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引领英语学困生“脱困”的思考

时间:2022-10-22 04:48:13

对引领英语学困生“脱困”的思考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成绩落后、在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学生。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有些受不了批评,甚至敢当堂顶撞教师。新课标提倡教师要面向全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学困生,引领他们走出困境,并使之体会成功的快乐?

一、重视复习

研究表明,学习上获得成功,能产生满足感,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继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愿望。而失败的体验,常常会出现不愉快的心情,并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其对学校生活也产生畏惧和反感。

复习对于学困生的“脱困”作用格外明显,通过高效的复习,他们容易产生成就感。以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和Unit 4 My Home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所要复习的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连贯地串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选取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处落实,运用的故事要有创编或改编的童话类故事和生活类故事。英语有一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因此利用故事情境的复习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每次复习,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简单的模仿,以此提高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养成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

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尤其对学困生,更要时刻关注,帮助他们纠正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其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讲的知识学生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很有必要。英语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勤做笔记,甚至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非常实用的。

三、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知识,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首先要精心设计课堂及课后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PEP3 Unit 6B Let’s learn一课时,考虑到本课的新单词较多,对学困生尤其是个挑战,可以用以旧带新的方法教授其中的单词。首先制作好精良的课件,课件中出示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场画面,I can see ducks/rabbits/dogs/watermelons/grapes/...on the farm.先复习旧知,从而引出“farmer”一词。在教读完该词后,进行以下步骤:

T:Look,the farmer is so strong.(出示一个健硕的男孩子踢足球的画面。)

T:Look,the boy is strong,too.Because he likes doing sports.But can we play football on the road?(出示男孩子在路边玩球被车撞到的图片。)

T:Oh,no! Who can help him?引出新单词“doctor”。该环节的教学,以旧引新,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同时又兼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劳动可强身,运动亦可健体,以及不能在有危险的情况下贪玩,否则会危及生命。对大部分学困生而言,本部分的内容非常适合。

而最近我们接触颇多的是有关“语篇意识下的教学”、情境化教学的教学理念等。提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语言运用更生动,并使学生深入角色体验,从而打造出真正有效的生本课堂。

比如:PEP4 At a farm单元的Let’s do活动,创设“Manage the farm”(管理农场)环节,请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边做动作边操练,“Feed the hens,ride a horse,milk a cow,shear a sheep,hold a lamb”。学生在“做做唱唱”中乐学英语,同时培养了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境的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能将学生带入趣味性、真实化的情境当中,激发他们情感和学习动力,从而打造乐学、高效的课堂。在最近一次育英学校的听课活动中,其中对一个重点句型“Let’s push it to the riverbank”的操练,有教师是这么进行的:May be we’re the baby turtle(young turtle/tired turtle/strong turtle/old turtle).Can you be a baby turtle?Let’s have a try!学生进入角色体验中,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有意义的句型操练。以表达为本位,促进语言与情感和谐同构,构建出有效的言语型课堂,学生非常喜欢,现场气氛颇佳。尤其是学困生比较喜欢这种既生动又有趣的句型操练形式。

四、结语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课堂更生动一点,更有趣一点,更活泼一点,慢慢地,一切都会好起来。行走在教与学的路上,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精进业务,以求真务实来帮助学困生“脱困”。

参考文献:

[1]李献林,张淑清.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黎茂昌.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3]蒋艳菊.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上一篇: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末的解释框架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