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新农村环保发展探究

时间:2022-10-22 02:18:46

丹凤县新农村环保发展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丹凤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环保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主题词:新农村;环保

近几年来,丹凤县的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一些节能环保技术得到了应用,环保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绿色经济产业有了新发展。但农村的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1 存在的问题

1.1 以沼气为主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不普遍 主要集中应用在示范点上,散户由于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到位等问题,仍然享受不到这一技术。目前农民对沼气的综合利用意识、知识和技术欠缺,大部分用户只停留在解决燃料问题上,沼渣沼液利用率不高,综合利用效益没有发挥出来。在使用的沼气池中,2/3只能达到半年产气,其它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

1.2 垃圾集中处理过于简陋 虽然有了垃圾处理点,但大多属于露天式堆放,不宜无害化处理,长期这样堆放容易造成蚊蝇滋生、臭气熏天,污染居住地空气。除利用污水产生沼气外,大多被直接排入河里,长时间不处理,地下水就有被污染的危险。

1.3 绿色经济概念模糊 还停留在造林绿化、种大棚菜上。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使村民认识到绿色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1.4 农村环保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人员很缺乏 大多数新农村没有相关的环保管理人员,很多事务都是由村干部兼管,造成工作措施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监督也不到位,村民有了问题不能及时地得到解决。

1.5 群众环保意识不强 对环保的理解片面、狭隘,还停留在小环保范围内,没有认识到环保的具体意义,把环保的实现想得过于困难。由于宣传教育的缺乏,群众日常环保行为意识养成欠缺,总以为农村的环保要比城市落后,殊不知农村的环境要比城市易于治理。

2 对策及建议

新农村发展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抓好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如何改善新农村环境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能源建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切实健全完善沼气管理员制度,保证每个沼气建设村都有一名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本村沼气技术培训、设备维修、故障排查、指导大换料等服务工作。二是认真组建沼气协会分会,搭建服务平台,使入会农户能及时学到使用实用的管理技能,享受到协会提供的技术服务。

2.2 加强管理 认真科学选址,在不污染地下水、不影响周围群众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建设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回收率和处理率。

2.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综合效益 大力宣传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强化监督、树立品牌意识、实现规模化生产。在绿色产品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的农药化肥,仅使用生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堆肥、沼气肥、腐殖质等低残留、生物可降解的“环境友好型化肥”。

2.4 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 形成有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环保办、抽调的工作队员及村两委干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抓好整改工作。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过硬的技术,能够在环保节能技术的推广方面为群众做更大的贡献,积极鼓励农村有培训意愿的村民参加相关学习。村委会积极探索在本村聘任农村环保员,政府给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可以尝试通过有偿技术服务、垃圾处理收费等措施来维持环保员的日常工资,使其在做好自身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搞好本村的环保工作,成为服务邻里的人才。

2.5 做好环保相关知识宣传制度化建设 将宣传范围扩大到“大环保”,从环境保护到环保产业,使群众掌握系统的环保知识,使环保成为群众生活的时尚,使环保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标志。

3 结论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农村的环保工作更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目前丹凤县的大多数农村生态环境较好,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收稿:2012-08-02)

上一篇: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谈药用植物在居室园艺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