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两大平原“四区”建设示范引领全国

时间:2022-10-22 04:58:50

黑龙江两大平原“四区”建设示范引领全国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两大平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两大平原”开展现代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目前国家开展的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已纳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我省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黑龙江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将牢牢守住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持走合作经营道路,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努力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方案重点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11个方面细化分解改革试验任务,谋划和设计区域布局、实施路径和方法。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学发展优质高效种养业,抓好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优势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两牛一猪”,兼顾发展其他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重点搞好大米、山特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产品的系列开发。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全产业链经济;二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四种经营主体,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两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到2015年覆盖面达到80%以上。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三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兴水用水,创新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价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服务合作化、社会化步伐。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和农机装备省内配套率;四要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交易方式,培育壮大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树立绿色有机品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打造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品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保障能力、拓宽农业保险形式;五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投入,在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就业上,探索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六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粮食生产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调动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黑龙江日报)

上一篇:印度KMPCL项目电袋除尘器阴阳极系统安装探讨 下一篇:坦坦地区的木赛姆牧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