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组织。从需要上看,首先是一个协同体系需要主导者,而政府的责任地位和信息地位决定它是这一主导者。第二是现代科技活动许多都是资源涉及面广、风险高而周期不短的。有些事情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如今政府更要成为这类事业的设计者和实施的主持者,不能只是等待着科学家们多做实验多写论文。即使是科学家们个个敬业努力,但是对于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的现代科技来说,科学家也不能单独决定他要做什么。由此可以看清现代科技的性质,以及现代科技活动的主体以社会化的集体协作方式进行认知的特征。

三、现代科技社会化认知的原因分析

科学作为人的文化产品,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生于特定文化,长于特定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必定赋予其特定的目的和手段,至少是影响着它的方向或倾向性,使之带上所处文化的烙印。现代科技之所以不同于经典科学,其重要原因是它们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经典科学生长于哲学的土壤之中,其目标和方法是从特定的哲学那里继承而来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数学和公理化体系表述一个客观意义上的宇宙基本结构。这其实是metaphysics一词所指,表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实际上并不存在独立于哲学观的科学观,就像费希在《新科学》的序中所说的那样:追求真理或共相的科学就是哲学[2]这种科学观直接引导和支配了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家们的工作,和后来爱因斯坦的工作。而现代科技则生长于国民经济学的土壤之中。现代科技主要是从国民经济活动中而非哲学中接受它的目的和任务。19世纪以来,科学发展与工业进步日益紧密。航空航天、材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产业性领域与从哲学分类得出的天文、生物、地理、化学等领域相比,前者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比后者清晰。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不再是从“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3]这个由古典哲学确立起来的决心中得来,而是来自工业生产对科学提出的各种要求。

从古希腊式的追求终极原理的角度来把握科学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变成了从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可操作性和效率的角度来理解和展开科学活动,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决定了科学性质的变化。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科学的“理性”的一面是被人们从“效率”的角度而非任何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确认的。由科学的性质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变化来得很快,科学的样子毕竟不能是古希腊哲人画好的样子,而必须是工业需要它是的那个样子。科学真正脱离哲学的过程是它与工业结合的过程。

二战以后,科学成为国家事业,与古代和近代的认识活动相比,科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人并不在乎欧洲人的理性主义,而是完全从更现实的实用主义出发去做事情。所以为宇宙画像的“纯科学”变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业科学,科学家从自由知识分子变成了雇员,知识从统一和谐变成了爆炸,科学发展的主要资源从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变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经典型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大统一、宇宙学、基本粒子、非线性动力学、超弦理论的同时,以国家政府为主的现代型科学主体在考虑垄断电气业、制造原子弹和电子计算机、搞能源代替计划、登月和信息高速公路。当欧洲学者瞧着现代数学的庞杂感到不舒服、一心要使全部数学公理化的时候,美国人搞出一堆更加庞杂但是有用的数学,还有说是数学又不像数学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总的来说,现代科学活动的目的和科学认知方式,主要不是从近代欧洲式的科学哪里沿袭而来,而是从现代文化目标和现代文化资源中运筹出来的。

参考文献:

[1]Dennis J Mcintosh.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Alert H.Teich,etc,ed. A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SA[C],Longman,1986.

[2][意]维柯.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南涝北旱;气象武器;HAAKP;环境;水资源

水利建设、河道疏浚是上千年来萦绕在中国各级政府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之一,大河文化的产生也就在与大自然争斗的过程中沉淀下来。随着城乡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枯竭日益摆在世人面前,以往的鱼米之乡被迫种上了滚滚的麦田,昔日在一眼喷泉边玩水、用扁担取水变成了现在向下打几十米的深井满足工农业用水、居民饮水需求,干旱的北方水利防灾建设已不再象以往那么迫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河道大多满目疮痍、损毁严重――大自然以水危害北方的历史将不复存在。已完成的南水北调工程不失为卓有成效的大手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气候温和、多灾多难的南方,水患已成为危害江南地区民计民生的重要灾害。1998年的那场世纪大洪水让中国的南方水利吃紧;08年初南方各地出现的几十年不遇大面积暴雪冰冻异常天气,给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了沉重的思考。

