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文化”:值得借鉴的解读

时间:2022-10-22 09:27:06

“活着就是文化”:值得借鉴的解读

找不到具体答案的问题

仔细阅读2000年以来深圳出台的林林总总的文化发展规划和文件,可以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俨然成为“文化立市”战略的定海神针,例如扶持广告、建筑、工艺、设计、时装、电视、广播、影视、电脑游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等。

问题是,最适合深圳发展、最有发展优势的是哪些?深圳最弱但具有潜力,应该强力扶植的是什么?譬如影视,如果上海、长春已经抢得先机,那么深圳要争取什么地位?如果文学与出版是深圳最弱的一环。如果因为阅读人口多而出版社和作家却无法生存,是要把阅读文化和文学发展当作强力扶植项目还是干脆让自生自灭?深圳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设施才能更好地照顾市民的文化话语权,才能增加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城市魅力?这些问题,人们在各种规划或文件中,都找不到具体的答案,看到的只有美好蓝图的描绘。

一方面,政府希望从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入手,贴近民众日常生活,不论是传统民俗节庆举办,还是振兴地方产业,都想通过凝聚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又希望创造新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模式。然而,行政部门在都市文化塑造中扮演要角,并试图在大家都似曾相识的规划中,塑造出具有特定意涌的都市文化意象,可能做到吗?

培植学术文化是百年大计

以叫响“深圳学派”建设“公共智库”为例。深圳人说,学术文化一向是深圳的一个“短板”,深圳学术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不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齐全,学术力量较为分散,缺乏与国际国内学术文化对话的能力,文化软实力所需要的核心智慧资源不足。因此深圳提出“深圳学派”与“公共智库”概念,试图把深圳放到当前国内国际新的竞争坐标下来审视。深圳迫切需要更多一流学术大师,更多学术力作,在国内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深圳学派”的声音,所以深圳不仅要加强市社科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公共智库建设,同时要增设人文研究和咨询研究机构,形成与深圳城市发展相适应、面向国内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积极参与世界知识城市创建活动,制定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使深圳成为汇聚全球知识资源的枢纽。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都市文化治理战略,却潜伏着许多难题。首先,这种学术文化更多是以官方的面目出现,难以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一环,也很难沉淀为市民记忆和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原因很简单,培植这类学术文化,是百年大计,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付出,才能有所收获,政策实施必须持续稳定,资金必须持续投入,高等教育必须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而我们在规划中却看不到具体的“深圳建立世界一流高校或学术机构”的可行性分析与举措。

如果“深圳学派”在国际上发不出声音,不仅不能带来优质而扎实的文化产业基础,反而可能雷声大雨点小,走向短期操作,唯一能依靠的是政府不断以庞大预算来支撑,或者,一旦资金投入缺乏“诱因”,规划就难免遭遇“断粮”的命运。

值得借鉴的近邻解读

一切文化发展策略的共同元素,是将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纳入生活、生态、精神或建筑当中,让人们可以通过衣食住行来展示、诠释、复制和传承。

这是欧美先进城市的文化建设的经验之谈。要打造城市文化,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也不像科学一样,可以照公式演算。这是一门艺术,一种定义最广的艺术,指的是用文化的底蕴,作跨领域的思考、在细微与宏观的层面上理解世界变化所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

香港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曾应邀到树仁大学进行演讲,题目为《香港文化政策与传承》。何在演讲中道出自己对文化的见解:“活着就是文化”。在他的眼中,文化需要有载体,才能立于社会。何提出了文化应有的五大核心,分别为艺术、文物、教育、语文及宗教。谈及艺术文化,前瞻性及具有创意是何认为艺术文化所需要的;至于文物,与旧东西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价值;而教育,则是文化的传承;语文方面,何举出法国有其法文委员会,专门独立研究法文用法,是一个好的典范;宗教则是人们的精神文化。何认为,文化政策成功与否,取决于市民大众的态度。

“活着就是文化”,近邻的这种人性化的解读,值得深圳借鉴。

先有人文素养厚植再有文化产业的深耕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直接影响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人称“世界之都”的伦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文化城市,无偏见地包容并揉合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呈现出的文化,它的万种风情绝对令人魂牵梦萦。它是举世闻名的观光首都,有伦敦塔、国会大厦、白金汉宫及圣保罗大教堂等:它是世界商业金融的卓越先驱,孕育了无数知名的英国跨国企业;它也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殿堂,剧院、芭蕾、歌剧、美术馆以及各式各样的艺廊像春天的种子般散布在伦敦每一个角落,有些已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有些则含苞待放,默默地将美与艺术传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除此之外,伦敦结合了时尚、娱乐与音乐的休闲文化,琳琅满目的电影院、酒吧、餐厅、精品店、传统市集等,都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奇。

伦敦的文化软实力,正是深圳的软肋。

提起深圳特区成立30年来的文化建设成就,深圳人可以自豪地如数家珍: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圳市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深圳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打造的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成功移植南非、乌克兰等国,环幕立体电影系统输出到40多个国家;华侨城集团自1989年建立中国首个文化主题公园以来,将“文化+旅游”模式成功复制到全国7省市,跻身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前八强;40多个不同主题、形态多样、功能互补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聚集地悄然形成;全国十五大书城中,深圳占了五分之一……

的确,这些成就值得自豪、骄傲。不过,这些成就还不足以让深圳“文化立市”战略承载未来“中国梦想”。文化形成影响力,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没有大环境支持,个体的创意当然可以有所表现;但是,要让创意自行累积,自成文化系统,一定需要适合的大环境,汇聚所有人的智慧与资源。新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知识经济的爆炸性的扩张,极大地促进了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促进了发明创新的物化过程,极大地加速了新知识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当深圳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对全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经营管理及领导决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时,深圳的文化才算塑造出了独特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21世纪是感性的时代,文化更是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深圳需要更多人力、资金挹注的,是如何厚植当地的人文素养,继而再深耕本土的文化产业。

上一篇:文伟军:“霸得蛮”就是成功的快捷方式 下一篇:关于稀土争端,国人需要知道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