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时间:2022-10-22 10:35:04

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竞争在加剧,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企业自身的实力较弱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本文将利用财务分析知识和实地走访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个案的数据分析出财务风险的根源所在,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企业能通过更加完善的防范措施来提高自身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达到自身业务快速扩张、规模扩大的目的而忽略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举债的现象,必然需要对企业的财务加强监管,出现任何异常现象都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将会引发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具备及时鉴别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做出科学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价值。

二、H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H公司简介

H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该省重点扶持的一家社会福利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以高端产品为发展导向,以高新技术为动力,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纤维材料生产各类高、中档特种纸系列产品。

(二)H公司的财务状况与财务风险

研究该公司近三年的年度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运用公式计算分析它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最终综合量化得出该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通过计算H公司的部分指标来分析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比率2015年、2016年低于化学制造业参考值1.2,速动比率低于标准值1.5,与这两年流动资产减少有关。由于2014-2016年营业利润为负,流动负债保障倍数三年均为负数,说明企业面临着亏损。前三项指标比率越大,对企业的债权人越有利。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逐年降低,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面临偿债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表中资产负债率可以看出企业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债务性资金,偿债保障比率一般认为在0.2比较合适,表中的偿债保障比率上下波动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造成的,其中2015年由于支付了大量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导致流量净额产生了负数。综合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很容易发现此公司的债务负担较重且偿债能力较不稳定,需要引起重视。但在公司存在较大偿债风险时也要注意利用好债务资金以提高偿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化风险为收益。

通过计算得出的表中数据整体来看H公司的各项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均成下降状态。存货周转率2014至2015年从2.94下降到2.41反映了企业可能经营不善,存在产品滞销,也有可能是营业成本下降导致,查阅财务报表以后发现使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是营业成本降低了。2016年存货的平均余额没有随营业成本的降低而下降同等的幅度,导致2016年存货周转率升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会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可能会使坏账损失增加从而加大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从不同的范围展现了企业的销售情况、资产利用效率不稳定的问题。应付账款周转率越来越低与企业营业成本的减少有关,同时说明它占用了更多供货商资金,如果不能及时还款,将影响公司信誉,增大未来的财务风险。

从表中显而易见,所有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结果均为负数。由于该公司连续三年的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均为负数,才导致得出表中的结果。以上结果反映了公司产品销售连续三年不能为投资人创造越来越多的收益,相反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损失,公司的财务状况正在恶化,财务风险较大,如果不能及时扭亏为盈,公司的发展将停滞甚至破产。

(三)运用Z模型的综合分析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爱德华・阿特曼在1968年就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用以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并识别是否存在财务风险。

针对非上市公司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Z=6.56X1+3.26X2+6.72X3+1.05X4

其中,

X1=I运资产/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总资产

X4=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

当Z≤1.10时,说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当1.10

H公司是一个非上市企业,所以采用Z计分模型中针对非上市公司的计算公式,将2014、2015、2016年财务报表数据代入可得出:

2014年Z=6.56*0.075+3.26*(-0.06)+6.72*(-0.017)+1.05*0.395=0.61

2015年Z=6.56*0.020+3.26*(-0.135)+6.72*(-0.035)+1.05*0.278=-0.26

2016年Z=6.56*(-0.04)+3.26*(-0.25)+6.72*(-0.05)+1.05*0.19=-1.24

由上述计算看出,由于近三年的Z计分均低于临界值1.10,H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不佳,存在多方面的财务风险。造成Z值低于临界值的原因通过分析计算过程可发现,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为负数使X2、X3为负,进而造成了最终结果。X2低下反映了企业未能积累利润,X3用来衡量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负数且不断下降反映了资产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

分别对H公司的偿债、营运、获利状况的量化分析,发现该公司的债务负担较重,偿债能力不稳定。而在经营的过程中表现为销售情况没有随着成本的降低而改善,资产、资金不能很好地利用。由于偿债压力和销售不佳的双重压力,使该企业一直处于负盈利的状态。综上所述,不论是分别计算该企业的能力指标,还是运用Z模型进行综合计分,该企业不稳定的财务状况都需要引起财务人员的重视。

三、H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一)强化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H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对财务风险的态度和措施都比较被动,这会使财务风险不降反增。因此想要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不仅需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整个企业员工也可以自发组织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会议等可以增强他们识别、分析、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应该注意维持公司形象,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因为如果供应商对企业不信任影响生产经营,可能会诱发财务风险。

(二)建立并完善企业督查机制

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最直接措施就是完善企业督查机制建设。通过分析H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查阅财务分析可以发现该公司对资金的运用等比较盲目,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注意实时对财务工作的每一流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在企业决策前,要提前对要投资的项目及资金进行调研;在企业进行决策时,可以对企业决策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此外,要对企业财务运作、投资担保、经营效益、资产运营、利润和薪酬分配等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审查,对已发生的问题或者查证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用完善的企业督查机制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三)落实企业内部员工的奖励制度

对于地处山区县城的H公司,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还是员工待遇考虑,都与城市里的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要想留住人才,让员工在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就需要落实企业的内部员工奖励制度。

首先要建立各项奖励激励政策,注意员工的上升空间是否科学合理。残疾员工的基本物质生活应该得到保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优秀员工可实行带薪休假的制度;其次,要制订完善的经营目标和制度,要切实可行,落实中小企业奖励机制建设。同时财务部应定期进行财务核算,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深究原因。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虽然是未知的,但却是人为可控的,严格的人事管理也能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

(四)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计算反映H公司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显示该企业无论是偿债能力还是盈利能力都较弱,这将加剧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偿债能力,需要完善动态的偿债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保持民营企业发展声誉,避免因拖欠货款等影响企业发展。树立企业良好口碑,形成良性循环。对企业树立健康形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中小民营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情况发生。应树立阶段性的经营目标,H公司长期地出现亏损情况,暴露出资金短缺、销量不足、生产疲软等一系列状况。在现阶段,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生产、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当中去,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当投资,将减少亏损、防止亏损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来解决。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H公司作橐桓錾角里的中小民营企业,又为当地残疾人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银行扶持优惠、市场机遇等多方面优惠政策,抓住机会,扬长避短。对各类风险未雨绸缪,增强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措施,严格完善落实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相信随着该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的加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小民营企业将立足本国,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强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