然而,凭我们个人和某一职能部门的智慧和力量已难以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施展身手,群策群力、多方协调的政府机制才能在多年形成的南涝北旱中建立起合理的中国水利事业。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应在自己已有的科技范围内,实施气象方案从而使我国南涝北旱的反常气候变得风调雨顺,天灾人祸渐渐远离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基于以上,我认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应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合理安排全年的降水趋势,运用已有成熟的现代科技,大胆地实施跨区域空中调水方案,人为地控制地表水的多寡,使我国水利水务南重北轻的现实压力得以平衡,走一条计划降雨的道路。方案如下:

1 人工增雨作业。这只是改变局部小气候屡试不爽的短期行为。一场中、小雨不能解决农民的期盼,地下水的流失也不能指望人工增雨得到缓解,当然也不能错失良机。

2 抓住可能带来灾害天气的气流、气团、气旋,通过极端手段改变有害气流的走向,使原本降落在南方的雨水北移。这时,我们动用的将是国家机器所能使用的战略资源。A使用第三代核武器之一的冲击波弹。因为要使用其强大的冲击效应,因此在台风或其他灾害性的气流光临陆地之前将其发射出去使其爆炸,改变其前进的方向并按照预定的路线登陆,将携带巨量水分的气团带到想要它去的地区:8使用第三代核武器之一的纯聚变的“干净弹”。与上述使用方法雷同,只要控制好与灾害气流的方向,洁净的降水随心所欲。

3 制造类似英国部署的一系列电极设备,通过调节屏蔽层的密度改善我国南涝北旱的气候环境。

4 不能将雅鲁藏布江、怒江、元江等有战略价值的大江大河排除在南水北调的水系之外。如果我们自己头顶的气候受控于人而我们一时无法改变,那我们就从自己能改变的水资源开始,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5 除第一点外都是主动出击改善本国大气候的可行性手段。而采用美国模式建立中国的“HAARP”项目以及采取类似“美国啄木鸟”的行动,消减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气候的长期干涉,使我国气候处境有一个相对“自然”的状况,不失为“自己的气候自己说了算”的积极举措。如果没有这样开阔的眼界和反制的胆识,即使种再多再美丽的花草树木,其外来的敌对破坏都将使这些努力功败垂成、毁于一旦。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9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四种类型,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手机媒体所具有的八个主要特征,并讨论了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综观手机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轨迹。世界第一部手机于1973年在美国纽约诞生,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经历了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变迁。手机媒体由最初的单纯移动通信工具,逐步向增值服务(短信、彩信、WAP及多媒体视讯等)多元化媒体转变。去年初,国内3G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3家运营商,这标志着我国3G时代的到来。

一、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

早在2002年,搜狐CEO张朝阳在“搜狐时尚手机之旅”活动中,首次提出了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的概念,自此学界和业界开始了对于“第五媒体”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认为手机媒体即“第五媒体”者居多。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是被称为“第五媒体”专家、中国无线营销理论开创者的朱海松,他认为:“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在这一定义中,他明确指出了“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

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类型

手机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时就会产生新的媒体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即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网络。

手机报是指依托手机媒体,由报刊、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只需按手机键盘,新闻尽在“掌”握。手机报的表现形式最初级的是短信,只有文本,随着手机制造业和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逐渐有了彩信、WAP等新的表现形式。彩信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电技术平台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刊的内容,用户亦可离线观看;WAP形式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获取信息,它类似于人们上网浏览的方式。

手机广播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以手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人们通常是通过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来收听广播的。也就是说手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才能收听广播:一是在手机中内置调频广播(FM)功能的可直接收听电台调频广播;二是依托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用手机上网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

