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钧 台商先行者

时间:2022-10-22 09:08:11

从无锡市锡山台商联谊会会长,到无锡市台商协会会长,再到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副会长,孙佳钧一直在做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对接工作。

目前孙佳钧所拥有的台湾笙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全球的道具贸易、资源整合及投资,旗下的展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浦阳木业有限公司已是远东地区颇具盛名的道具生产基地。面对着企业转型的势头,如今孙佳钧要做的是如何实现营造卖场氛围、如何为卖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性增值业务。

锡山成为无锡台商最多、台资最密集的地区,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昆山之后的又一个“台资高地”。但是10多年前这里的台资投资却是“零纪录”。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台资企业在这儿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呢?孙佳钧认为是当地政府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服务意识促进了台资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走在同行前列

《中国联合商报》:无锡也有“台资企业高地”之称,那么目前无锡台商投资的情况如何呢?

孙佳钧:1997年我刚到无锡的时候大约有6、7家台湾企业,如今在无锡,累计台资项目2000多个,主要在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目前无锡市台商协会有会员400余家。

《中国联合商报》:台商协会作为一个对接的平台主要提供哪些服务呢?

孙佳钧:台商协会在协助台商事业经营上,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但协会一定要懂得怎么样来协助这些台商。其实我们很多台商的企业都是互相有关系的,关键是怎么样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把大家的资源有效的整合到一起,这是发挥我们协会功能的一件重要事情。

《中国联合商报》:你到无锡投资的时候台商还非常少,当初为什么选择这里呢?

孙佳钧:那时我在全国各地做了很长时间的考察,北边到天津、北京,南边到了东莞、深圳,西边到了武汉、四川都去看过,东边到了上海。我有一种感觉和体验,不管走到哪个地方,都有两个特征:总是首先地方的领导或者招商引资的人员几乎说,没有不同意或者不可以的事情;第二个感觉就是,不管走到哪里,总得请客吃饭。

来到无锡后,一个领导很有意思,他问我有什么需求、要哪些条件、需要哪些配套措施。那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这个领导不请我们吃饭,这个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不请我吃饭,以后肯定就不会拔我的毛了。

《中国联合商报》:这么说是由于当地政府的务实精神吸引了你?

孙佳钧:事实上招商引资,现在全国各地基本上条件差不多,政策也差不多。土地价格有一些差异,但是我要说,这些差异跟我们整个投资比起来,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因素。我觉得怎么样能够真正照顾我们台商,真正让台商的企业在这儿成长茁壮,少不了我们这些领导的支持和帮忙。我想这个比之所谓的优惠政策来的更重要。

《中国联合商报》:可以这样说你的企业在台商中不是最大,那么当初为什么要你出任台商协会的会长?

孙佳钧:最终让我决定做这个事情,是当时的一位领导跟我讲的一句话。他说,你是早期过来的投资者,地方上给你很多的协助,你是一个受益者,当初大家都帮助你做这个企业,那么是你应该回馈给这个社会的时候了。那事实上,我是抱着这么一个心情来做的。我就是试试看,首先我们有这个心,愿意为后面来的这些投资者贡献出我们的一些心力,让我们后面来的投资者能够走更平坦更顺利的道路。当初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出任无锡台商协会的会长。

积极应对形势

《中国联合商报》:十多年前你刚创业时的环境和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孙佳钧:早期面临的问题就是很多事情不是很规范,没有成型,一些方面跟不上企业的需求。但是政府对于台商的保护和重视较高,专人专案辅导,总的来说,当初的形势比较单纯。

《中国联合商报》:随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东部的产业升级,具体来说企业有什么困难?

孙佳钧:如今一些规范都成型了,但是企业经营的难度也加大了,竞争也加剧了,环境相对来说更加复杂。此外还有就是现在企业的成本升高了,包括原材料、工人的工资等,这对于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这些台资企业如何应对呢?有没有转移或者倒闭的?

孙佳钧:企业不是转型就是转移,一些低附加值的、高污染的企业也有关闭的。尤其是去年无锡太湖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有的就撤离了。但是产业升级这是好事,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再也不能发展低级的制造业了,企业也都能理解和接受,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转变运营模式

《中国联合商报》:你的企业如何面对产业转型的挑战呢?

孙佳钧:以前我们做的是生产,如今提供的是服务。作为生产型的工厂,当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我们以前称展阳公司为生产的展阳,因为我们开始仅仅是制造者,提供的是卖场的货架等制品。今天我们提出要做服务的展阳,做一个以服务为体系、以解决卖场业绩问题为使命的供货商。总的定位就是营造卖场氛围,提供卖场环境的解决方案。

《中国联合商报》:这就是所谓的企业销售模式的转变了。

孙佳钧:的确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产品的设计,这是商业模式的变化。由单纯的展架制造商向“卖场规划设计、卖场氛围营建、道具设计与制造、道具仓储物流、道具安装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转变,这种整合给企业带来的不单单是更加稳固的商业合作,更关键的是为企业下一步保持永续经营开辟一条新路。

《中国联合商报》:如此看来,这些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面向哪些国家和客户?

孙佳钧:我们的产品在欧洲、美国等地都有销售,包括如沃尔玛、百思买、家乐福、星巴克等这样的客户。把卖场的商品按照一定的相关次序摆在一起,会有助于提升卖场的销售量,而这一切,关键在于规划。对我们企业来说,完全可以帮卖场去实现这些规划。我们不仅会协助卖场,还会让顾客在经过卖场氛围的渲染之后会购买更多的商品。

《中国联合商报》:对于未来公司有什么发展规划?

孙佳钧:生产基地立足华东,2010年争取在深圳或者香港上市,未来在华南和华北各设一个大的仓储基地。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企业更加规范,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去经营。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企业成长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这个企业本来就应该大家来分享的,通过这个分享,让我们这个企业能永续的一代一代的经营下去。

上一篇:新粤商探寻转型之路 下一篇:海外车市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