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是寻求内心回归的一种方式

时间:2022-10-22 09:16:42

仰望星空是寻求内心回归的一种方式

本期嘉宾:叶梓颐,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常驻新加坡工作,广告策划人兼星空摄影师,爱好烘焙、旅行、睡觉和看书。

你很喜欢拍星空,什么原因让你最初把镜头对准星空?

叶梓颐:我从小就很喜欢星星和宇宙。中学时候,机缘巧合下,参加了天文奥赛,从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老师们。后来,他们有观测活动的时候会叫上我一起去。就这样,天文作为一个执着的爱好一直持续了8年,不过开始星空摄影还是近几年的事。

这么多年的星空摄影,很辛苦也很有趣。你能坚持下来,其中一定有什么令人着迷的情结?或者说,星空给了你什么样的快乐和感悟?

叶梓颐:我认为仰望星空是我寻求内心回归的一种方式。每次当我站在星空下的时候,都会觉得被一种巨大的宁静和安全感包裹,浮躁和焦虑在那一瞬间都被洗涤干净了。我想把这种感动与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还有这么一片温柔美丽的世界。

每当看到朋友在我照片下评论说:“星空好美,感动得要哭出来了”这类的话,我都有种满足感,觉得自己是在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

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设备吧,算下来总共有多少花费?

叶梓颐:我买第一部机器的时候还在上大学,手头很不宽裕,入手的是尼康D7000套机,加上3个镜头花了2万元左右。现在打算换成佳能6D,这款机子的高光感性能比较好,又是全画幅,出来的片子会更有表现力。另外,大部分天文摄影圈的同好用的都是佳能,器材零配件都可以互通有无,野外观星时也会更方便一些。

比较难忘的观星摄影经历有哪些?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好玩、诡异或难忘的事情?

叶梓颐:有趣的经历其实还蛮多的。2011年7月份,我回北京参加负重30多斤的海驼山观星活动。登顶的时候,我真的是饥寒交迫,队友煮的泡面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热腾腾的,超级幸福。

由于没有好好搭帐篷,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地钉都被风掀了起来,整个帐篷忽忽悠悠的,完全是因为我和另一个妹子躺在里面才没被卷走,真是惊险。

还有一次,我和北京高校天文联盟的同好们一起去看双子座流星雨。12月份的北京郊区,晚上的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我们几个人哆哆嗦嗦地把相机架好,在防潮垫上躺着数流星,像企鹅一样互相挤着取暖,一条士力架5个人轮流吃,一人一口,真的很难忘。哎?好像都跟吃的有关。

总是仰望星空,能否介绍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身处的这片宇宙?

叶梓颐:我觉得宇宙是一个无比硕大而又永恒的集合。宇宙看似繁杂缭乱,但每个星体都有其存在的秩序和法则。宇宙通过内部不断地更迭变化来保持生命力,但又能恰到好处地不破坏整体的平衡。亿万年如此,生生不息……

很多人喜爱星空,但视星空的拍摄为畏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他们?尤其是对普通相机拍摄者来说。

叶梓颐:星空摄影入门并不难,只要找一个晴朗的夜晚(最好无月光干扰),去开阔的、无光污染的空地或者山上,架起单反相机。把相机和镜头设置成手动对焦模式并对好焦,快门设置成15秒~30秒,就可以拍摄到繁星点点的夜空了。

但如果想要有长足进步的话,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对于一个星空摄影师来说,需要有比较强的毅力和体力。一宿不睡拍照是最低要求,此外还要忍受饥寒交迫、体力透支以及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

未来有无新的美妙的拍摄计划?

叶梓颐:2014年准备去看一次极光或者去新西兰的南岛拍一下南天星空。因为2013年肯尼亚追日未能如愿看到日食的全过程,所以如果天气如愿的话,2015年可能要跑去北极再追次日全食。总之,趁年轻的时候尽情折腾吧!

上一篇:最适合初学者的天体摄影目标 下一篇:重塑资本的力量(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