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时间:2022-10-22 05:31:06

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关键词】 涂阳肺结核;诊治情况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03-02中图分类号:R 181.8文献标识码:B

为了解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及其治疗管理现状,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原因,制订和落实进一步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的方法和措施,我们于2006年7月对全县2005年发现并登记治疗管理的新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对其就诊延迟及监督治疗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2005年县疾控中心门诊新发现和登记治疗管理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计298例,除死亡(3例)、外出(17例)、拒访(2例)的22例未进行调查,实际调查病人276例。其中男性191例,占69.1%;女性85例,占30.8%。所有病人均采取2H3R3Z3E3/ 4H3R3方案治疗,除5例病人因不良反应严重而停药外,余均坚持完成6个月疗程。

2.调查方法

(1)设计统一调查表格,组织县疾控中心及各镇卫生所防痨医师,按照统一调查标准、调查内容,逐个对调查对象走访并记录病人的首诊单位、初诊疾病、确诊单位、到疾控中心就诊途径、诊断延误情况、治疗管理情况、转归等,调查资料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汇总,并抽查10%病例进行质控。

(2)病人诊断延误情况参照诊断延误判定标准[1]确定。就诊延迟:病人自始发症状之日至首次就诊(医)的间隔天数超过2周者判为就诊延迟;确诊延迟:病人自初次就诊之日至确诊时的间隔天数超过2周者判为确诊延迟;发现延迟:病人自始发症状之日至确诊时的间隔天数超过4周者判为发现延迟。

结果

1.患者初诊单位及诊断情况 276例患者患病后初诊单位以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占51.8%;其次为乡镇医院、县级医疗单位,占36.6%;在县疾控中心的占11.6%。而初诊诊断为肺结核以县疾控中心最高,诊断率100%,提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肺结核病诊断水平偏低。见表1。

2.病人发现延迟情况 276例病人中有63例发现延迟,占22.8%,而发现延迟主要原因为就诊延迟,占47.6%,确诊延迟的主要单位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占39.7%。见表2。

3.病人归口至县疾控中心门诊就诊途径 病人来诊途径以医疗单位转诊为主,有148例,占53.6%,主动到县疾控中心门诊就诊58例,占21.0%,其余70例均通过追踪到位,占25.4%。详见表3。

4.病人治疗管理情况 对调查的病人详细了解真实的治疗管理及服药情况,其结果:由乡村医生督导的209例病人中,每次服药基本都在医生面视监督下进行的142例,占67.9%,完全由病人自服药10例,占4.8%,病人的临床治愈率为93.8%;由镇防痨医生进行督导治疗的病人67例, 主要采取每周发药一次,逢双日以电话督促服药方式,其监督治疗率为82.1%,临床治愈率为89.6%。镇防痨医生监督治愈率与乡村医生监督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χ2=0.79,P>0.05)。见表4。

讨论

不断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工作水平,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的重要策略,也是降低结核病疫情必要的措施。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原因,给我们以下几点提示:

1.肺结核病人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病人发现工作上作用重大。但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的X线检查设备以及医生诊断水平有限,病人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确诊延迟。因此,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要加大对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干预力度,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的结防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结核病诊断水平和转诊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率。有报道[2],通过强化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工作可使病人发现率得到显著提高。

2.防痨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仍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次调查表明:诊断延误的病人中就诊延迟的占47.6%,可能与病人对“咳嗽”等症状不重视、误以为“感冒”、或因经济状况不佳而不愿就诊等原因有关;而病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直接到结核病专业机构就诊的仅占21%,大多数病人因不了解结核病的症状和结核病专业诊治机构的服务性质而流向各级医疗机构,致使发现和诊断延迟的病人增加。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的防痨知识宣教,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痨知识知晓率,通过宣传结核病诊断治疗的免费政策,增加病人的主动就诊率,使病人尽早主动到结核病专业诊治机构就诊,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3.对于管理病人治疗质量,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治疗医生监督的责任心不强,管理病人中真正做到每次服药基本由医生监督的仅占64.1%,仍有4.7%病人为自服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治疗质量。调查中还发现,每次服药均在医生的面视下进行这种方式能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但是费时、费力,需要医生有极强的责任心。而每周或两周发药一次,每个服药日由医生电话督促服药的方式,其治疗效果与面视监督服药无显著差异,而且相对省时、省力,因此面视监督服药是能否作为推荐治疗的一种方式,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S].第2版.1995,22-23.

[2]万 坚,蔡 琰,顾兴荣,等.提高农村地区新发涂阳病人发现率的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3):156-159.

(收稿日期:2007-07-23 修回日期:2007-09-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疗效分析 下一篇: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