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22 04:42:50

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

摘 要: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关键词:班主任;科学管理;以身作则;管理制度;班级文化;班级活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要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引发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要利用和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选择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多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往往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方式似乎是非常正确的,实际上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不同的,同龄人之间的发展也会因为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等因素而表现出差异,所以在管理中应该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选择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这样才是合理和科学的。

(一)对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把握

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会存在不同,所以班主任应该对本班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学生可以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充分张扬个性,真正融入到集体学习与生活中。班主任在本班学生面前应该表现出足够的爱心、细心与耐心,用诚心打动学生,使学生可以在班主任的这些“爱”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并建立起勇于改正错误的信心。班主任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取得学生的信任。

(二)与本班学生特点相结合选择班级管理策略

不同的班级在管理上应该选择不同的策略,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层次是不同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尽量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管理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同时制定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管理策略。[2]班主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常规训练,班级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表现出一种“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班风与班貌。

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一)班主任要当好表率

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班主任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

(二)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都不熟悉,与学生之间较难沟通。这时,班主任应在两、三天内迅速认识每一个学生,包括姓名和家庭情况,同时使学生对学校初步了解,这就树立了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班主任在注意他,这样互相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亲切感”就产生了,这就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奠定了基础。同时,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三)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任何一个班级中都免不了存在部分后进生问题,给班级工作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对待这部分学生,当他们犯了小错误时,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

三、制定班管理制度,调动学生自主性

(一)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挥主导和统帅作用,扮演“导”“扶”角色。如,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工作计划与班委会和全体学生讨论;班干部由民主选举;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这样的班级管理机制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管理者,班里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

(二)制定符合班级管理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有套成熟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当然,班级管理制度也不能一成不变,其方法与措施也需要不断更新。师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在管理中出谋划策,表现突出者或者说只要积极参与有所贡献者都要有明确的奖励尺度,这样会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四、选拔班级干部队伍,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事事亲力亲为,这样的班级管理实际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也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培养得力的班级干部队伍,放手权力,为班级干部创造发挥工作能力的机会,因为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学生的身边,班级干部的培养可以使班主任的管理更加全面。

(一)活动区域的丰富性

每个班应先确立本班的特色,再按照计划合理划分区域,有效利用教室每个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区域环境。学习区设有:阅读区、数学区、艺术区、益智区、表演区等。班班有特色班班有不同。教师根据本班的特点与实际来丰富每个区的材料,能够给孩子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

(二)认真选拔

班干部承担绝大部分的工作,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鉴于班干部工作的重要性,班干部应由学生中最能干的,责任心最强的同学来担任。班委会的成立要经过一至二周的细心观察,在观察、谈话、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情况记录下来,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其思想、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心理特点、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了解清楚就能有的放矢地展开工作。

(三)加强教育

即使最好、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当了干部,也应当严格要求,加强教育。特别是教育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懂得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获得同学的信任,具有号召力。教育他们密切联系同学,平等待人,懂得只有和同学打成一片,才有资格代表同学,才能获得同学们的拥戴。

五、协调统一,和谐相处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将各个影响因素协调起来,才能够让教育的效果更好。而班主任正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间沟通的纽带,能够发挥重大的协调作用,将各个教育体系形成合力,从而推动和谐班集体的构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学校内部发挥协调作用,积极联系该班的其他学科教师,和他们主动沟通,召集所在班的任课教师定期开会,共同探讨学生的管理问题。同时,班主任还应该不定期与家长沟通,这样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状态和问题,从而与家长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三方面的协调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只有协调统一,才能够促进班级每一位成员个性向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巩固与发展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集体团结的粘合剂。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融洽、和谐、g乐、上进的班级心理气氛,使班集体成员总是处于欢乐与温暖的幸福之中。其次,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如课间带学生参加乒乓球友谊赛、跳绳、做游戏等活动,并在学习当中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提高他们待人处事的修养,同时,在学生中开展自查与互查活动,例如:本学期,某老师让学生同桌互写评语,结果积极性非常高,多数学生都能抓住同桌的特点作中肯的评价,用诚恳的口吻指出同学的缺点,这些评语促进学生相互帮助,增进彼此感情,收到良好效果。这样才能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创造和谐的气氛,进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为班争光。

六、积极组织班级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很多班主任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单纯通过灌输的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足取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效果也不理想。其实教师可以在组织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受到的影响也会更大。

(一)班主任应善于组织班级的活动

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大部队的安排针对学生组织班级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气氛,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比方说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班主任可以组织本班的学生进行文艺汇演,在母亲节的时候,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感恩。针对学校提出的“争做文明小公民”的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在本班级中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班会,对活动的策略与意义进行思考等等。

(二)班主任应该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最大的幸福应该就是看见自己的学生在轻松与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健康的成长,但是一个人在他成长的道路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将会挡住学生前进的道路,这时候班主任应该及时的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对学生进行指导,积极引导学生。班主任应该与各科任教师一起,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了解到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渐的成长起来,逐渐拥有进行自我辨析的能力。

七、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革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小学班主任管理也越来越变得规范和系统。因此,如何贯彻现代教育改革理念,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小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是教育理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鸿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注重养成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3(08):135.

[2]岑德菊.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08):193.

[3]乔金娥.做好班主任工作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7):18.

[4]杨成寅,张金凤.以生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DD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新课程学习(中),2013(1).

[5]单飚.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如何以生为本[J].新课程(下).2013(9).

上一篇: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下一篇:教育云在教育信息化中应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