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产业优势打造内蒙古会展业品牌

时间:2022-10-22 01:57:14

依托资源产业优势打造内蒙古会展业品牌

会展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当代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展览收入已占到GDP比重的0.1%~0.2%。根据中国贸促会的研究显示,近年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200亿元;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发展前景广阔。本文试图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会展业客观条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对内蒙古发展会展业的SWOT分析

我们认为,客观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会展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我们在该领域工作的正确决策和理性定位。

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近年来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达到601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18.1亿元,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由全国后列迈进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进入全国前列。随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内蒙古的国际国内影响在逐渐扩大。

自然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文化资源以历史的悠久性、特色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为世人瞩目。近年来,依托草原文化创作和开发的文化产品。深受国内外受众欢迎,无伴奏合唱享誉世界,马头琴奏响维也纳金色大厅,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传遍大江南北,“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中国那达慕节”、“昭君文化节”等正在成为全国知名的节事品牌;在自然资源方面,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稀土、绿色食品等等,为国际国内所瞩目。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为内蒙古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优势。依托资源,内蒙古已形成了一批乳业、煤炭、化工、电力、羊绒等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区位优势显著。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对外毗邻俄罗斯、蒙古国,是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在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内蒙古有18个口岸,形成了沿边开放带;对内与发达的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为邻,同时与国家大力扶持的东北工业区、西部欠发地区联系紧密。随着内蒙古航空、铁路、公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其地缘优势将逐渐凸现。

地方政策大力扶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发展包括会展业在内的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在已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以及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提出了发展会展业的目标,并配套了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内蒙古现有博物馆35座,大中型会展场馆6座,尤其是2007年建成的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为内蒙古会展业在场地面积、设施、技术手段等方面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条件。

劣势:在看到诸多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存在一些软肋,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予以关注。

内蒙古处在发达城市群的边缘。时间、交通成本较高,人口密集度低,不利于集约化经营。

缺乏品牌性会展。除乳业博览会、药交会之外,内蒙古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较大、覆盖面大、影响力较强:效益较好的品牌性会展,缺乏强烈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

缺少大型会展企业。虽然内蒙古目前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会展公司,但规模普遍较小,注册在百万元以内、员工十数人的公司较多。与当今发达国家会展公司的“航母”和国内大型公司比较,处在微不足道的位置,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下风。

市场有待规范。今年央视“3・15”晚会对内蒙古威廉公司药交会疏于管理,出售“三无”、假冒伪劣药品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必然对呼和浩特这一颇具影响的会展产生不利影响。从中我们也应当注意,有些部门可能出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追求,从而导致了管理缺位的问题。为了有利于内蒙古会展业做大做强,今后对类似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起步阶段就应当确立高标准的管理、服务制度。

机遇: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会展业正逢其时,面临诸多良好机遇。中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以及内蒙古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内蒙古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聚焦点和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发展包括会展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导向,也有利于内蒙古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中央和自治区政府扶持的行业。

挑战:首先,国际国内会展业正在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内蒙古必须顺应市场的节奏和趋势,整合各种资源,寻找适合自身的道路。

其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青岛、大连等老牌会展城市的优势地位不断稳固,郑州、潍坊等新锐在不断崛起,全国有数十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会展中心城市”或“会展名城”口号,内蒙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确立自己的位置,争取市场份额,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

再次,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特点在会展领域越来越明显,一些城市和公司在很多领域已经确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如广州国际交易会、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义乌小品交易会等等,会展业的“蛋糕”已经越来越小。

二、内蒙古发展会展业的对策

内蒙古发展会展业既有自身的优势和良好机遇,也有亟待完善和弥补的缺憾,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确立一席之地,是值得政府和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会展业的今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于现代会展业对于内蒙古而言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现行的体制下,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既包括宏观上的引导、目标的确立,也包括更加具体的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人才鼓励等政策的制定,现阶段应学习北京等地的经验,尽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区会展业的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实施步骤和措施,减少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使会展业在高起点、科学的指导理念中起步。

建立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人才优势的内蒙古会展集团。按照市场机制,充分整合全区的会展业人力、场地资源,跨地区、跨部门以股份制形式组建内蒙古会展业集团,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会展业人才队伍.顺应全球会展业领域兼并做大的趋势,增强竞争实力,同时防止内部不良竞争,降低运营成本,整体塑造对外形象,整体对外营销宣传,整体组织市场。

以内蒙古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为依托,打造会展品牌。专业化和品牌化已经成为当今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在竞争白热化的格局中,要想获得立身之地,就必须与市场趋势相对接。内蒙古应当在特色化方面寻求突破口,充分利用人文资源的国际国内影响,利用产业优势和能源优势,在已有的药业博览会和乳业博览会的基础上,应在煤炭业、天然气、稀土、羊绒、畜产品领域开拓定期和较大规模的会展活动以及国际性论坛,尽快树立会展品牌,使内蒙古在如上领域内成为国际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根据内蒙古的实际,近期应组建三个会展板块,即:呼包鄂乳业、药业、能源、民族文化(图书、音像、演艺)会展中心,赤峰一通辽畜产品、农产品、民族工艺品和奇石会展中心,满洲里东北亚国际贸易会展中心。

提高已有节事活动的国际国内参与度,使之与会展业紧密结合,将“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中国那达慕节”、“昭君文化节”等节事办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活动。同时利用内蒙古在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的知名度,主动与国家各部委办沟通,争取一些国际性和部级的展览和大型会议落户内蒙古。

尽快出台有关会展业的行业规范和相应法规。目前我区的会展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只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管理,甚至出现一些欺诈,不仅有影响会展自身的效果,甚至给内蒙古整体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行业规范和法规,使内蒙古的会展业能够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上一篇:着力解决瓶颈制约,有序推进内蒙古“风电三峡”...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公共财政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