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文章“活”起来

时间:2022-10-22 07:29:52

让你的文章“活”起来

【摘要】作文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体现。然而,小学生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才能增强其写作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词汇,才能使其胸有成竹;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记叙文;写景状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记叙文的“死”变“活”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以写人或写事为主,其实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也离不开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笔者发现多数孩子写的此类文章要么是“哑巴作文”,要么是“植物人作文”,缺乏重点,该突出的地方并没有表现起出来。

所谓“哑巴作文”,是在写此类文章时缺少对话,缺少人物之间的沟通交流,致使文章枯燥无味,缺少生机。所谓“植物人作文”,是指在写事情时没有描写清楚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就像就像植物人或机器人一样,使文章呆板乏味。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呀,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要有语言对话,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行为动作和想法。如果能把这三点在记叙文中表现出来,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会栩栩如生,能让读者眼前就像出现电影画面一样,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如一位学生为了表现母爱,这样写道:“记得有一次,我刚放学,正准备回家,突然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哎呀,我没带伞。瞧着同学们一个个走出校门,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这时雨帘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妈妈。我的脸上立刻出现了一朵花,大声呼唤着:‘妈妈,妈妈,我在这儿!’可是由于妈妈刚下班没来得及回家,所以只带了一件雨衣。妈妈急忙脱下雨衣,穿在了我身上。我问:‘妈,你怎么办呀?’妈妈微笑着说:‘妈妈是大人,没事。’妈妈来不及擦脸上的雨水,就骑车带我回家……”

可见,语言、神态、动作是写记叙文的三要素,如果能把这三点描写得淋漓尽致,那么此类文章就真正“活”起来。

二、状物类文章的“死”变“活”

物体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写状物作文,就是让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1.观察外观是首要

写状物作文,第一步就是要写出静物的特点,我们在写作前不仅要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颜色,还要了解它的构造、用途等。如一位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写了一篇关于小台灯的文章:“这盏小台灯披着淡蓝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淡蓝色的横杆……”

总之,观察很重要,只有仔细观察过了,才能很好地描写物品。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发挥想象是关键

在写状物类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加一些想象力进去,那么描写的物品会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会更加吸引大家。如前面写的《小台灯》,可以这样接着写:“小台灯每天晚上像小太阳一样围绕着我,温暖着我,给我带来无限的光亮。它用它那两只小手臂催促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不断走向光明。”

3.倾注感情成佳作

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用途后,还必须倾注进自己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如一位学生写小闹钟时,这样写道:“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这样,文章就会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这就是写静物作文的三部曲,如果按照这三部曲去做,写的物品就会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三、写景类文章的“死”变“活”

写景类文章除了在写之前要细心观察一番,描述时按一定顺序以外,我们还要抓住一些语言技巧和写作技巧。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它不同于生物学上的说明介绍,所以在写此类文章时,可以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不仅能给我们直观的感受,还能使文章更加生动。

景物包括动景和静景,在描写时我们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这样的画面就会惟妙惟肖。比如小学四年级《燕子》这篇课文中描写春景的一段话就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些写法:“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所以,写作并不难,只要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抓住一些写作技巧,并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好文章就会应运而生。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