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大手笔捐赠 再尽环境责任

时间:2022-10-22 10:11:17

宝钢大手笔捐赠 再尽环境责任

“这是中国国内企业环保捐赠意识觉醒的一个明确信号。”中华环保基金会对我国企业环保捐赠的未来充满信心。

2007年5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环保基金会接受了成立以来最大数额的一笔捐赠――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这笔款项将专门用于开展“中华环境奖”的相关环保公益事业,以表彰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或个人。

为表彰宝钢在环境保护中做出的优异成绩和对公益事业的支持,经中华环境奖组委会批准,特在中华环境奖名称中加“宝钢”企业名,即:“中华宝钢环境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奖项包括环境管理奖、城镇环境奖、企业环保奖、生态保护奖、环保宣传奖五类。

作为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这一大手笔捐赠目的不言而喻: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提升全社会环境意识,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环境保护。同时,这一义举彰显了宝钢在环保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建设世界一流的清洁钢铁企业

宝钢此次捐赠“中华环境奖”,是宝钢对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延续。众所周知,钢铁工业一直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形象示人。而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宝钢通过高标准的设计和不断的持续改造,已经成为国内清洁生产的先进工厂,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宝钢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在捐赠仪式上,据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介绍,从1985年9月投产至今,宝钢系统把握了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生产经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产品集聚在高级轿车用钢、家电用钢、石油管线钢、钻杆、油井管、高压锅炉管、冷轧硅钢、不锈钢、高合金品种钢和高等级建筑用钢,产品实物质量堪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提并论,成为国内市场紧俏商品。

记者获悉,2006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5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宝钢位列第296位;2006年12月,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宣布将宝钢股份长期信用等级从“BBB+”提升至“A-”,“展望稳定”。评级结果的调升肯定了宝钢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能力。

宝钢不但追求发展,更注重追求可持续发展,不断投资社会责任。1998年宝钢在国内冶金行业第一家通过ISO14001认证。2004 年公司列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2004年宝钢在国内首家企业环境报告,2006年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05年5月,宝钢在国内冶金行业第一家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并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试点企业。

热议“节能减排”

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深刻阐明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完成减排任务指明了方向。总理也反复强调,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在今年四月底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节能减排工作亲自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在宝钢向中华环保基金会的捐赠仪式上,“节能减排”成了众多演讲嘉宾热议的时髦话题。宝钢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哪些改进、取得了哪些成效也是记者们最为关心的。对于回答这一问题,宝钢似乎早有准备。据宝钢集团介绍,为了推进国内钢铁厂的节能减排,宝钢多年来在国内钢厂全面推广能源中心为主体的先进技术。对于收购的老钢铁企业,则通过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线升级等手段快速改造为符合未来节能环保要求的新生企业。2006年公司污染物排放指标平均比上一年度改善了25%,在此基础上,2007年的同比改善达到28%。公司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再投资约40亿元用于节能环保改善工程,将宝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清洁钢铁企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捐赠史,而企业捐赠的理念和动机又源于企业文化的传承。宝钢集团的特殊背景和业务取向培育了“绿色宝钢”的文化传统,因此宝钢对于“中华环境奖”的偏好就不难理解了。

据中华环保基金会介绍,“中华环境奖”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层次的社会性奖励,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公正性的特点。“中华环境奖”强调社会广泛参与,其候选者不受国籍、地区、种族和的限制,通过单位推荐的形式参加评选,并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进行评选。

可以说,这次捐赠从具体领域、社会意义、对公司理念和商业目标的效益性,以及延续性方面来看都是一次完美的企业捐赠。参加捐赠仪式的嘉宾对这一捐赠给予了高度赞誉。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理事长汪纪戎女士评价,“这是宝钢在社会环境责任方面实施的又一重大行动,为大型企业关注环保公益事业树立了榜样。”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李干杰则赞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宝钢的这一行动一定会在全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据备受关注的胡润慈善榜统计,教育、社会公益和健康以及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仍然是企业家们热衷的捐赠领域,这也无形之中促进了社会对这些领域的关注程度,甚至会影响国家的政策导向。相比较之下,企业和企业家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则显得十分吝惜。似乎公益手段不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抑或环境保护不是公益事业的重要内容。

2006年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和零点集团联合开展的一项企业社会责任感调查颇具讽刺意味。该调查显示:国内公众与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上有巨大差异。公众认为企业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减少环境污染,而接受调查的企业却几乎都把这项责任排在了最后一位。

再从国际环境来看,无论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环境责任经济联盟原则(CERES)》,还是即将推出的ISO26000都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责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为环保贡献税前利润的千分之一

环境责任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是内在责任与外化公益的有机统一。环境责任的落实需要资金的保障,应该鼓励企业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机制。衡量企业是否尽到了环境责任包含内外两个层面。企业自身承担法律规定环境责任是基础,此外鉴于环境事业的复杂性和资源分配不均衡,应当鼓励企业拿出利税前利润的千分之一开展社会环保公益事业。

宝钢集团的环境责任也是从对内与对外两个层面实现的。“这是中国国内企业环保捐赠意识觉醒的一个明确信号。”中华环保基金会对我国企业环保捐赠的未来充满信心。

(环保志愿者黄真平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应对欧盟REACH法规风暴 下一篇:焦点之三:标准化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