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演讲

时间:2022-10-22 06:55:15

我的一次演讲

我曾在一所叫亚林学校的私立学校干过一段时间,压力虽大,但很充实,很怀念那段岁月、还记得有一年教师节,我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挺轰动的。演讲稿是这样写的:

人格才是最高的追求

2001年9月10日第十七个教师节――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最高的追求。

其实这种故事现在已不再那么神圣,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就在咱们每天歌于斯舞于斯的校园,不就经常看见弯腰拾起那飘飞的碎纸和食品袋的老校长吗?咱们的教师、职工时时处处,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人身上最优秀的品格:进取、探索、追求、奉献,爱岗敬业的主旋律谱成了最浑厚的交响;专心、爱心、耐心、细心,一心育人的最强音汇成了辉煌的绝响。感人的事迹说来一件件。动人的名字讲来一串串,他们就是太行山上镶嵌的群雕,他们就是红旗渠畔的山魂。就在9月10日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救援场面我没亲见。但我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感天地、泣鬼神。

最美丽的语言都难以将他们的朴实完整地表达!

最鲜艳的色彩也难以将他们的心灵挥洒成图画!

这就是人格啊!也许很多人心里原本就没有想过这个词。只是说,做人吗,就应该这样。人而有格。并非怪事。处事交往讲规格,文学创作讲风格,立身万物之灵,岂能无格?

脚踏一方神奇的土地。头顶一片美丽的蓝天,我们生存于这几十亩地之间,就要沐浴阳光的灼热与温暖。就要接受风雪的洗礼与摧残。不管过去多么轻易地抛弃了应有的珍惜,不管今天又失落了再也找不回的记忆。一切如过眼云烟,消失在昨日的梦中,重要的是醒来后,能够抓牢今天,又何必在乎它是方的圆的,是苦涩的是甘甜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看,这儿的星空不也是一样的灿烂,这儿头顶的月亮不也是一样的照人间吗?

实实在在的生活,总给人沉甸甸的感觉,好容易过节了,我也想借此潇洒一回。现附拙诗一首。只增笑耳:

亚林,我永远的亚林

曾记得,六年前那个心跳的日子。

我带着我的青春

我的梦想

我的憧憬,

别夫离子。我奔向了你,

你象是在等我,等我,

等我望星斗,披朝月,

伏案头,沥心血。

站讲台,扶花朵,

诲人语,说不绝。

我就是紫藤上的花一朵

愿为校园添春色

我就是操场上那株挺拔的旗杆啊,

伴你升旗台前展笑靥:

我就是大门左边那一扇门啊

一年四季为你开开合合。

任凭前途其漫漫,

任凭人生路坎坷。

我青春无悔

我无悔我的选择,

兰清幽啊,松高洁,

我是嫦娥栖明月,

耐住清贫与寂寞,

彩练飞舞舒天袖

亚林长寿我长寿

亚林不朽我不朽,

我伴亚林共风流,

人格是我终生的追求!

诗中不乏年轻人的幼稚与青涩,但也有青春的热血与真诚,每次读起,总涌动一股激情,愿和别人共享。

上一篇:敢为常语谈何易 下一篇:随机应变 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