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时间:2022-10-22 05:21:52

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摘 要:“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技能,更需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模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它的抽象概括程度较高;数学方法则具有可操作性,数学思想要依靠数学方法来实现。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挖掘数学知识和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一、渗透分类思想方法

人们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有时无法通过统一研究或者整体研究解决,需要把研究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逐步进行讨论,再把每一类的结论综合,使问题得到解决。其实质就是“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综合归纳”。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数学领域解决问题比较常用的思想方法。

分类的思想方法从一年级下册的“物体分类整理”到六年级的“数据整理”“正、反比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广泛。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不是单一的,情况比较复杂,用一般的思维方法难以解决。不妨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恰当分类,并逐类分析思考求解,从而顺利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分类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合理分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例如,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此题如果直接数,很容易数错,可以运用分类的思想解决:最小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面积为1的三角形有22个;面积为4的三角形有10个;面积为9的三角形有2个,因此共有三角形有34个。

二、渗透集合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的很多内容渗透了集合思想。例如在数的概念方面,自然数可以从对等集合基数(元素的个数)的角度来理解;在一年级时通过两组数量相等的实物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在两个对等集合的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数的运算也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理解,如加法可以理解为两个交集为空集的集合的并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渗透集合思想,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只有正确理解有关概念,我们才能运用集合进行直观的运算。

2.正确把握集合思想的教学要求。集合思想虽然在小学数学中广泛渗透,但是集合的知识并不是小学数学的必学内容,因而应注意把握好知识的难度和要求,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渗透集合思想。文氏图、维恩图除了可以表示概念系统及概念间的关系外,利用维恩图进行集合的直观运算,还可以解决一些分类计数的问题。

3.集合思想的教学要贯彻小学数学的始终。如上所述,集合思想在一年级学习之初,学生在学习认数和分类等知识中就已经有所接触,一直到高年级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数的分类(正数、0、负数)、六年级(下)总复习中对各领域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等等,在不同年级和不同知识领域中都有所渗透。这里涉及了用集合语言表示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集合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集合的运算等等。因此,集合思想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坚持不懈的长期的过程。

三、渗透模型思想方法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的模型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学符号表达式、图形和图表,因而它与符号化思想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同样具有普遍的意义。数学模型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现实的一些信息进行适当简洁化,经过推理和运算,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广泛渗透,在教学中要做到几点:1.让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类似于数学家建模的再创造;2.根据对现实情景的分析,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建构模型;3.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分析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经过抽象建立模型,进行解决各种问题。

以植树问题为例,可以封闭圆圈植树问题为核心模型,再演示出其他模型。封闭圆圈植树中的点与间隔一一对应,长度÷间隔=棵数。再根据实际情况演示出其他模型:(1)一端栽一端不栽与封闭圆圈植树模型相同:长度÷间隔=棵数;(2)两端都栽:长度÷间隔+1=棵数;(3)两端都不栽:长度÷间隔-1=棵数。

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就是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得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生动化、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数的精确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来明确阐述形的某些属性,可称为“以数解形”;二是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述某些概念和数之间的关系,可称为“以形助数”。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我们要注意:1.正确理解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中的“形”主要是几何图形和图像;2.适当拓展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中的以数解形在中学应用得较多,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就是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等内容。

正如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数以形而直观,形以数而入微。”解决一些数量关系复杂、一般思考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然后“按图索骥”,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六年级同学表演团体操,如果每排少站3人,正好排10行;如果每排多站5人,正好排6行。六年级有多少名同学参加团体操表演?

题中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复杂,可以用长方形ABCD 的长表示团体操队列的排数,宽表示每排的人数,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如果每排少站3人,正好排10行”即长方形ABCD 的宽减少3,长增加到10;“如果每排多站5人,正好排6行”即长方形的宽增加5,长减少到6。由于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不变,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不变,即长方形ABCD 的面积=长方形ALJG 的面积=长方形AEFH 的面积,所以图中S1(长方形ELJK )=S2(长方形GKFH ) ,而长方形ALJG = 6×( 3 + 5 )÷(10-6 )×10=120 ,即六年级有120 名同学参加团体操表演。

正如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表达的心境一样,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也应像春雨一样,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实现数学素养的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抑郁症患者的爱情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验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