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抑郁的心灵播撒快乐的种子

时间:2022-10-22 07:27:42

向抑郁的心灵播撒快乐的种子

新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在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看起来似乎很胆小的高三女生,她的名字叫王敏。她近来感觉压力很大,以前的她不会想很多,只管埋头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现在的她整天胡思乱想,感觉生活一点也不真实,每天都无精打采的,还时不时冒出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感觉好痛苦。她很想心无旁骛地去学习、很想恢复以往的自信,但无论怎样自我开导就是没有用,反而越想越想不通,于是天天郁闷不已,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王敏告诉我,她初三时也曾出现过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家长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可心理医生仅仅是跟她聊了几句,就拿出三瓶中药让她服用。她喝了三个月的中药后确实感觉好了些,睡眠也改善了,心情也不像之前那么郁闷了。不过王敏当年的不稳定情绪并没有彻底好转,因为当年的她还是会时不时地胡思乱想,还是会经常提不起精神来,不像平时那样自信。虽然如此,但由于那些药价格昂贵,王敏后来一直没再服药,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逐渐减少,直到进入高三。不过王敏清楚地记得当年听医生给家长提过“抑郁”这个词,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后来就这一想法问过父母,父母连连否认,但王敏至今仍怀疑父母没有说实话。这次进入高三,她的情绪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王敏觉得自己也许真的得了抑郁症,情绪低落到极点。

看一看身边刚刚步入高三的同学,我们会发现和王敏有类似抑郁情绪的同学不在少数,这与我们目前面临的高考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每一位同学来讲,高三阶段的生活都是一个美丽而又残酷的挑战:它让我们离梦想如此之近,却又让梦想的实现变得如此之艰巨!有位高中校长曾这样说:“每一位能赢得高考胜利的学生都必须是用特种材料的合金钢铸就而成的,既要有足够的硬度,还要有足够的韧性!”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同学们会产生各种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出现类似王敏同学这样的极度不良的情绪。所以说高三这一年也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出问题的一年:一方面由于高考的迫近,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开始严肃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内在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外部压力进一步让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难以承受;再一方面,当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力不从心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些因素都易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新高三,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挑战,我们如何才能预防或者克服各种不良的情绪呢?我想以下几个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高三学生在认知方面必须要随时矫正自己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改变自身认知方面的错误,努力使自己停止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埋怨,时刻提醒自己直觉不等于事实,不能总是凭自己的感觉来思考问题、作出判断,那样易使自己产生认知错误。比如王敏说她这次情绪变得很坏应该是从高二的期中考试开始的,她感觉那次考试自己考得很差,周围的人似乎都因为这件事开始瞧不起她,所以从那时起她一直为此痛苦不堪。实际上,她高二时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在班里属于中游,并不是很差。之所以觉得成绩差是因为平时成绩一直不错的英语,在那次考试中明显退步了。同学们其实并没怎么在意她的英语成绩,也没有因此改变对她的看法,更没有瞧不起她,但她却固执地沿着自己的消极思维走了下去。

改善认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法是沟通,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就不善于沟通的同学来讲,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沟通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准确地反映出我们的真实情况,让我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有这样一个常识:绝大多数情绪出现波动的同学在沟通方面都存在问题。就拿王敏来说,她平时很少跟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渐渐地与周围的人之间连最起码的理解与信任都没有了,再加上她本身又比较敏感,所以就有了一些不好的错觉。在学校里她总觉得有很多同学在模仿自己、在背后议论谩骂自己,甚至感觉有一些同学在向她挑衅。这种错觉最终导致她的行为出现了问题,如平时不敢抬头看别人、说话声音总是很小。回到家里她又怀疑家长在监视自己,因此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乎不与家人谈话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尝试着改变沟通方式,情绪的调节只能是空想。

其次,高三学生在心态上一定要乐观,行动上一定要积极。我们在平时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就会有海阔天空的感觉。因此在行动上高三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学会自我称赞、自我欣赏,心态要平和,学着恰当地评估自己,安然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做无谓的抱怨。坦然面对各种不良刺激,使自己能经常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境。

二是善于发现自身情绪及行为变化,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比如心烦的时候看看窗外,课间去操场走走,在家听听轻音乐,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干净,搞好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和休息等,这些行为也许都能给你一份快乐的心情。另外还要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不节制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积极地进行心理暗示,时刻提醒自己应追求快乐。有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倾诉等途径进行宣泄。

三是学习上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学习中可以尝试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先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因完不成任务而心灰意冷。

四是尝试着多与他人接触和交往,让自己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参加一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演讲、参观、访问等,注意不要太多。还可以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排除体内一些致郁废物,转移人的注意力,宣泄人的压抑情绪。心情好了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心。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一份好心情,那么,我们每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

再次,高三的同学千万不要随随便便给自己扣上“抑郁症”之类的跟心理问题有关的帽子,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问题而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轻易就被自己的不良情绪给吓倒。其实,即便是大家闻声色变的抑郁症也并不是像有人想象的那么恐怖,更何况我们很多学生仅仅是心情有点抑郁而已,并不是抑郁症。大家之所以对抑郁症充满恐惧,是因为不了解它。抑郁症只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在西方社会抑郁症被称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这一方面说明了它易传播,传播范围非常广,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没那么可怕。另外,抑郁症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几乎是目前最常见、也最不易被察觉和识别的心理障碍。所以即便是心理医生有时也很难确诊它,非专业人士更不该妄下结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始终坚信:任何心理问题只要我们能加强对它的了解,认识其特点及危害,增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措施,都是可以战胜的。

当然,当我们情绪不好、感觉自我调节效果不理想时,我们也可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必要时可以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辅之以药物治疗。但是,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必须记住,只有增强认识,打开心扉,减轻压力,给自己年轻的心灵播撒下快乐的种子,才会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一位考入北大的高考状元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来纪念自己的高三:“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 今天,让我们以此段话来与每一位在高三拼搏的同学共享,衷心祝愿每一位高三学子都能够情绪稳定,远离抑郁的心情,在备战高考的每一天里都能够充实、快乐!

上一篇:稳中求变 变求发展 下一篇:清晨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