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儿童课外阅读的推广人

时间:2022-10-22 05:00:31

争做儿童课外阅读的推广人

摘 要:薛瑞萍老师说过:“让阅读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教师,应做点灯的人,自己阅读并引导每一位学生、家长阅读,浸染书香。”的确,阅读是一扇窗,是一条路,是一种品味,是一种生活方式。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阅读,就是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为了孩子的人生成长,精神发育尽可能提供最多、最好的精神滋养,这是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责任。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热爱读书、写作、表达,落笔千言的人;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儿童课外阅读的推广人。

关键词:薛瑞萍;日有所诵;讲故事;儿童阅读推广人

学校读名师活动中,我细细研读了薛瑞萍老师的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这是薛瑞萍老师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之后的教学手记。一开始读这本书觉得有些琐碎,无非把平时的工作记录下来。可读进去就感觉不一样了,这部手记如实地记录了薛瑞萍老师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入儿童阅读美好世界的温馨历程,读后感受颇深。首先,有感于她的真实,上课、改作、做测试……其次,有感于她的朴实,书中没有大量的理论说教,也没有任何游离于教育之外的走秀,有的只是自己真实的一言一行。更有感于她的从容,能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依然削减了对课本的依赖性,把目光和精力分给广阔的课外阅读,把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孩子们。在二年级,她就开始将大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孩子们,真正把孩子引领进广阔的阅读天地间。

走进薛瑞萍,让我觉得做她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喜欢她的日有所诵。她每天都要大声地朗读一小时,或在旷野,或在空房子,或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尽管他们不一定能懂,但这也是一种熏陶,熏陶得这群小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甚至爱大声朗读的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该让孩子们亲近文学、亲近阅读、亲近母语,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读、喜欢背。看着薛瑞萍引导孩子每天诵读、背诵儿歌、美文。我也学着、试着,让班上的孩子“日有所诵”。让学生每天下午预备铃响后十分钟诵读《日有所诵》中的儿歌、美文。再布置晚上回家背诵自己喜欢的一篇简短的儿童诗。因为这些儿童诗简短、亲近生活、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起来也并不难。琅琅书声,朗朗乾坤,是我期待的,也是我正在努力的。

我还喜欢她每天给孩子讲故事。她会利用一切时间,如:课前、课中、课后;一切契机,如:学生表现好时奖励学生、学生骚动时稳住学生,给孩子们讲故事。她把学生带入故事的童话世界中。以前,我只做过每天晚上睡前给自己的儿子讲故事。看了薛瑞萍的这点,我很受感触。明知课外阅读的好处,为什么不也试着引导自己的学生也爱上课外阅读呢?我先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给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再在班上每天读故事给孩子听。上个学期的后半学期,我在班上念完了张秋生写的《十二个月小巴掌童话》,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如此精辟,当然这本书也是薛瑞萍老师班上推荐的书目之一。每次念故事时是我和班上的孩子最快活的时候。孩子们带着问题听故事,故事的风趣、幽默……让孩子们快活。而我的快活远远不止故事内容,更多的是孩子们听故事时的神情,从他们的神情中我读懂了什么叫“津津有味”“如饥似渴”……我想: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想赢得孩子喜欢的父母,都应该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因为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

几个月过去了,我看到了希望,班上的孩子已有一部分爱上了阅读,也有一部分从从不阅读转变为每天会阅读一会儿。孩子们有极强的向师性,他们认为老师推荐的书就是好看,其实也真的好看,如薛瑞萍老师推荐的《小巴掌童话》《笨狼的故事》《风鞋和火鞋》《爱的教育》,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等。他们听着老师念书中的故事觉得就是有趣,就是想看。这好啊,说明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了,也许这就是抛砖引玉吧!我还利用每个星期四下午的阅读课进行“书本交换”活动,让孩子只要手中有一两好书就能换到、读到好多书,充分利用资源。

走进薛瑞萍,给我极大的震撼,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我知道想要带动孩子们爱上阅读是很有难度的,但我坚信会有成效的。因为我看到了希望……我会一如既往地给班上的孩子读故事,一如既往地孩子们推荐好书。童年意味着创造,童年充满着生机。让阅读融入每个学生的生命,让我们成为一个自觉的儿童课外阅读的推广人,自己阅读并引导每一位学生、家长阅读,浸染书香。

参考文献:

[1]薛瑞萍.我们上二年级啦[M].长春出版社,2010-09.

[2]薛瑞萍.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M].长春出版社,2009-04.

[3]薛瑞萍,等.日有所诵[M].长春出版社,2011-06.

上一篇:提供开放的空间,实现真正的探究 下一篇:如何让低年龄学生喜欢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