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时间:2022-10-22 03:29:13

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摘要:本文紧扣新课改理念,从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阐述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34-001

新课改的推进、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强调以“改革”为主旋律的中学教育发展,要立足现状、展望未来。历史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培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优化与调整,一是要着力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践行,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要迎合新高考方案,优化与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多元化的教育发展形态。当前,生活化教学已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既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又吻合了高中历史课程特点,是深化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有效历史教学的实现,依托于正确教学目标的导向,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层次、多维度的深化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构建,应突出教学目标生活化设计,充分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设计促进中学生学习思考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践行“生本”理念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学目标生活化设计,确保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例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课时教学中,笔者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授课前的学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更好的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设计契合教学需求的生活化目标。

①你看过电视剧《封神榜》吗?剧中的周文王与纣王是什么关系?

②周公是谁?

③说说你家族的关系?

④说说祭祖时有哪些传统?

通过问卷形式的调查,教师可以针对调查结果,设置了如表1所示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构建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基础。因此,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现,应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补充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转变历史教学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例如通过“清明上河图”,强化学生对北宋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认识,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教师:同学们,从清明上河图上大家能知道各家店老板的姓氏吗?

学生:赵、李、孙、钱等等。

教师:指着PPT上的清明上河图,问学生,这家店卖什么的呀?

学生:卖布匹的。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店铺买药、买布匹……的呢?

学生:店里有招牌,有幌子。

教师:招牌、幌子是什么呢?从这些可以看出北宋哪些的文化及经济呢?

学生:幌子就是挂在店门上的牌匾。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那时的经济比较好,那时的人们已有了“广告”意识等等。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对。从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宋当时的经济、文化面貌,而且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较大转变,就像有同学说的,人们开始沿街设铺,并有了商标及广告意识。

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方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同时,通过PPT展示名画“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从中观察并发现历史信息,让北宋时期的生活元素跳入学生的视野之中,强化学生对北宋经济、文化盛况的了解。

三、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到教学内容的生活,都突出“生本”理念的导向性。在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实现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重要环节。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强调生活化教学方法应以多形式、多角度,为有效教学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1)以问题为导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性时期,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构建,迎合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也让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问题激发并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进而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问题;(2)以探究实践为主体,创设生活化的角色体验情境。中学生个性张扬,有探究冒险精神。创设生活化的角色体验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实践中,了解历史知识,并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历史漫画,在“王安石变法”的课时教学中,创设如图所示的漫画情境,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的角色体验中,穿越历史时空,以历史人物的身份,认识历史、思考历史,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一篇:让师生的生命绽放精彩 下一篇:浅析高中阅读课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