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中的经典教育

时间:2022-09-30 07:59:07

探讨小学语文中的经典教育

摘 要:少年儿童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对小学生进行经典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灿烂文化对塑造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认同感是非常必要的。对小学语文中的经典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教育;实施方法

当前,小学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字、词、句子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文章对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经典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人格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小学生进行经典教育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还对小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有所裨益。经典教育是指:使用那些浸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并且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选择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的目的。经典教育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虽然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完全理解经典作品的内容,但是小学生通过背诵和反复琢磨,还是能做到大致理解经典作品内容的。小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强,背诵经典为小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经典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1.创造国学经典的教育环境

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经典教育重视不足。校领导应当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引进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读物。通过加强图书馆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根据语文课文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圈定一些必读的经典书目,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馆中不至于无所适从。此外,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标语敦促学生学习经典,比如,在教室、走廊、楼梯处设立一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劝学励志的经典语句。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还可以为学生放经典读物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长此以往,在经典的熏陶下,学生的行为一定会有所进步。

2.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经典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小学语文教学同经典教育不是背离的,在很多时候,经典教育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言传说教。教师同学生进行的互动不多,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刻板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利用经典教育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不时地引入一些古诗词。比如,教师要讲的这节课内容是关于春天的,教师就可以引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的诗句,让学生同课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进行对比。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学习了古诗。

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虚心向身边的人求教,可以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对这句话进行解释,让学生真切地理解孔子的话。古代先贤的一些思想在现代仍然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应当积极地寻求语文教育同经典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3.引导学生背诵经典

小学生的学业本就十分繁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短片经典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比如,小学生大多喜爱小动物,笔者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天性,在适当的时机引入骆宾王七岁时候所作的诗《咏鹅》:“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受到学生的热烈好评。中国古典文学语言讲究韵律的和谐,这点在中国古诗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文反复朗读、背诵,体会其中的韵律,体会诗词的内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同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小学生心中所想、所感。由此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自身经典修养的提高

一些教师本身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就不深,更不要说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经典来熏陶学生了。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领导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经典学习和考核,并设立一些奖惩制度,敦促教师学习经典,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国学经典处处散发着古人的深刻思想,教师学习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端正自己的行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经典教育对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合理地应用经典教育,能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对小学语文经典教育的概念、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文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地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任菊美,吴冬冬,陈媛媛.经典教育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5(2):106-108.

[2]朱红梅,吴文俊,刘莉莉.浅析小学语文的经典教育问题[J].新课程导学,2014(04):110-112.

上一篇:“唤醒”小学生的美术想象力 下一篇: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