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故事 第2期

时间:2022-10-22 01:17:37

西街故事 第2期

编者按:

北京有长安街,上海有南京路,名头都极响亮,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广西省桂林市阳朔县这条500米长的西街也名扬四海,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洋人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那些外国游客,来到桂林,游罢漓江,在阳朔登岸,马上就会被西街吸引住?

做外宣工作的人都有一个普遍的经验,本地区的美有时要靠陌生的眼睛去发现,但这位外宣干部,却将自己家自熟悉的小街浓缩成一篇鲜活的外宣稿件,让人耳目一新。

阳朔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部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山水甲桂林,游人如云。

阳朔西街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5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吧、中国功夫馆。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因此西街又被称为“洋人街”。这条街道是阳朔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每年约有10万名外国游客来此休闲度假、修学。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地球村”。

“唐老鸭”的中国情结

在阳朔西街提起“唐老鸭”谁都知道。大家认为他是西街的活宝。也有人说他是洋人旅行者常驻西街的代表。

笔者通过“桃源咖啡店”老板相约晚上在“桃源咖啡店”会会“唐老鸭”。按时赴约的“唐老鸭”一进门就和店里所有的人打招呼。在我对面坐下后,唐老鸭主动把名片递给我说:“我是德国人,叫卡尔・查理,中国名字唐老鸭”。问及名字的来历,他说:1990年开始自封唐老鸭,当时第一次来中国,是去了海南,当地的人对于外国人的名字老是感到难记,当时正是美国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风靡全球,中国人一贯对老鼠没有好感,对唐老鸭那种滑稽却很感兴趣,我就称了唐老鸭,方便小朋友记忆。唐老鸭边说边从胸口处掏出唐老鸭的项挂,还揭下帽子,帽子的正方挂的也是唐老鸭头徽。唐老鸭已经成为卡尔的图腾标志。

唐老鸭在德国的职业是个普通的装修工人,每年用半年的时间做工,挣得差旅费就出国旅行。当他到了中国广西阳朔时,他惊呆了,啊,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山很青,水很清,街很老,特别是人很好。这里不象别的地方,一见到外国人就围观,到这里看到外国旅行者很自由。在这里游览休闲,没有人围观,当时西街只有几家咖啡店,但是你到哪里问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帮忙,阳朔西街人都说:“没有问题”。想办法给你解决。我喜欢这里的山水、环境,更喜欢西街的人。到了西街,就像回家,什么烦恼也没有了,西街人是他的亲人,是他的老朋友。唐老鸭在阳朔资助教育,义务教学生英语、德语,只求换取住宿和伙食费而已,现在他的英语教学已从阳朔辐射到荔浦、柳州、南宁等周边的县、市,年底还与美国朋友雷(音译)一起到柳州辅导大学生进行“托福”考试。

唐老鸭把阳朔作为自己第二故乡,西街成了他的“东方村”,他爱阳朔,他与美国雷和陶比(音译)赞助民办“巴克兰”学校教学器材,十多台电脑,还资助了39个困难的学生就学。他说我是没有人中国籍的阳朔人,给阳朔出一点力我感到心里舒服,阳朔人接纳我这个德国人,我非常感谢,在这里享受了自由、安逸,回归了自然,这里没有纷争,没有都市烦恼。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好。我是用我的努力爱这里的人。

唐老鸭不但自己喜欢阳朔西街,还不断介绍朋友到阳朔。1995年5月,他的女朋友经他介绍,跟他一起到阳朔来,这位女士痴迷这片青山绿水,叫人把漓江山水纹在自己的两个手臂上,他要用身心铭刻这片山水并且带回欧洲,让更多人了解阳朔,了解漓江山水,从而扩大保护大自然的影响。唐老鸭看朋友喜欢阳朔西街,更是乐不可支,当时,见笔者在西街拍摄电视高声叫“阳朔西街,我是德国唐老鸭,请给我们照张相”两个活宝从此进入我的镜头,永久地留在我的印象中。

追寻古傩文化的瑞典人

哈斯根和丹尼斯是两个来自瑞典的大学教师,他们先后到过中国18次,跑遍了中国的江南塞北。但他们感到最新鲜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是在阳朔找到东方古傩文化、佤家部落文化,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种新的发现。哈斯根教授说:“阳朔的古傩文化与中国的北方古傩文化虽都出自春秋时的道家,但由于中国北方长期是中国中原文化聚集地,政治变更频繁,战争的破坏很大,所以保存文化很不完整,不知是北民南迁携带,还是传播发展,这里的古傩文化,不仅保存北方的教义,还和这里的舞、药、俗结合起来,形成了集教、武、舞、乐、医、俗六位一体的系统文化。阳朔的倪家古傩乐二十四代传人倪甫仁现在深通教义,并有武功。他用牛角、长笛和阴鼓,吹奏傩乐,其声哀婉缠绵,绕梁三匝。这里还有古傩风俗节,即“十月香”庙会。在庙会上,当地人燃起香火,在缭绕的香烟中舞蹈、行武。作古装铠甲,戴面具,但他们的面具不在脸上,而是戴在额头上。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傩装束。当地人叫顶着圣人之“面”行先人之道,他们说这是代圣人行道,不是做圣人之道。

