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时间:2022-10-22 05:54: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摘要: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就是转化后进生,因为那是一项非常艰难、非常细致而又特殊的工作。但是,能够使后进生转化,提高成绩,赶上队伍,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对语文后进生投入大量的劳动,使其才智有所发挥,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些在思想或学业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引导、帮助和转化他们。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通常认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如何教育后进生是每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在此,我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多关心和理解后进生,发挥师爱作用

魏书生老师在日记中写道: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笨的脑子里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教师缺少勘探资源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关心理解后进生,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后进生着想,针对后进生提出的要求可以适当比其他学生低一些,让他们通过努力就能做到。“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教师的爱心可以使后进生转化过来。

无数事实表明,教师对学生具有诚挚的爱,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法宝。尤其是后进生更渴求得到尊重与关心,信任和理解,教师只有用真诚的爱,才能使后进生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才能使他们扬起自尊、自爱、自信的风帆。

因此,教师首先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后进生的特点,研究他们的心理、思想、智力。其次,要针对实际情况,多与后进生谈心,沟通师生的感情,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奋斗目标。再次,多鼓励少批评,以其长处来补其短处,使他们逐渐变被动为主动。

二、设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后进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从心里喜欢上语文课,认为上语文课有趣、轻松,可以学到感兴趣和有用的知识,学起来有劲头。为此,我力求认真备好每堂课,熟练地驾驭授课内容,准确把握重点、难点,严格按教学目标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注重教学常规及提高基本功外,我还尽量突出教学的趣味性和自主性,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

在生字教学中,我会在课中穿插一些小的游戏活动,比如听写生字接力赛、开火车朗读等,既巩固了当堂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兴趣。因为难度不大,后进生也能融入其中,同时又活跃了学习气氛,学生的疲劳感得到缓解,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第二课时的分析教学中,我让学生按座位组成学习小组,组员有优有差,经常在小组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回答问题比赛、读背比赛等。这样做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有助于形成融洽的集体合作学习气氛。

轻松、多样的各种活动就像调味品,为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和趣味,不但大大激发了差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和优生共同、合作的学习体验中,受到了优生强烈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的感染,从而被带动和激励,促使他们从内心喜欢上语文课,也知道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课了。

三、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教师要相信人人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当然,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提出一些具体的小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教师要给后进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些后进生对课文的背诵很是头痛,于是教师可以教给他们背诵方法。当他们能够顺利背诵时,他们就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四、改进方法,逐步提高后进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重视后进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注意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后进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后进生在观察能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确与一般学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在后进生学习过程中,要给予恰当的点拨和启发;要指导他们克服学习的盲目性;要具体帮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课后总结,加强练习的学习习惯,并随时督促他们坚持不懈地按计划进行学习。

后进生由于不爱读书,知识面狭窄,眼界不宽,见识不广,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很少。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面对一篇篇课文都无法理解,更不要说让他们阅读理解课外文章了。这时,我就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将阅读文章的方法教给他们,并时常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拓宽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推荐了大量的优秀诗文,让他们反复诵读、领悟。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班上的后进生阅读理解能力大幅提高,在考试中面对阅读理解题,也能从容应答并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2.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后进生的特点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照顾后进生的思维,要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使学生易懂好学。教师以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每一堂课的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递进的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后进生们也因知识点的分解而易于理解。班上有几个学生背诵课文很困难,他们甚至不能完整背完一篇课文。这时,我就采取让好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整背完课文,而后进生则可以一段一段地背诵的方法,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优秀生和后进生都完成了任务。这说明,只要找准后进生学习后进的原因,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灵活、科学地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后进生也一样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五、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给后进生以成功体验

每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学困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在课堂上,要改变中上等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要为学困生的发言留有“一席之地”。教师在提问时,学困生回答不理想,也要让他把话说完,给予耐心指导,及时肯定他回答内容中具有价值的一部分,哪怕只是一小点。

还有在座位安排上,要改变把学困生放到最后一排的模式,将学困生排到学习的最佳位置并与好生混排一起,使好生成为角色榜样,对学困生产生间接影响。

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较复杂,对于学困生,教师决不能抱以成见,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且要使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做到的,语文教师要以满腔热忱和耐心,常与学困生交流沟通,因材施教,做好转化工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会给我们惊喜的。

上一篇:数学兴趣教学随笔 下一篇:怎样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