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境设置

时间:2022-10-22 02:53:58

幼儿环境设置

摘要:幼儿托班的环境设置对幼儿的情感、心里、教育、认识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应当营造适宜幼儿生活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关注孩子现有水平、需求、兴趣,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老师不仅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一种家一般生活化的安全、舒适、柔软、温馨、真实、自然、有秩序的学习环境,还要让孩子感受到在母亲般膝前嬉戏的安静和快乐的情感,恰到好处地促使托班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出现了“生活化”的幼儿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要求幼儿教育应贴近幼儿生活,充分尊重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各种需求一致。为了使幼儿园环境能够促进现行幼儿和谐、健康地发展,本文以创设适宜的幼儿环境入手,通过分析如何给幼儿创设好的、适宜的物质、精神、人文环境,以达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环境创设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谐发展

前言

和谐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巨大影响己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所认识。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日渐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部分孩子生活在过分受宠的家庭环境中,一些孩子感受不到失败和苦难,处处以我为中心,给这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童年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环境在整个教育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文化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教师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创设和谐的幼儿环境中,科学的人性化布局,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均用心载植,一景一物均包含性情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创设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环境氛围,尊重、热爱每个幼儿,满足幼儿的需要,给幼儿选择和做出决定的权利;专注地倾听,正确运用语言艺术,采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与幼儿交流;帮助幼儿通过可容许的发泄方法来处理不良情绪;深刻地理解幼儿,对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能抱有信心。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园的普及,目前在我国大多数3-6岁儿童的一日生活是在幼儿园渡过的(早上送到幼儿园,晚上接回家)。构建一个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来影响和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一章环境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关系

所谓幼儿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给人以感官及心理上的各种刺激,并以平和的、温馨的、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影响形成的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变为语言与行为、变为思维与意识,并对周围产生着良好的影响力,这便形成了幼儿园文化。

有人说:“没有幼儿园文化,幼儿园就像一盘散沙—各想各的;没有幼儿园文化,幼儿园就像一帮散兵游勇—虽然有人但没有战斗力;没有幼儿园文化,幼儿园管理就像救火队—哪里有事往哪里跑。”如果把幼儿园比做一个生命体,就应该有两个核心部分:肉体和灵魂。幼儿园地理位置、硬件设施是肉体,幼儿园文化是灵魂。没有幼儿园地理位置、硬件设施,文化就是幽灵;没有幼儿园文化,幼儿园地理位置、硬件设施便缺乏生命力。和谐的幼儿园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一个幼儿园无形的“不动产”,一旦形成,它将产生由精神到物质的无穷力量。幼儿园文化环境的和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幼儿发展的条件,是影响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隐性课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文化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如何营造适宜的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般意义上,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体的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幼儿园的环境指的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一切外部条件,按照存在形式,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心里环境。

(一)物质环境

1.给幼儿创设一个干净、整齐的环境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具备干净、整齐、安全的特征。这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也是很多幼儿园和教师已经做到的。但是,在这一点上必须要把握好度。在构建干净、整齐的幼儿园环境中,科学的人性化布局,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均用心培育,一景一物均包含性情之中,达到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当前的一些幼儿园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墙体的设计,用一些装饰画、动物、花草的设计等把幼儿的活动场所装饰得美轮美奂,当然这些必要的设计是必须的,幼儿的心里特性决定了他们看待外面的世界是充满着好奇的,如果能在墙体、场所的设计上结合幼儿的心里特性,进行动画、花草、人物等的设计,会给幼儿的心灵带来愉悦,也能引导他们对外界的好奇与兴趣。但是,这些装饰画,笔者认为不应该过多,不能把孩子周围的环境弄得过于五彩斑斓、花花绿绿,因为如此以来会引起孩子注意的分散。有时,带有过分刺激性色彩和过于复杂、美观的布置还会引起幼儿烦躁、不安的情绪以及其他不适行为。因此,幼儿园室内外的布置和摆设应以美观、简单、和谐为原则。

2.创设开放的空间环境

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教育活动地点大多局限在幼儿园这个小环境中,虽然教师千方百计地创设丰富的活动场景,投放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但与大自然、大社会千姿百态的万事万物相比,幼儿园内的环境资源还是十分有限和单一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从封闭的幼儿园小环境中走向大自然,诸如把幼儿群体带到附件的公园去参加集体活动,让社会开放性的大环境给幼儿以情感的体验和问题的探究,让幼儿自主活动得以充分发挥。