丹尼斯说:“阳朔正是利用这种古老文化融合于旅游活动中,他们在阳朔西街演傩戏、奏傩乐,使西方入耳目一新,这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西街本来就是一条典型的东方古街,加上傩文化的瑰丽,更添几分神秘的色彩。他迷上这里的古风,在这里租下一座古庙(会馆)作餐厅,也是利用当地的古建筑文化做生意,做世界游人的生意,这是他看准的。当然不仅仅是他,还有其他国家的人在这里做生意,这里有最原始的、最纯洁的东方文化,也有许多外来文化――本地人叫洋文化,外国文字招牌、广告满街都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融合的契机,因为大家不仅朝着这块没有修饰纯粹是自然美的山水来,而且朝着她浓厚的古又纯的文化风俗来,这古文化很有诱惑性,也很有旅游的潜力,到东方来的游人大多是来找古文化的。这一点是中国阳朔所富有的,有人把西街叫“地球村”,我不反对,但我的印象还是叫东方古村为好。丹尼斯的女朋友丹尼・汉娜插话“我们是来看东方的,不是来看世界的,至于中国人在这里看到世界各国人把西街称为‘洋人街’是他们的事,因为着眼点不同嘛”。

外国人融入中国年

近年来,到阳朔过年已成了外国游行者的一种时尚。这些外国人要求跟本地人过年一样,吃本地年饭。

2003年春节,美国游客娄虎(音译)吃着桃源饭店为洋人们准备的丰盛年饭,兴奋地对笔者说起了阳朔吃年饭的含义:烧起了炭火――象征红红火火,煮上火锅――意味一家团聚(相聚),蒸个扣肉――表示相依相扣(靠),豆腐酿好了――比喻团团圆圆,柚子皮酿――金玉满汤(堂)还有金针蘑菇――取吉语金针引线美姑来,预示来年缔结美姻缘

加拿大犹太人劳尼(音译)在阳朔过了“两个年”。圣诞节是在阳朔过的,桃源饭店给他们准备的是一色的西餐,那是西方人的“年”。西街的咖啡店非常了解他们的习俗,布置了圣诞树,选了圣诞老人,给大家送圣诞礼物,给每个异国他乡的人都有回家的感觉。他说:“而今过中国年”,西街的老板小姐把我们这些外国人当作自家人,我们都是来自很多国家的人,在外面谁也不理谁,都是陌生人。可是,到咖啡店一坐,就被店里的气氛感染了,一说话就熟了,像老朋友一样,我们原来很久弄不明白,过年的气氛使我感悟了:‘大家好,新年发财’。原来是几千年的文明传统留下来的”。劳尼还拿着他刚学写的毛笔红纸联给大家看,红纸黑字写着“新年好”,脸上露出孩子般笑容,他说:“我要把这几个字带回加拿大。这是东方的祝福,也是文明之邦美德的灵魂,寄托很多企盼和希望,给人以勇气去面对生活的困难,文化渊远而且思想深邃”。

荷兰的苏姗娜(音译)和素(音译)跑到厨房亲自体验做中国菜的滋味,老板给她们俩系上围裙,素拿起菜刀就切菜。苏姗娜俨然一个主妇一般,忙着给锅里添油加酱,小锅铲翻来翻去。素拿着菜刀也手舞足蹈,嘴里叽里呱啦嚷个不停,很是兴奋,她说:“这就是过年嘛,过年高兴,我们不同你们中国人,中国人比较自制,高兴表现在脸上,我们高兴表示在手和脚上,高兴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脚的,我们要释放出来”。笔者问这里的服务小姐,这样好吗?小姐说:“这些外国人人很好,我们已很熟了,他们没有我们中国人那么多讲究,他们认为这样开心”。

2003年夏天,在西街的“啤酒节”上,竟有一个法兰西爵士乐队,穿着燕尾服,不远万里而来,在朗朗的月光下,拨弦挥弓打鼓吹管,为晚会助兴。还有位法国先生,不见其妻,却只见他和他的四个孩子,最小的一个还背在背上,父子五人,悠悠然地在西街转悠了好几天。西街人戏称之为“国际超生游击队”。

责编:朱 静

上一篇:鼓动着翅膀向太阳飞翔 下一篇:“真正了解农民疾苦的人才会真心为农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