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时间:2022-10-22 06:08:03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方向是进入幼儿园当一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唱、弹、奏、跳等专业的幼儿教学基本功,其实舞蹈教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反思,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专业引领 舞蹈审美

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最古老和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它以独特的方式从人体出发,融音乐与美术于其中,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舞蹈是以人体活动为媒介、以动觉为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表演艺术。舞蹈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特别是在人的一生中最充沛的学生时代。

一.舞蹈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优秀的舞蹈作品动之以情、理在情中,可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憎恨,使人在情感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在道德上有鲜明、正确的是非观;舞蹈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青少年学生热爱美、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愿是最强烈的,也是最迫切的。前苏联革命家加里宁曾说过:“人要是学会了跳舞。连走路都会美观和文雅些。”就是说舞蹈可以从内到外对人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教学的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向的都是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就是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刮发展教育的—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木形式。幼儿舞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是属于教育舞蹈。笔者作为一名专业舞蹈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针对学生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对策:

(一).舞蹈课程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普通学校舞蹈课程不同于专业学校舞蹈课程,专业舞蹈学校的舞蹈教学主要是培养舞蹈表演、编导、教育的专门从业人员,要求精通各种舞蹈技能。而对于普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课程主要是注重多数学生进行基本的舞蹈知识、表演能力、编创能力、审美情趣,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作思维,达到对学生心灵美的塑造,使他们的内心世界进入崇高的圣地。舞蹈教学只有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成功感,达到舞蹈育人的目的。在现今没有具体舞蹈教学规定和舞蹈教材的条件下,老师的上课难度较大。一是要保证教学质量,二是要通过学生将舞蹈的美育功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相应的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身体状况等特点,根据舞蹈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幼儿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向幼儿进行系统的多种形式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

(二)、舞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要新颖丰富

学前专业学生的舞蹈教育,应注重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设计生动的教学形式,新颖的结构,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以往舞蹈课中给人的印象都很严格,压腿、劈叉、踢腿、擦地枯燥,而且时间不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甚至会逐渐消失,并为一种厌烦的情绪代替。因而,要在精心研究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设计新颖的教学形式、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优美的教学情景,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将舞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不同情况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情绪,以持久学生的学习情趣,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在紧张、明快而又轻松、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完美达到舞蹈课教学目的。

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形体训练为主,民族民间舞、舞蹈名作赏析为辅,同时可以增加现代舞、街舞、踢踏舞等节奏强烈深受当代中学生喜爱的流行舞蹈。在中学校园的舞蹈课中占主角的总是女生,究其原因:有来自客观的生理原因——男生的韧带不及女生的富有弹性,训练男孩不如女生来的方便;有来自家长传统观念的遏止——舞蹈教师多为女性,孩子练了会染上女人气;但是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老师不能对男孩的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做多向度、深层次的探索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舞蹈课上要多多顾及男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根据男生的喜好安排适宜男女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调动起所有的学生将舞蹈课上的精彩愉悦。

(三)、舞蹈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兴趣激发

舞蹈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姿态,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它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开设舞蹈课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改善体型,提高审美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在任何形式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永远是主角,所以说学校应组织各项文艺比赛和演出调动广大同学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青少年是人开发的最佳时期,经常参加文艺演出、舞蹈竞赛可以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在艺术节、校园文化节活动中定期举行集体舞比赛,在反馈舞蹈教学成果的同时也使学生们都得到了参与锻炼。学生经过共同的合作,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团队精神,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多开展学生自主原创的舞蹈作品比赛,把他们学习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的点点滴滴通过自己理解用生动的舞蹈语汇表达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带学生走出校门到街道、社区、福利院等地去演出,让他们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开阔视野,体验生活。

三.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做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舞蹈课,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与修养,掌握舞蹈基本理论,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我们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如何把所学的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反映幼儿生活情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歌舞的表现,创作和教学之中。为了新的一代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应刻苦努力,广泛地学习舞蹈知识与技能,并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性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能力和创编能力,为传承舞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探究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