手机电视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进行电视内容传输的技术或应用。随着移动通信网向高速网推进和电视节目制作与传输的数字化,手机电视率先以流媒体的形式出现。手机电视通过移动网络流媒体和文件下载方式,为用户提供电视节目的多种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视直播,也可进行视频点播和下载。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信方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如3G,GPRS等)向手机点对点提供多媒体服务;二是利用卫星广播的方式,利用数字广播技术,通过卫星广播提供电视节目;三是在手机中安装数字电视的接收模块,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手机网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专门针对移动通信用户开发的WAP网络。但是,基于WAP的网站内容贫乏,多数网站大同小异,商业性过浓,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手机网络。在网络接人方面,已经能够和笔记本电脑相媲美。在实际应用中,手机访问开放互联网已很普遍,传统电脑在互联网上能做的事情,手机媒体都能做到,它将成为手机媒体的终极形式。

三、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的主要特征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相比较有哪些特征呢?有比较才有鉴别。首先,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特点、接受时间、便携程度及与受众沟通途径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手机媒体比报刊更互动,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比网络更普及。同时手机媒体的主要特征也凸显出来,其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随身性。手机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明显优势就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的小巧、便携、无线移动使其成为与人们“形影不离”的媒体。二是互动性。传统的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单向性。这一特点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信息反馈大部分是延时的。而手机媒体是人们通过与信息本身及信息者之间以互动的形式参与信息活动的。三是定向性。传统大众传播是面向不确定的广大受众传播的,信息发送给谁、是否成功接收都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手机信息传播是点对点、点对多点,每一条信息的传播都是有针对性的具体传播过程,信息发送给谁,是否发送成功,都可以做出判断。四是即时性。手机与外界的联系真可谓随时随地,想与他人沟通,想获取信息,手机媒体比其他媒体都要来得及时、有效。五是强制性。传统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需要读者主动地去获取信息,而一个手机用户经常是要随身携带并保持开机,这种随身携带并保持开机带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自然而然的。手机的强制性还表现在它会通过铃声或振动等信号强制你接听或收看。六是易用性。手机的易用性是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的,因为手机媒体的操作使用更为简单、方便,受年龄、文化程度制约较小,不需要掌握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七是延续性。手机媒体本身是个终端设备,但就手机的功能而言,手机媒体就不仅仅是信息接收终端了,它也是向外界发送信息的始端。因此,信息的流动往往并非在手机终端终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往下延续。八是私密性。手机是一种贴身媒体,用户在选择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体形式时免受外界干扰。

四、手机媒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尽管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私人信息接收终端和信息平台,是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但是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去解决。

手机媒体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屏幕尺寸受限。手机是便携性的信息终端、贴身的媒体,尽管手机的屏幕尺寸做得越来越大,但它是在移动的环境中使用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手机的屏幕不可能做到和普通电视一样大。二是使用环境多变,使用时间不定。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环境相对嘈杂的公共场所使用手机的,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有固定的地点,使用时间上有时是断断续续的。三是原创内容不足。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应该建立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模式,向受众源源不断地传播信息,但手机媒体原创内容稀少,传播的主要信息与传统媒体雷同。四是社会控制力被弱化。尽管手机媒体受制于政策、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终端等因素,但是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的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媒体生态走向复杂,传播主体趋向多元,用户分化相对明显,这些均冲击舆论调控机制,导致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破坏信息安全等。

解决手机媒体问题的四种办法:一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从手机媒体过去一年的发展来看,手机媒体不再仅仅是手机新闻业务,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信息业务(如手机搜索、手机游戏等)、信息服务(如手机支付、即时通信等)甚至社区沟通。只有把信息内容、服务和社区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用户与媒体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牢固关系,才能把手机的传播特性转化为手机媒体的综合效益。二是适应用户多层级细分的需求,即用户对手机媒体的需求从基本的通信联系、信息获取逐步向信息共享、娱乐互动、电子商务拓展。三是将用户原创内容作为手机媒体的重要内容来源,使更多的手机用户从原来的信息接收者成为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四是提供多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结合。

