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福斯特:现代主义的理想延续

时间:2022-10-22 12:00:42

诺曼·福斯特:现代主义的理想延续

编译 李琼

他想证明,摩天大楼等巨型建筑也能在城市里扮演正面角色, 而不都是耸立在街角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盗取阳光和能源的“贼”。

诺曼・福斯特简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者,英国建筑大师,现代主义代表人物。

1935年出生于曼彻斯特。

1961年进入耶鲁大学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1967年成立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

1999年获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并获贵族荣誉,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主要建筑作品: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法国米约高架桥;日本东京千年塔;英国大英博物馆“大展苑”;英国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纽约赫斯特大厦;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等。

要是有人偏爱混沌无序,时下的建筑艺术恰好投合他们的心意。如果想去辨识所谓的主流风格,还得退回现代主义仍然占据霸主地位的20世纪70年代――那时,“钢铁玻璃盒子”式样的建筑依然蔚为风尚,尽管人人都已心生厌倦。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创造力。解构主义、表现主义以及其他至少半打不甚张扬的“主义”们,正陷入一场无休止的混战。但如事实所证明的,现代主义非但从未消亡,还表现出颇有趣味的发展轨迹。想要一探究竟,不妨在矫若游龙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前驻足,你所看到的,是现代主义产物最令人满意的标本,也是继纽约57街与第道交界处的赫斯特大厦,以及伦敦的鱼雷形办公大楼“小黄瓜”之后,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爵士的又一力作。再对德国新议会大厦透明的穹顶,或者不列颠博物馆条理清晰、沉稳大气的中庭稍加回顾,为福斯特所延续的现代主义风格便有了大概的轮廓。

福斯特1999年获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 并被英国女王授予终身贵族头衔,赫斯特公司就在那一年对他发出了邀请。之前,对光彩夺目的巨型建筑情有独钟的亚洲地区银行董事和阿拉伯酋长,早已成为了他的拥趸。要是造访他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办公大楼,你就能体验在16世纪的威尼斯等候觐见总督的情形。接待区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或潜在客户,他们夹着公文包,用意大利语和俄语相互交谈。早前曾有英国媒体称,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的赢利情况不乐观,负气出走的Ken Shuttleworth还另立山头,抢走了一些生意。但福斯特的事业仍然欣欣向荣。眼下,他手里的项目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和将在莫斯科地平线上升起的水晶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和最先进的机场,刚刚投入使用的T3“是对飞行的刺激和诗意的赞美”,同时也又一次证明:年至古稀的福斯特,完全有能力将蕴于无形的高科技与艺术家的个性表达巧妙结合。或许你认为,他那些伟岸的作品大部分都不能说是诗情画意,但它们的确具有激动人心的鲜明特色,且不存半点矫揉造作的嫌疑,每一处奇异的不规则的弧度与曲线,都出自工程学或功能上的需要,都是对技术和美学的双重挑战。

现代主义在20世纪初刚刚诞生时,还是一项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事业,简洁的线条和玻璃幕墙呈现出一个更加精准理性的世界。二战后,它被大规模应用于摩天大楼的设计,风格逐渐从理想化根基滑落开去。 但福斯特却延续了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血统。他的设计充满环境意识,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是高效利用能源的经典案例;赫斯特大厦所采取的斜肋构架使得钢筋消耗量降低了20%;T3在设计上着重强调自然光的利用;他自己的办公楼也对空间作了别具匠心的安排,让员工得以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多相互交流。他想证明,摩天大楼等巨型建筑也能在城市里扮演正面角色, 而不都是耸立在街角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盗取阳光和能源的“贼”。

上一篇:私人指南,我的京城美食 下一篇:中国六大最美海滩