(二)精神环境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前儿童杜会性发展

和谐幼儿园的基本气氛是爱,体现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和谐,而教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对幼儿社会性的指导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性质、方向与水平。

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公共道德等五种亲社会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游戏中,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的观念和引导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注意周围的物,往往是以成人为中心的。幼儿根据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判断幼儿园是不是安全、可依赖的场所,只有当他们感到被关心、有保障时,他们才有信心去进行探索:只有在他的探索被鼓励时,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有关研究表明,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对幼儿的整体发展有正面效果。这种师生关系的体验成为幼儿活动的心理背景,推动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物质世界,并与其他幼儿交往。他们的能力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自信心逐步增强,社会性得到较好发展。因此可以说有效的教育取决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和谐。

在构建和谐的教师关系中,教师之间相互关心、帮助、配合默契,以积极、温暖、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同事和幼儿,使幼儿从中耳闻目染,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和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在构建和谐的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树立平等、合作意识,达成家园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以爱心、精心和诚心,赢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通过创设适宜的幼儿园环境来影响和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塑造环境来更好地塑造人。

教师要深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把孩子看成“小大人”。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视角看世界,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要。同时还要营造轻松活泼、乐园般的班级氛围,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真诚的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努力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使幼儿园成为布满爱心的幸福乐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体验到挫折或失败。

2.幼儿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促进彼此间的认识

在构建和谐的幼儿与幼儿的关系氛围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幼儿交往态度和行为的言行,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培养和发展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及观点取替,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幼儿教师要教育幼儿做个有心人,要让他们热情地为大家、集体做事,把同学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做事。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要以诚相待,关心帮助每位同学。要教育幼儿与同伴间的情感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享受学习乐趣。

(三)人文环境

1.创设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喜爱而又经常的活动。对儿童最有益的游戏是那些能让孩子任意想象,挑战他们学习新技能,激励他们深入思考,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锻炼你自己的创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该和孩子玩些什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方法能帮助你让孩子每天的活动充满创造力。

想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你不必在家里放上昂贵的玩具和娱乐设施。一些简单

的活动,比如和你的宝宝玩拍手游戏,和刚学步的宝宝在人行道上涂鸦,或者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所有这些都能让孩子进入有创意的世界。

游戏教育中,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以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比如,在孩子玩成了积木拼搭以后,教师不妨鼓励孩子再回头看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将有助于幼儿形成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满足幼儿用语言表达成功的体验,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讲述活动,同时,让幼儿把游戏过程说出来,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良好的反思习惯,而此时的游戏教育、无形中则给幼儿提供了说话练习的实践机会,最终使幼儿在快乐自在的游戏活动中,语言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玩纸箱”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可以怎样去玩,还有哪些更有趣的玩法,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幼儿在钻、摇纸箱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肌肉,达到积极锻炼的目的;指导幼儿把物品放进纸箱,大家一起抬,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2.进行主题课程的教学

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中发现,活动场地的过于集中和开放不利于幼儿各种活动形式的开展,因为每个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需要倾向是不一样的,在某个时段,有的幼儿喜欢单独探究问题,这时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相反以十多个幼儿为小组的活动就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活动场地。与此同时,不同的活动对材料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建构区里,当幼儿以马路、楼房、公园等内容为建构主题时,需要的是大块的积木和各种较大型的塑料及宽大的活动场所,而在以花篮、飞机、车辆等为内容的建构时,幼儿常常选择较小的积塑,且喜欢在高度适宜的台面上建构。

进行主题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围绕幼儿园环境创设开展,使得幼儿能在活动中学,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教。达到教与学并驾齐驱的效果,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实际的环境创设的能力。

结语

适宜的、和谐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巨大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所认识。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日渐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部分孩子生活在过分受宠的家庭环境中,一些孩子感受不到失败和苦难,处处以我为中心,给这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环境在整个教育和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师生关系、幼儿关系、教师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前幼儿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幼儿环境的创设必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同时根据幼儿的心里特点进行创设,让幼儿在适宜的、优美的环境下自由、和谐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县长企业改革调度会发展 下一篇:教育局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