五、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范文第10篇

本案例出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包括三课内容(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十八课《现代文学和美术》、十九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二、教学目的

知道现代著名文学作品和艺术成就,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分析科技、教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精神,树立为我国经济发展而努力的意识。

授课类型:初三复习课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几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预设情境。

1、第一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图书。

2、第二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图片。

3、第三组:爵士乐和好莱坞影片的资料。

4、第四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和克隆技术的相关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图片分别体现那些主要内容。(学生集体回答四块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一是引起学生兴趣,初三课堂相对比较枯燥,出示图片能直观形象的引起学生兴趣。二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课前心中有数。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多媒体出示复习目标:

1、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2、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3、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4、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后,记忆要点,并且要在黑板上书写展示,其他同学要给予批阅量化打分。

学生活动:学生依照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并记忆,准备展示。

【自主展示,量化评价】

1、教师课前将复习目标中的知识量化分值,大的问题可以分几个学生板书,每生板书展示一题,每题100分,错一处,扣一分。

2、教师点名先让6名学生上教室的三块上板书展示自己所复习的6个量化知识要点。

3、其他学生可以自主上台对每个展示题进行批阅打分。

下面是教师把四个大目标的量化成10个小问题,让学生分别展示:

1、写出著名文学作品及作者,那一国?2、写出著名艺术家、代表作、国别?

3、写出爵士乐的起源、特点?4、写出好莱坞影片的类型?

5、写出三次科技革命时间?6、写出三次科技革命标志?

7、写出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工具?8、写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9、写出第一次科技革命影响?10、写出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

下面是学生批阅的问题:(举出部分)

1、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美国,学生写成法国,批阅学生改正,批分99分。

2、写出爵士乐的起源是非洲、特点是即兴表演。学生写成既字,批分99分。

3、好莱坞影片的类型有喜剧片、西部片、警匪片等七种,学生写出三种,批分96分。

4、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学生写成60年代末,得99分。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学生漏写了括号中的两处,得98分。

最后,教师指出展示中的要点,从书写、准确度、改正技巧、上讲台的心态等多方面评价所有参与的学生。

【重点探讨,理解记忆】

教师提问:哪个展示内容错误最大?

学生:三次革命的影响。

教师:那位学生能很快记忆这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记忆的?

学生1:把三次革命的影响合起来比较记忆。

学生2:找出这三次影响的规律。

学生3: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对生产力(经济)有影响,对政治有影响,抓住这个核心就好记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每一次科技影响,并划出学生所说的规律。

1、第一次科技革命出现(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2、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使各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阶段)。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从而推动(世界经格局的多极化)。

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再次巩固知识。

教师:课中先表述对生产力(经济)有影响还是先对政治有影响?

学生:对生产力(经济)

教师:为什么每次都先是对经济的影响后是对政治的影响?

学生:因为经济决定政治。

教师总结:所以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带动经济的飞跃,进而对政治产生影响,所以我们青少年要从小热爱科学,树立科学意识,努力学习,为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拓展演练,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中考真题演练。(题略)

2、让学生小结概述本节知识。(略)

四、案例分析

1、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本课开头采用多媒体出示图片,马上引起学生浓烈的兴趣,同时学生很快就了解了本课要复习的主要知识,并且学生对照图片,直观形象,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认识理解。

2、量化评价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中教师把知识量化,以分数考核学生,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学生容易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很好的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同时也有利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很好的实现生本课堂。

3、复习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本课中教师将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有比较有分析,学生掌握更容易、更深刻。初三复习不能简单重复,就应将知识分体系整理,分块复习,提高效率。

4、探讨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本课中面对繁多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上一篇:电子机械论文范文 下一篇:民航空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