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时间:2022-10-22 03:03:29

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系数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也突飞猛进。当今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已经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提高电能质量,更在变电站甚至是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有突出的体现。因此,针对老旧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主要内容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

中图分类号:TM4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对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不仅能够提高电能质量,对保障变电站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应当不断地研究总结,从各个方面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技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建设。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在接口、抗干扰和开放性方面还需要解决标准问题。

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包括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如果所有厂家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此外,还有抗干扰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视的方面。电磁干扰对系统在线运行的影响非常严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产生严重后果。可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以消除或抑制电磁干扰。如系统接地保护、隔离和屏蔽等。传统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出厂时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一直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在开放性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设备的互操作性,系统应能包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和必须考虑和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的要求。而现有的系统却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另外,各种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给维护和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对老旧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远方控制、测量及一次设备状态的远方监视、故障信息远传等方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运行人员及调度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运行设备实时监控的目的。对于老旧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为了保证用户的用电,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只能分区域或分时间段停电,因此,老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大部分都在设备全部带电或者部分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在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时必须制定好相应的施工方案,做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2、综合自动化改造前的组织、技术措施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运行设备的安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符合实际的的作业指导,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一定要将工作任务交代的清楚明白,安全、技术措施要交代的具体详尽,现场的危险点及注意事项要交代的全面细致。还要了解工作地点一、二次设备运行情况,本工作与运行设备有无直接联系;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明确分工,并要熟悉图纸及检验规程的相关内容。在工作前,工作负责人一定要会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无误后方可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危险点告知等事项,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其许可工作。此外,对一些重要的设备,特别是复杂保护装置或有连跳回路的保护装置,如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远方跳闸等,在工作时应当编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的工作方案,并且要采取由工作负责人填写并经负责人审批的继电保护安全措施。

3、在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首先要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规程和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等的规定。工作前应学习原有图纸,并与现场接线核对。工作中应按图纸进行,严禁凭记忆作为工作依据。修改二次回路接线时,拆动接线前要与原图核对,接线修改后要与新图核对,并及时修改底图。保护二次线变动或更改时严防寄生回路存在,没有用的线要拆除。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的工作时,应同时断开所有跳闸回路及启动其他保护的连接片,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连接片的跳、合闸线圈及与运行设备有关的连线,拆下的裸线头应采取防止碰擦的措施。

在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继电保护的配置问题。两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压、电流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独立绕组,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叠,避免死区。两套保护装置的跳闸回路应分别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两套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电气联系。保护、计量、测量所有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准确级要选择正确切不可混用,尤其是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应对其全部的交流二次负载进行效验计算和误差分析。对于不合格的电流互感器应及时更换,避免造成保护误动和电流互感器饱和而拒动。

4、保护装置调试、投运应注意的问题

保护装置调试的定值必须根据最新的整定值通知单进行,一定要核对通知单与实际设备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线、变比、保护软件版本、校验码等。还要检查保护装置的逆变电源,防止由于电源的输出功率不足或稳定性差而导致的保护装置逻辑功能判断失误。检查保护光耦开入量问题,为防止直流接地可能导致的保护误动问题,光耦开入量的动作电压应控制在额定直流电压的55% -70%的范围内。并且要遵守保护装置24V开入电源不出保护室的原则,以免引起干扰。在对交流回路进行通电流、加电压实验时,一定要将外回路、与运行有关的回路断开,防止一次设备反充电或引起其他保护装置误动。整组试验时不允许用卡继电器触点、短接触点或类似的人为手段进行。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检查保护装置的逻辑功能是否正确;对试验前所做的安全措施进行恢复,将拆开的连片、二次线进行逐一恢复。恢复后要有另一人进行核实,保证恢复的正确性。保护装置投运前要利用工作电压及负荷电流进行检验,通过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分析接线的正确性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在投运过程中,要求不断对比保护、测控、计量、故障录波等各个屏的电流、电压,若出现电流不平衡则有可能电流二次回路开路,必须将设备停运,待排除故障后才可继续进行。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不仅能够提高电能质量,更在变电站甚至是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有突出的体现。因此,在工作中应当不断地总结、交流才能从各个方面提高改造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

参考文献:

[1]邹文峰.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 

[2]刘世欣,楼书氢,梁毅.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J].东北电力技术.2012(07)

[3]王欣梅,陈伟.变电站综自化改造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4]葛芸萍,杨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J].煤炭工程.2008(05)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发展和应用 下一篇:浅谈市政工程中顶管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