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果实病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时间:2022-10-22 01:37:55

杨梅果实病虫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杨梅属时鲜型水果,果实、不耐贮藏运输,是我国南方特产珍果,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由于其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市场效益好,深受生产者与消费者青睐。但近年来,随着杨梅栽培效益的不断提高,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呈现日益严重趋势,给安全生产和监管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果实上的病虫害。现将为害杨梅果实的黑腹果蝇、肉葱病、裂核病、白腐病的主要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1 黑腹果蝇

1.1 为害症状

主要在田间为害杨梅果实。当由青转黄,果质变软后,雌成虫产卵于果实表面,孵化幼虫蛀食果实。受害果凸凹不平,果汁外溢和落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影响鲜销、贮藏、加工及商品价值。有些杨梅主产区的被害果率竟高达60%以上,是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

1.2 防治方法

1.2.1 清洁果园。5月中下旬,清除杨梅园腐烂杂物、杂草,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发生量。

1.2.2 清理落地果。将人工疏果的杨梅幼果、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收期的落地烂果及时拣尽,可避免雌蝇大量在落地果上产卵、繁殖后返回杨梅园内为害。

1.2.3 网捕成虫。保护和利用蜘蛛网,使其在杨梅树间结网,捕捉成虫。

1.2.4 喷烟熏杀。在杨梅果实硬核着色期进入成熟期之间,用1.82%胺・氯菊酯熏烟剂按1∶1兑水,用喷烟机械顺风向对地面喷烟熏杀成虫。

1.2.5 趋化性诱杀。用敌百虫、香蕉、蜂蜜、食醋以10:10:6:3配制成混合诱杀浆液,667m2约堆放10处进行诱杀。或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5:l0:10:20配制成诱饵,用塑料钵装液置于杨梅园内,667m2放置6~8钵,诱杀成虫。或用黄色黏虫板,于杨梅果实成熟期间,直接悬挂于结果树内膛枝上,高度1.5m左右,每树挂1~2块。

1.2.6 趋光性诱杀。每0.67hm2安装1盏黄绿光灯(果蝇趋性最强的光源波长为560nm),或每2hm2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一般悬挂在树体高度的2/3处(1.8~2.4m),5月下旬~6月下旬开灯。

1.2.7 性诱剂诱集器。离地1.5m处挂果蝇性诱剂诱集器,每树1个,5月下旬~6月下旬悬挂。

1.2.8 防虫网。在杨梅矮化树冠上搭建棚架,防虫网直接覆盖在棚架上,四周用泥土和砖块压实,留一侧揭盖。

2 杨梅肉葱病

2.1 为害症状

起初发病,在幼果表面破裂,绝大多数肉柱萎缩而短、细、尖,少数正常发育的肉柱显得长又外凸,状似果实上的小花;或绝大多数肉柱正常发育,而少数肉柱发育过程中与种核分离而外凸,并且以种核嵌合线上的肉柱分离为多,成熟后色泽变为焦黄色或淡黄褐色,形态干瘪。随果实成熟,核面褐变,果面蝇虫吮汁,鲜果不能食。

2.2 防治方法

2.2.1 加强培育管理,维持中庸树势。树势衰弱树,应在立春和采果后及时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预防褐斑病的发生,增强树势和提高树体的抵抗力;树势健壮树,应在生长季节(5月10日前后)人工疏删树冠顶部直立或过强的春梢约1/3,控制使用多效唑,使树冠中下部通风透光。

2.2.2 多施有机肥和钾肥,满足供应硼、锌等微量元素。

2.2.3 控梢控果。控制夏梢(结果母枝)15cm以下;按叶果比50∶1疏花疏果,严格控制结果量。

3 杨梅裂核病

3.1 为害症状

以横裂为主,纵裂为次。有裂果与裂核2种方式。横裂果者以的核为缺口,肉柱向两头断裂成团,且上部肉柱组织松散,下部肉柱组织仍然缜密,外露的核呈褐色;纵裂果者以肉柱左右上下无规则松散开裂,果核大面积外露,失水枯干,是肉柱坏死症(肉葱病)衍发的结果。裂核者以缝合线处开裂占绝大多数,核和核仁变成灰状的枯干果掉落地上,核仁枯干。留树的裂核果比裂果果的寿命缩短15天以上。有的病果还与肉葱病同时存在。

3.2 防治方法

3.2.1 加强培育管理。培育中庸树势,加强通风型树冠修剪,重视硬核期后的人工疏果管理。

3.2.2 叶面喷施磷肥。开花前或开花后,用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浸24小时,并滤去杂质),喷2~3次,可促进杨梅种核的发育,裂果(核)率可控制在5%以下。

4 杨梅白腐病

4.1 危害症状

一般在杨梅开采后的中、后期,在果实表面上滋生许多白色霉状物(即白腐烂)。随着时间的延长,此白点面积会逐渐增大,一般不到2天,这种带白点的杨梅果实即落地。被害植株30%以上果实腐烂,严重者达70%以上,被害果不能食用。

4.2 防治方法

4.2.1 架设避雨设施。主要有伞式、棚架式、天幕式等避雨设施。在果实转色期开始架设,直至采摘结束,效果较好。

4.2.2 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利用大枝“开天窗”修剪技术,减轻病害的发生。

4.2.3 及时采收。由于该病的发生与水分关系密切,因此关键是及时做好抢收工作。(收稿: 2014-11-18)

参考文献:

[1] 梁森苗,黄建珍,戚行江.杨梅病虫原色图谱[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戚行江.杨梅病虫害及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吴大财(1960-),男,浙江上虞,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大理市湿地资源调查及管理保护措施分析 下一篇:轻手轻脚直奔黑暗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