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教育

时间:2022-10-22 05:28:50

“人”的教育

【摘 要】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关键词】读书笔记 感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47

《不跪着教书》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的教育随笔,里面收录的文章看似随性而发,实则蕴涵了作者的理想主义追求。从书的六辑目录“永不凋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往高处飞”、“‘实话’怎么说”、“在欢乐中沉思”中,我们便可窥见作者著书的意图。

作者所写之事,始终突显出“人”的教育。对教育者而言,需要追寻的是如何才能教出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作者通过鲜活的实例让我们听到了他的声音、他的回答。

一、成“人”

俄国19世纪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本书传达的观点与此一脉相承。或者这样说更不失公允,真正的教育家都是这样主张的。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人”,其次才是成才。那么,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与其他非“人”的生命存在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在作者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身上具备了美好的人性,如善良、爱心、同情等。因此,在本书的第一辑,作者特地安排了一篇隐含喻意味的文章――《永不凋谢的玫瑰》作为开篇之词。四岁的小女孩摘下的大红玫瑰花代表的是她对病重的奶奶的爱,心中有这样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人才不会失去作为人的特性。

第一辑记录的都是与爱有关的故事。心中有爱的学生才会懂得感恩,才会有怜悯心。《感恩之心》讲述的是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与爱,这些学生或是深味父母的养育之情,或是十分体恤父母的生活之苦……文章里有不少让人心生暖意的故事。《老师,我的神》写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关心与铭记。如果你有幸听到一群年近耄耋的老人依旧兴致勃勃地谈论着60多年前的某某老师如何如何,也许你也会像作者那样感慨万千吧!……毕业之后,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突然意识到了老师教书的辛苦,虽是后知后觉,但谁能不为这迟来的关心动容呢?……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喜爱,作为老师还有什么遗憾的呢?《祖国的歌》一文则把感恩的对象提升到了祖国,从经典的诗篇开始到学生的作文,作者历述了祖国之于人的意义。

这一辑在“爱”的对象上由父母到老师再到祖国。一个人如果对父母有感恩的心,那我们就不难推测他对父母以外的人同样会有类似的情感,我们也可以放心地相信他一定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只要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人就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这一辑的末尾,作者发出了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人,不能和野兽一样!他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冷酷背后人性的缺失。他把人性中的善作为区别人与兽的根本标志。一个人只有有了善心,才会去同情他人尤其是弱者,才不会做出撕裂他人尊严的丑事。翻阅完第一辑,心中浮现的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和“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仁之方”。心想,作者真可谓是穿越了千年时空,承继了古圣人的“仁爱”教育思想啊!

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是的,善是所有品质的根本。具体到教育,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的心变“柔软”;激发学生内心的善,引他们到“人”的世界去。古人云: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对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呼吁:“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肩负着铸造“人”心灵的重任的教育者,应当做到这点。

二、立“人”

如果说具备爱与善是“人”与“兽”的根本区别的话,那么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则是区别“这个”人与“那个”人的标志。教育既要使人成“人”,还要“立人”。这就是本书第二辑关注的命题。

作者在这一辑的首篇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这也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文章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这里,作者提出了这一辑最重要的观点: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个体,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素质。一个教师的批判精神从何而来?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这是共识,作者在这一辑的《只要肯读书》一文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在《教师要有精神追求》中,作者痛斥现在一些语文教师缺失精神追求的现象。正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心与责任,作者直言不讳地给在他看来还不合格的语文老师指出了一条应该走也必须走的路――不要跪着教。

而不跪着教的前提是“不跪着读”。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掉书袋”,说明读书者只是别人思想的奴隶而已。这种“跪着读书”的姿态只会让思想变得机械、僵化,让人变得盲从、迷信。这样的读书是作者极力反对的,他甚至说“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知道说“学贵乎疑”,但如果自己做不到,那么学生的怀疑精神也就无从培养了。所以作者在文末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读书也要站直了读。在作者看来,这是实现“不跪着教书”的根本之道。

接着作者谈到“不跪着教书”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照本宣科,意味着教师所做的只是“匠”的工作。唯有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教书才称得上是精神活动,也才有创新可言。作者认为教师就应该做这样的事,而决不该把带有精神性的教学活动演化成纯机械的操作。作者在《呼唤风格》一文的开头就这样写道:“风格即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筒’”。无疑地,作者在告诉老师们:教师教出风格是教师独立人格的体现。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给还没有自己风格的语文教师再次敲起了警钟――没有风格就不会有地位。

最后,作者还提到,教师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则需要和社会中的不良作风“理智地保持距离”,需要有抵抗各种诱惑的定力。独立的人格不单指学术上要做到不人云亦云,在生活中也要做到自尊、自强。《不跪着教书》的前面两辑是解读整本书的关键,也是了解作者观点的关键。在这两辑里,作者有梯度地诠释了自己对于教育与教师的理解。

“教师的影子,就是学生的样子,教师的步子,就是学生的路子。当代的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教育。”最后引叶圣陶的这番话,作为自己读此书获得的启示,也算对自己的鞭策。

上一篇:小议学习高中生物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 下一篇:重庆市高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